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518章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3283 2024-12-11 01:27

  第518章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说来好笑。

  吴廷的情报人员潜入京师,居然需要请当地的镖局提供沿途护卫。

  此举看似荒唐,实则充满智慧。

  若不请镖局,车队途遇兵、匪拦路,如何应对?

  起了冲突,就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交给镖局就没有这种麻烦~

  自古以来,开镖局3要素:

  官面有硬关系,江湖有硬路子,镖师有硬点子。

  不够硬的,早都关门了。

  ……

  刘千戴上瓜皮帽,快步走进镖局。

  一名中年镖师连忙迎了过来,抱拳行礼,不卑不亢。

  “久仰。”

  “久仰。”

  “劳烦大师兄,53车物镖要进京,镖礼1300两。”

  镖师精神一振,笔挺的腰杆不由得弯了两分,挤出笑容:

  “请入屋细谈。”

  1刻钟后,两边达成了协议。

  白纸黑字,各自摁好手印,双方的合作关系就算正式生效。

  ……

  镖局院里,几十号年轻后生正在打熬筋骨,演练枪棒。

  一侧武器架上,各式冷兵器一应俱全。

  刘千笑道:

  “董镖头,这趟镖价值昂贵,我不希望出任何差池。”

  “您放心,镖在人在,镖亡人亡。”

  可能是为了彰显实力,董镖头唤来了1名年轻镖师。

  “给东家露一手。”

  “是。”

  年轻镖师抄起弓箭,箭如流星正中20丈外的靶子红心。

  然后,得意的昂起下巴。

  还不忘自夸一句:

  “东家,我是沧州人,4岁开始练武。”

  镖头董冀川补充道:

  “我们镖局里全是沧州人。”

  ……

  刘千点头,赞道:

  “沧州镖师,信得过。”

  听了这话,

  所有人都得意的昂起头,与有荣焉。

  正好赶上饭点,大笼屉蒸的包子还有白菜烧肥猪肉,香喷喷。

  明清时期,

  镖师的伙食水平甚至超过普通小地主,只因这是一个残酷的行业,营养就是战斗力。

  当日,

  镖头着手做准备。

  次日清晨,车队准时出发。

  头尾两辆车都插上了旗帜——沧义镖局。

  25名镖师手持长兵器,威风凛凛。

  ……

  出城门,兵丁笑嘻嘻放行。

  过关卡,无人检查。

  很显然,沧义镖局够硬。

  沿途,

  董冀川走在最前面,不时和各色路人打招呼,遇到不同人,他的反应也不同。

  有的只是微微颔首,有的要拱手抱拳,有的走过去主动塞点散碎银子。

  走镖,不是打仗。

  镖师们能少动手就少动手。

  动手就意味着伤亡,镖局要养着伤残镖师。

  动手就意味着结仇,下次走镖风险翻倍。

  走镖本质上是一桩生意,镖师们不崇尚快意恩仇,更不喜热血。主打一个“以德服人”,“以钱开路”,“以武慑人”。

  好的镖局,

  每年花费在买路上的公关费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

  刘千坐在颠簸的马车里~

  他发现津门府与众不同,江湖含量太高。

  沿途,有无数双觊觎的眼睛投向车队。

  茶叶,俏货。

  若不是有董冀川和镖局的威名震着,怕是这些人要动歪脑筋。能抢就抢,能偷就偷。

  江湖上下三滥的招数数不胜数。

  情报署的行动人员低头赶车,打扮的老实巴交。

  不过,

  依旧瞒不过镖师的眼睛。

  ……

  “爹,这伙客人不简单。”

  “知道。”

  董冀川大步走在最前面,体力充沛。

  大儿子紧跟两步,担忧的问道:

  “会不会有麻烦?”

  “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要瞎琢磨。我们是镖师,不是师爷。”

  儿子尴尬地退下。

  突然,

  官道前方发生了纠纷。

  两伙人扭打在一起,还有人高喊救命。

  董冀川丝毫不为所动:

  “下官道,绕过去。”

  ……

  4名最为凶悍的镖师手持长兵器护着车队,从泥地多绕了2里。

  董冀川殿后,特意观察了一下车辙印。

  深浅不一!

  有几道车辙印绝不是满载茶叶的重量能压出来。

  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铜铁金银一类。

  他也不由得对车上的货物产生了疑问,大儿子说的对,这伙人有确实些古怪,一路需加倍小心谨慎。

  ……

  刘千快步赶了上来,问道:

  “董镖头,今晚在何处歇息?”

  “前面三五里有个村子。村里有位小王员外,为人热诚,他家院子大,车队好安置。”

  “安全吗?”

  “您放心,有我们守夜。”

  镖局到处有朋友。

  小王员外热情的很,招呼着佃户出来烧热水,杀鸡鸭,取腌货,给屋子里的大通铺换干净稻草,还有拉车的牲口也得提前喂饱了。

  一应花销自然是刘千出。

  小王员外满脸堆笑的收下了25两银子,倒也算公道。

  要知道,北方的粮价已经上天了。

  吃饭时,

  刘千不经意的问了句:

  “老董,如今1石米售价几两?”

  “4两!”

  “哦。”

  ……

  刘千心中产生了一丝疑问,根据情报去年北方粮价已经到了6两。

  跌价了?

  清廷从哪儿搞来的粮食?

  不会是第4军团那帮王八蛋在搞走私吧?

  小王员外是个人精,笑道:

  “这位爷有所不知,冬天冻死了太多人,粮价也就下来了。”

  “啊?”

  “光周边的五六个村子就冻死了200多口,惨哦~”

  说到这里,

  小王员外的脸上也露出了悲戚的表情。

  开春后,大家自发的走出家门,刨开被积雪压垮的邻居家茅草屋将一具具硬邦邦的冻尸抬出来。

  这一春,不知添了多少新坟。

  ……

  当晚,

  刘千正在油灯下绘制地图,记录沿途见闻。

  笃笃~

  传来了敲门声。

  “谁?”

  “老爷,是奴家。”

  刘千打开门,看着门口的女子。

  “是员外让奴家来的,说要是老爷看得上,胡乱赏点铜钱。”

  刘千哪敢随便,冷冷说道:

  “为何如此作践自己?”

  妇人眼眶红了:

  “奴家是个寡妇,还带个儿子,奴家~”

  刘千上下打量一番,见姿色尚可,于是一把拉进屋子~

  摸出一小锭银子晃晃。

  “好好听话,归你了。”

  “哎。”

  ……

  1刻钟后,妇人被推出屋子。

  攥着银锭喜滋滋地回去了。

  想着这恩公虽然丑陋矮小、癖好特殊,但出手大方,比世间那些高高大大的男子英俊许多。

  刘千虽然好色,但性子机警。

  将这妇人拉入屋子后,就用衣服蒙住其脑袋,喝令不许揭开不许吭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