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517章 情报署登陆大沽口,银弹开道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2958 2024-12-11 01:27

  第517章情报署登陆大沽口,银弹开道~

  户部上下,一片欢腾。

  好似久旱逢甘露,又似久旷遇幽妇。

  一口气收上来议罪银九百万二十四万三千八百两。

  被议罪官吏初愤懑、惊恐,后面慢慢琢磨出了味道,竟有些窃喜。

  这天,变了~

  ……

  不过,

  都察院左都御史很眼红,亲自找上和府,当面一番争论,成功争取了润笔费20万两。

  他拿10万两回家,都察院其他人平分10万两。

  有了银子,御史们咬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风闻言事。

  就是坐在一方三尺木案后,对着花名册,就能凭空撰写出所有人的罪状。

  承蒙上意,

  阿桂就藩云贵。

  此时不痛击老阿家的落水狗,更待何时?

  和珅在这种事情从不会手软,好似秋风扫落叶一口气拿下了阿桂提拔起来的四品官以上11人。

  这11人即使愿意交议罪银,户部也不接受。

  扭送三法司。

  当日扭送,当日审判,当日就住进了天牢~

  ……

  除了阿党,其余人弹冠相庆~

  皇上就是当世“尧舜”。

  虽然大家出了血,但是心里并不滴血。

  以后,可以引为成例。

  但凡做了错事,交纳一笔银子就过关了。

  太好了!

  议罪银制度的全面落地给大家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从今往后,海阔天空。

  ……

  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对一些细节不太放心。

  就好比你去买保险,虽然条款都挺好,但是你还得搞清楚保险公司的补充条款写了些啥。

  几名热心人设宴邀请了和府大管家刘全的小舅子。

  几番试探,得到了答案。

  首先,

  议罪银覆盖了《大清律》上面的绝大多数罪名,谋反除外。

  只要你不私通吴廷,不勾结吴军妄图推翻我大清,那议罪银制度百分百适合你。

  其次,

  是议罪银的有效期。

  只能保1年!

  1年之内,兹要你不谋反,都察院保证不再咬你。

  1年之后,难说~

  ……

  此外,士绅阶层等同在朝官员,若不慎触犯王法,皆可援引议罪银制度。

  消息传出,各地欢腾。

  乾隆前所未有的得到了北方官绅阶层的支持,尤其是直隶地区。

  户部再次迎来了一波银雨。

  多地士绅豪强主动交纳议罪银四百九十八万两。

  时人戏称,

  千古奇观,人人皆有罪。

  人人积极主动,抢着认罪,抢着交银。

  ……

  吃水不忘挖井人。

  所有人都称赞和珅和大人乃当代名相。

  每天下了朝,

  坐着轿子到和府隔壁的民宅里吃捞面的体面人,络绎不绝。

  打卤面,菜码不同。

  5品以下,只能放点五花肉。

  5品到2品,是鸽子肉。

  2品以上,必须是飞龙。

  ……

  大人们自己端碗,自己捞,丰俭由人。

  边吃边走,亲切交谈。

  一天吃掉100斤切面。

  院子很大,正屋门口挂着一副字画。

  “以和为贵”。

  大家深刻体会以和为贵的含义,就是各部同僚之间不要生出嫌隙,遇到事应该商量着来。

  ……

  盲目的崇洋媚外不可取。

  夷人有“西式冷餐会”,我大清有“中式热餐会”。

  春寒料峭~

  热餐会更适合我大清文官体质。

  大家吃的舒心,吃的放心,吃的满面红光。

  吃面不喝酒,喝酒不吃面,为我大清开启了新风尚。

  和珅是不可能露面的,毕竟他不知情。

  只有捞面店掌柜,大管家刘全偶尔来看一眼。告诉大家,吃完了碗可以自己带走。

  大海碗,寓意富足。

  碗壁厚一寸,寓意保险。

  碗底镶嵌了一圈金丝,寓意发财。

  ……

  相比底下人的狂欢,乾隆显的格外冷静。

  一连串的军事失利击碎了他的自尊心。

  受伤的虎王默默舔舐伤口,同时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常规手段救不了如今的大清。

  要想救大清就得不走寻常路。

  御案上,笔走龙蛇。

  因为手部震颤,原本就不堪的书法如今更加不堪。

  总管太监秦驷瞥了一眼,

  看见了:

  议罪银、粘杆处、团练、科举~

  后面的字迹太潦草,似是汉军,但是又不十分确定。

  总之,

  乾隆这台老迈的机器从经济、细作、正治、士心等各个方面着手反击。

  ……

  相比以前的谨慎提防,乾隆这一轮的措施更激进,激进的让所有明白人心惊胆寒。

  就好比,

  大夫给一个重症患者开方:

  砒霜2两,以液态水银送服。药引,活物五毒~

  咋说呢,药效无法预测。

  乾隆在御案前坐了1个时辰,望着满纸荒唐字,露出了渗人的微笑。

  虎王一笑,生死难料。

  还别说,短期效果喜人。

  户部一口气弄来1400多万两白银,这是直隶以及京畿地区一年的议罪银收成。

  和珅趁热打铁,通过军机处向北方各省发文。

  先从督抚开始。

  督抚过关了,在本省范围内主持议罪。

  哪怕是无品级的书吏、哪怕是小小的外委把总,也不能放过。

  大清国,人人有罪。

  ……

  山东临清知州衙门后堂。

  知州雷富,腾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失态大吼:

  “莫须有,莫须有!本官何时贪墨救灾银2万两?”

  坐在一侧,代表巡抚衙门下来的张姓幕僚颇为不悦,皱眉道:

  “雷大人,你不要这么激动嘛。没人说要摘你的顶戴。伱就是好好认个罪,再交纳个五万两罚银,这事就过去了。”

  “可是,可是我没拿啊。”

  张师爷的脸沉了下来,站起身:

  “在下奉抚台钧令,在泰安府、青州府、武定府走了一遍。上到知府,下到知县没人像你这么不晓事。”

  雷富诧异,问道:

  “他,他们都交了。”

  “是啊。”

  ……

  张师爷毫不避讳:

  “我们是按照品级,按照任职时间,按照地方富庶程度拟定的银数。”

  “你在知州任上4年,临清这个地方油水不错。所以呢,5万两你可以拿的出,你懂我的意思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