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574章 郁皇亲征,开启两路北伐!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2959 2025-02-12 15:44

  天空飘着小雪。

  御驾巡视位于苏州府城南的一处新兵训练营。

  教官们遵照《步兵手册》逐个科目的训练,无需考验个人战场经验。

  身着崭新军服的新兵们扛着枪,踩着小鼓点在走队列。

  “参见陛下。”

  李郁询问:

  “此处有新兵几何?隶属于哪个军团?”

  “新兵3512人,陆军部在上一轮扩军时遗漏了第4军团。这次黄校尉请求补充新兵,于是陆军部就在江南募了这些兵。”

  李郁愣住了,狐疑的盯着教官,问道:

  “新兵籍贯?”

  “全部来自江苏、浙江还有皖南,且为自愿报名。”

  ……

  正聊着,新兵当中突然爆发出狂热欢呼。

  “万岁,万岁!”

  乌泱泱的新兵们单膝跪地、枪托着地、刺刀朝上,眼神狂热。

  见状,

  李郁催马小碎步奔跑,高举右手频繁示意,完成了一次事先无准备的短促而热烈的现场阅兵式。

  他看的出来这些新兵眼里的狂热并非伪装,而是发自内心,但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江南、自愿、狂热、新兵~

  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就三个字:不可能!

  ……

  见陛下狐疑,周围的人都有些紧张。

  李郁突然扭头吩咐:

  “传令,所有士兵卸甲。”

  “遵旨。”

  一名教官高举金色狐狸军团大旗,骑马掠阵,大声喝令:

  “陛下有旨意,冬练三伏,全体新兵卸甲,考验勇气。”

  ……

  所有人惊呆了。

  3000男儿齐卸甲,竟无一人是良民!

  满眼刺青男。

  花花绿绿,五颜六色,从局部到过肩,从汉字到图形,从貂蝉到关公。

  无纹身者,百里挑一。

  李郁恍然大悟,眼神复杂,低声吩咐:

  “可以了。中午多熬制些姜汤。另外,每人赏5枚银币,这笔账不要走陆军部,由皇室内帑出。”

  “遵旨。”

  随着命令传开,万岁的呼声更是响彻云霄。

  ……

  陛下的出身,终究不是个秘密。存菊堂、维格堂靠着一拳一棍在苏州府打出来的威名,

  如今,大业已成。

  从帮会分子到当朝皇帝!

  神话一般的故事,让陛下成为了所有江南恶少年们的精神偶像。

  这么说吧,全江南稍微有点追求的帮派分子都在这里了。

  如果不是训练营的教官们集体出动拦截。

  数千名赤膊纹身男将高举双手、欢呼着包围陛下的战马,跪在雪地里为“大哥”欢呼,再欢呼。

  ……

  今日之事颇为尴尬。

  但又不好骂娘。

  李郁只能默默地裹紧披风戴上面罩,一路狂奔回到吴皇宫。

  “让陆军部和参谋本部临时修改一下爪哇驻军的安排。广东之第5军团暂不动,改由第4军团新兵驻扎。告诉黄肆,大员不需要增兵。”

  “遵旨。”

  回到寝宫,李郁犹觉脸颊发烫。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第4军团以后就常驻南洋充当殖民地军神吧。

  内政部怎么可能忘记大员呢,大员的海关缉私队中2成都是内政部的耳目。

  此刻,

  岛上的火恐怕还在熊熊燃烧呢。

  ……

  李郁暗自决定,

  以后就别让4军团回来了。

  第4军团不是合格的野战军团,但想来应是合格的殖民地驻屯军。爪哇岛、婆罗洲岛、吕宋岛,大员岛,流求群岛,都交给他们。

  自己也不可能再为了招募江南新兵而给出额外的优厚待遇,爱当不当。

  李郁打开尘封已久的日记本,

  写下:

  若无厚赏,江南地区积极自愿当兵者必非良民。

  即日起,第4军团兵额冻结,不再扩编,该军团亦不可驻扎本土,否则友军争相效仿,祸害无穷。

  ……

  这个春节。

  南方很祥和,北方很糟糕。

  清廷在时,也很糟糕,但不得不承认,再糟糕的秩序比如今的无秩序还是好一些。

  北方已无官兵、匪兵、教军之区分,所有人都在凭着本能生存。

  中原山东直隶的士绅们不再头铁,联名信一份接着一份飞向苏州府。

  就连曲阜的孔府也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献上降表,但吴廷不予回应,一概扣押。

  情报署给出了判断:

  北伐,没有难度。

  太行山以东、长江以北,山海关以南的广大区域,都在翘首以待陛下。

  ……

  正月初5。

  吴廷正式誓师,出兵北伐。

  吴皇现场宣读清廷十大罪状,昭告天下,替天行道,北伐中原,目标燕京。

  运河舟楫连绵数十里,遮天蔽日。

  军容之壮观,令围观者啧啧称奇。

  此次北伐,共计投入了第1、2、3、8、6、9、10、轻骑兵,共计8个野战军团,以及大半个近卫军团,

  海军出动了40余艘海军战舰,5000多名水手。

  以上是正规军。

  此外,还有第2派遣军团,皖北胡之晃部。

  总兵力15万人。

  后勤雇佣了民夫25万、民船2万余、各类车辆无算。

  从两处渡江。

  一处是襄阳,一处是江宁燕子矶。

  这两处江面狭窄,是历朝历代军队的渡江选择。老祖宗严选,错不了。

  ……

  北伐的主帅是陛下。

  届时大军杀入紫禁城,如此名场面,皇帝岂有不到场之理。

  考进长安很难,打进长安稍微简单那么一丢丢。

  财政大臣胡雪余坐镇苏州府,负责调度后勤。

  参谋本部大臣谭沐光坐镇京口,也是负责调度后勤。

  站在甲板之上,

  李郁望着滚滚长江水,和身边诸将感慨:

  “北伐,不应该是冲锋的号角,而是成功的钟声。从南往北打,朱元璋是第一人,寡人是第二人。”

  “如今清廷统治摇摇欲坠,好似冢中枯骨。”

  “这一仗,军事为辅,正治为辅。”

  “我们一定要安置好北方流民,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陛下圣明。”

  ……

  北伐大军分2路。

  西路军由陆军大臣林淮生指挥,包括了第1、3、9野战军团,以及轻骑兵军团。

  西路军从南阳出发,一路向北,意在堵截清廷西狩之路。

  东路是陛下亲领,兵力更多,准备穿过安徽向北进攻。

  出发之前,吴军进行了一次略为仓促的整编。

  从原有的老军团各抽调2000士兵士官编入新组建的军团,其中三分之一人官升一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