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573章 一笔划算的交易,150万英镑买下爪哇岛!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3234 2025-02-12 15:44

  春节前的苏州府,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拥有50台蒸汽机的江南纺织厂~

  一管事走进噪音隆隆的纺纱车间,站在椅子上,用最大的声音吼道:

  “机器不能停,外面的船等着拉货。”

  “各位,辛苦辛苦啊。从今天开始到元宵之前,所有人的工钱按照3倍发。”

  “除夕夜咱们厂设宴,在岗工人全部上桌吃饭,鸡鸭鱼肉,管够。”

  众人纷纷点头。

  头顶挂着一大横幅:

  产量!产量!还是产量!

  ……

  工厂门外,贴着告示:

  ~凡能提高产量、升级工艺之本厂人员,方案一经采用,视效果大小赏银20两至1000两。

  悬赏是真的,而且效率超高。

  上午汇报,上午就给赏银,中午就开始改进。

  一线的工人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他们在和机器打交道的时候确实能够发现许多影响产量的痛点。

  蒸汽机可以提供动力,但是动力传输和生产环节的不合理设计还有很多很多。

  完善,再完善。

  只为了提高产量。

  各家工厂甚至派遣卧底到同行那偷师。

  一家改良,家家改良。

  军备竞赛是这样的。一旦开启就没法停止。谁不跟,谁就会被同行卷死。

  ……

  不止是江南纺织厂,吴国境内的几百家轻重工业工厂都陷入了产量焦虑。

  始作俑者——吴皇。

  方式——金钱激励。

  奉旨,

  采购署坐镇大运河畔的胥江码头,用《借款条约》借来的首批1500万两白银支付货款,来多少,就收多少。

  棉纺制品、铁制品是采购大头!其余还有各类生活必需品零零总总20余项。

  谁的产能大,谁就能拿走更多的银子。

  ……

  闯关东、下南洋。

  时代的大潮面前,机遇和风险并存,无数空白等待填补。

  吴廷已经昭告天下,

  无论是文官、武官、士兵、商贾、技术工、农民、乃至乞丐~兹要愿意投身移民大潮,接受朝廷安排,下船之日皆可实现小小的阶层跨越。

  最差,也给50亩田。

  主动报名移民之人又细分为两类:

  一类是分母,一类是分子。

  分母,是数量庞大的普通移民。分子是官吏、巡警、技术工、商人。

  通过分子将帝国意志下沉到分母。

  总言而之,

  分母多是经济窘迫之人,吸引他们的是——拥有自己的田地。

  ……

  宣传署火力全开,吹的天花乱坠。

  在那些说书先生嘴里。

  关外的画风是这样的:

  一把攥出油、一眼望不到头的黑土地,插根筷子也能发芽,去了就圈地,都是无主的良田。

  想吃白米,自己种。

  想吃肉,去山里挖几个陷坑。

  想吃鱼,撒网捞。

  想盖房子,想烧火,自己砍,到处都是树。

  南洋的画风是这样的:

  一年到头都暖和,没有冬天。

  一年三熟,没有干旱。

  官府允许每户抓2个土著当耕牛。

  持续了数月的民间宣传~

  吴廷终于把移民话题给炒起来了,让民间产生了模糊印象——出去了,就是人上人?

  ……

  吴廷新成立了殖民部,陛下亲自兼任以表决心。

  各省报名的人不少。

  两广福建百姓适应湿热气候,尽量安排去南洋。

  湖北、安徽、江西人扛冻,尽量安排去关外。

  唯独在江南反响平平,甚至可称为冷淡。江南人向来是这样的,对外面一屑不顾。

  关外?呸。

  南洋?呸呸呸。

  随你说的天花乱坠,我就认为天底下有比江南更好的地儿。我一步都不挪,死也不挪。

  这么好的事,不如让给老乡们吧。

  ……

  南方小规模移民和既定的北方流民充实关外的安排并不冲突。同样,和既定的南洋土地抵给巨商也不冲突。

  出发点是:掺沙子。

  南洋和关外绝对不能铁板一块,制约是必须的。

  帝国只有一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陛下!

  在一片激进的气氛下,

  吴国的老朋友,撒克逊东印度公司总督阿德莱德又来了。

  这是他第三次造访江南。在之前双方已具备了良好的互信。

  他此行目的是尽快出手爪哇岛,换成战争经费!

  ……

  谈判很顺利很轻松。

  财政大臣胡雪余、海军部副大臣刘武出面接待。

  双方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地执行之前早已商议好的秘密计划罢了——每一万平方公里殖民地售价10万英镑。

  这个价格,相当于一艘最新式的一级风帆战列舰。

  “二位大臣,经过大致估算爪哇岛的面积在15至20万平方公里左右。秉承国王和首相之嘱咐,高度重视两国友好关系,咳咳。故而作价150万英镑。”

  胡雪余点点头,补充道:

  “价钱没问题,不过不能一次性付清,得分期。伯爵大人莫要紧张,毕竟我们的军队还未曾踏上爪哇,不知那边是何情况?”

  阿德莱德略一思索,说道:

  “贵国的意思是?”

  “东印度公司的战舰提供护航,将我们的人护送至巴达维亚。暂定3~5万人,每送一批,我们就付一次款。”

  “如您所愿,我亲爱的大臣。”

  ……

  150万英镑折合白银大约450万两,双方约定分12次付清。

  不过,

  阿德莱德强烈要求将其中的200万两换成实物。

  出于友谊,胡雪余欣然答应。

  双方心照不宣,如此一来,唐宁街即将有150万英镑的战争经费入帐,一分不少。

  以阿德莱德为首的公司高层亦可分润30万英镑。

  可谓是一桩完美而典型的国际商业交易。

  18世纪的外交还比较质朴,万物皆可售卖,包括土地,包括奴隶,包括一切。

  当合同签署完毕,阿德莱德率先举杯。

  “为了两国的友谊,为了吴皇陛下的健康,干杯!”

  “干杯!”

  参与谈判的所有人一饮而尽!

  ……

  酒宴之后,是私人聊天。

  束缚更少,信息量更大。

  “伯爵阁下,可否讲讲皇家海军在南洋的进展?”

  “这是一次非常完美的海外作战,皇家海军8艘战舰配合公司雇佣军,击沉了尼德兰人的11艘战舰,攻陷堡垒3处,击毙尼德兰士兵900人,俘虏500余人,缴获了50多艘商船。”

  “贵军已经拿下了马六甲?”

  “是的。”

  阿德莱德笑容灿烂,身为撒克逊贵族,骄傲啊。

  在他的指挥之下,公司雇佣军付出了1500人的代价扼住了东西方的航线枢纽。

  虽然花旗战争依旧是泥潭,但东方总算出现了亮点。

  唐宁街会为自己欢呼的。

  ……

  希望盟友过的好,又不希望盟友过的这么好。

  “不简单,不简单呐。”胡雪余心不在焉,酸溜溜的问道,“那爪哇呢?”

  “皇家海军英勇奋战,先击败了尼德兰人的舰队取得了制海权,炮击巴达维亚港口,同时派遣雇佣军登陆,巴达维亚总督是位真正的绅士。他没有抵抗,直接竖起了白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