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修真小说 从招妖幡开始

第三十二章 引魂钟!黄芽丹!

从招妖幡开始 妖僧花无缺 2936 2024-12-20 05:58

  “引魂钟?!”

  秦暮盯着手中一只黄铜小钟仔细看,这小钟中间绘着一个人心,隐隐放出五色光华,不时变幻。

  一阵红烟。

  宝物明晰。

  “这钟!”

  “至宝!”

  秦暮惊喜。

  黄铜小钟名曰‘引魂钟’,此宝专一收拢散落的魂魄,将其养在钟中,并以此去操纵其余魂魄所在的肉身。

  换言之。

  如果秦暮要拿这个‘引魂钟’去对付敌人,大可明面上与他厮杀,实则暗地里祭用‘引魂钟’收拢其厮杀时外溢的魂魄,不断祭养。

  久而久之。

  等到‘引魂钟’内的魂魄强过敌人本体的魂魄,甚至无须强过,只需要壮大到一定程度,就能影响、威胁、节制乃至操控敌人的身体,令敌人为己所用。

  当然。

  这种用法,太过苛刻。

  一般而言,敌人实力越强,收束魂魄的能力就越强,半点精力不外泄,‘引魂钟’就难收容。

  此种真正用法,其实就在当下。

  “引魂!”

  “引魂!”

  “僵尸魂魄游离,时刻滋生又在时刻外泄,正是‘引魂钟’祭炼、驱使的绝佳对象!”

  僵尸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短板,可若是被人驱使、与人配合,发挥出的威力、作用,必将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

  重点!

  秦暮不止可以驱使僵尸战斗,他还能琢磨如何更快的培养僵尸成长。

  想想看。

  若有一具三级紫僵,甚至四级、五级白僵,与自己一同并肩作战――

  骚扰!

  挡刀!

  破坏!

  力大无穷!

  刀枪不入!

  水火不侵!

  届时――

  “谁能挡我?!”

  ……

  “积阳为神,积阴为形。阴阳两半,合成其身。犹如日月丽於虚空,昼夜不息,各行其分。忧悲喜怒递相攻夺,生老病死因之而有。夫前识者,道之子,形化者,道之母。既知其子,须识其母。母者,太上之分身也;子者,本心中之一也。二者合同,胎养形魂。人能识之,可以长存。”

  明月高悬。

  僵尸嚎叫。

  秦暮独坐荒野,他此前服食过‘精力丹’,精力充沛。方才又服下一粒‘黄芽丹’,气血充盈。

  这时。

  口中默诵祭宝要诀,咬破指尖,以指尖心头血,在‘引魂钟’上涂抹绘画。

  白塔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

  月华洒下。

  圣光洗礼。

  等到指尖心头血涂满黄铜小钟后,其上光芒一闪,气息一振,下一刻,下一瞬,鲜血顷刻敛去,似被黄铜小钟完全吸收。

  紧接着。

  铛铛铛~

  秦暮摇动小钟,沁人心脾,只觉心意相合、人钟合一。

  这是――

  “成了!”

  秦暮一喜。

  祭炼‘引魂钟’的难度不小,万幸有方法指引,他只需按部就班的去做即可。但这过程,消耗精力、气血不在少数。

  好在!

  幸而!

  秦暮又有‘精力丹’,可以补充精力,有‘黄芽丹’,可以补充气血。

  这才能顺顺利利,炼成‘引魂钟’。

  此时。

  摇钟。

  秦暮已然可以动用宝物。

  只是,这一摇一晃,皆为催动,消耗的是精力、是气血,不可长久,非是无度。被操控的对象魂魄越强、实力越横,对秦暮的要求也就越大,对他的负担也就越大。想要长久催动,想要随时祭出,提升自身,才是根本。

  “我有《太乙履水功》、《行侠双戒刀》,皆已大成,此二功虽以技艺为根,但同样可以锤炼气血。”

  “大成之后,效率更高。”

  “吞下黄芽丹,修持此二功,当能迅速增我血气、长我气血!”

  事不宜迟!

  磨刀不误砍柴工!

  秦暮争分夺秒,一刻不愿耽误,他祭炼‘引魂钟’有已经精疲力竭,但无妨,还有‘精力丹’。

  【一粒精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秦暮顷刻,状态回满。

  然后。

  再吞‘黄芽丹’――

  热血澎湃!

  气血翻涌!

  秦暮专注,开始修炼。

  ……

  世俗武道,分为‘技艺’、‘气血’、‘筋骨’、‘皮膜’四个大类。

  大多武功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四类同修。

  如《太乙履水功》,技艺第一,气血第二,筋骨与皮膜也略有涉及。

  再如《行侠双戒刀》,技艺第一,筋骨第二,气血与皮膜也略有涉及。

  再如《五毒断魂手》,技艺第一,气血、筋骨、皮膜同修同德。

  以上。

  因其‘技艺’第一,往往称为‘武艺’、‘武技’。

  秦暮现在,在《太乙履水功》与《行侠双戒刀》两门武技上面,已经‘技艺’大成,所欠缺的,无非是按部就班的修行时,所增长的‘气血’、‘筋骨’、‘皮膜’尚未到位而已。

  这时。

  秦暮就要弥补。

  密林中间,秦暮双腿分开站立,相隔距离约六寸左右。两手作侧平举状分别悬于左、右两侧。头部端正,胸部微挺,后背正直,腹部暗收,腰际微塌,膝部须直。两眼注视正前方向。

  口诀流转。

  默默运功。

  “闭息第一,闭、息、静、清!”

  “服气第二,服、气、含、口!”

  “哈气第三,牵、引、哈、气!”

  “引气第四,意、牵、引、气!”

  “送气第五,气、入、丹、田!”

  “捺气第六,气、按、涌、泉!”

  “定气第七,定、气、涌、泉!”

  “破气第八,破、气、三、寸!”

  “裹气第九,正、反、团、气!”

  “提劲第十,气、团、提、劲!”

  “托气第十一,气、团、托、脚!”

  “发动第十二,启、起、前、进!”

  “提劲要旨本为发力,一提则须周身擞到,默念四个人间秘字,按部就班全盘照料。托气要旨本为铺垫,交替循环助动为妙,默念四个人间秘字,稳固外气防其散稍。发动要旨本为关键,做出谙般手舞足蹈,默念四个人间秘字,方知此架至真至要。”

  秦暮双臂自然伸展,有规律地迈步子,一左一右,或先左后右、或先右后左地向前迈进。默念“启”、“起”、“前”、“进”四个秘字。

  东一溜,西一晃。

  密林中,顷刻间,悉数尽为秦暮身影。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