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三百六十四章 推行第二营,谁让你有经验呢?

   一千辆卡车维持补给,这种规模,问题倒是不大。

   眼下,机械化步兵师,装甲师,都能维持在这个水平。

   关键在于合成旅的火力规模,可不比这两个师小,合成化单位的任务就是攻坚。

   攻坚也就意味着,合成旅在机动方面将会大幅度提高。

   为保证全旅急需的给养,能够及时派送下去,越野卡车必须采用三吨重以下的类型。

   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轻步兵,你给他一卡车子弹,他们能突突好几天。

   重装部队,运过去一卡车炮弹,叮咣几下就给干没了,尤其是合成化炮营配置的火箭炮,一卡车顶多运过去几十发火箭弹。

   后勤车轮子全跑飞,也不见得能供上第二轮齐射的需求。

   陈钧上台讲出一营组建时的困难,一共就两类,一类是缺人缺骨干,一类就是后勤补给。

   台下众人听得若有所思。

   “pā pā啪”

   依旧是柴政委起头鼓掌,整个会议室顷刻间响起热烈的掌声。

   杨传州悄悄对陈钧竖起大拇指,而后他在首长笑着示意下起身,拍了拍陈钧的肩膀,收走了麦克风。

   陈钧会意,他抬手敬礼后,大步朝着台下走去。

   整场会议的核心,就是敲定合成旅的编制。

   最终179旅编制被确定为,除了一营之外,再组建三个合成营,一個炮营,一个防空营,一个侦查营,一个作战支援营,一个后勤保障营。

   伴随着试点旅单位下辖编制被宣布,陈钧肉眼可见的瞧着陶旅脸上的笑容,都直接挂上了。

   会议上没有宣布试点司令部什么时候成立,甚至都没提这档子事。

   也没提试点旅具体开始的时间,包括人员调动,编制重整之类都没提。

   可就算是这样,等会议结束后,陶军明依旧笑容不减。

   那能不高兴嘛?

   旅里刚刚改编,大部分单位都被撤了,独留一营。

   老陶心里正郁闷呢,突然开会通知他,要再添八个营。

   加上现有的一营。

   相当于179一旅八营,那牛逼程度直接拉满。

   比之前的摩步旅可威风的多了啊。

   但唯一不同的是,陈钧所带领的合成一营,营级编制没有沿袭下来。

   陈钧考虑到的后勤运输问题,上面自然也考虑到了,179旅其他三个合成营的编制,没有一营给的编制这么大。

   是由三个步兵连,两个坦克连,一个炮连,一个作战支援连,一个后勤保障连组成。

   营级人数大概在五六百左右,硬生生比一营的试点编制缩掉一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刚才会议上提到的后勤问题,目前国内部队,没有现代化部队后勤供给的经验。

   都需要一步一步的摸索。

   要是都按一营的编制来整,光是四个合成营总人数都直奔五千了,加上其他几个营,全旅人数直奔八千的话,编制太大。

   也会导致后勤难度更高,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只能从编制上开始降低。

   等到会议结束,陈钧和陶军明一直等到前排坐的人,都差不多快走完时。

   两人才收起会议记录本,随着人流走出会议室。

   “旅长,咱们直接回去嘛?”

   陈钧从会议室出来,他环顾了下四周,发现有不少参会的人员都开始下楼。

   “嗯,这种会议一天两天,根本不会有结果,明天或者过几天还会召开,到时候再来吧。”

   陶军明点点头,他随即看了陈钧一眼,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其实他想说的是会议上,有关联合营跟合成营作战方面的争论,这些东西在大会上争没有任何意义。

   陈钧就算嘴皮子再厉害,认知观念再怎么超前,但有一点不能忽略啊。

   这里是部队,一个营级干部贸然顶撞师级干部,甭管理由多么充分,这都不是上面人所希望看到的。

   没有人愿意培养一个敢于顶嘴的下属,这不是规定,这是人情世故。

   今天柴政委率先鼓掌把事情给盖过去,没有引起最终的争论。

   否则,整个会议室的人因为联合营,合成营的问题起了争执。

   最终要是演变成辩论会。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一定不是几位主持会议的首长愿意看到。

   老陶没有选择开口提这事。

   一来是今天的事情也确实不怪陈钧,军改针对陆军单位精简化的提案,提起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每次提都会有一部分老同志,心里多少带点情绪啥的。

   陈钧上台的时候,上面刚说完组合部队常态化,有去除一部分冗余编制的意思,就让陈钧上台分享组建的过程。

   时间点卡的太好了,有些老同志有情绪,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二来,当时那情况,老陶觉得陈钧不接话也不行啊,问题都抛出来了。

   回应一下,总比直接无视要强吧?

   两人都没咋说话,一路来到机关停车场的位置。

   旅里负责开车的战士把车门都打开了,陈钧也要坐进车里时。

   “老陈,等等!!”

   身后突兀的传来一声呼喊。

   几十米外,杨传州提着行李箱,背着背包一副要出远门的模样跑到跟前。

   “陶旅!!”

   杨传州来到车旁,先是对着陶军明敬礼。

   老陶听军政委提起过调动的事,一看杨主任又是提着行李箱,又是背着背包。

   就明白这是要打前站了啊。

   打前站,就是上面要在旅里建立司令部,决定下来之前,提前派人过来熟悉单位的意思。

   当然,等试点旅结束,估摸着这位就要留到旅里了。

   在文职部门提到中校,再想按部就班的往上晋升也不是不行,但晋升之后,大概率因为部门竞争压力太大的缘故。

   会被调到闲职部门。

   然后一直熬到该转业的时候,收拾东西离开部队,在当地安排一个不错的岗位养老就行了。

   只不过杨传州还年轻。

   他又跟着副参谋长那么久,只要自己愿意,咋地也能给他安排到一线部队,再镀镀金啊。

   借着军改试点的东风,留在这里,肯定比调到闲职部门强的多。

   “不用客气,上车吧。”

   陶军明笑着打了声招呼,然后弯腰快速钻进车辆后排。

   老陶知道调动的事,可陈钧不清楚啊。

   他目光好奇的瞅了眼老杨,奇怪道:“收拾这么利索干什么?”

   “你也要去旅里?”

   “回去再说。”

   杨传州当着旅长的面,也不好跟陈钧说太多,关于自己调动的事情。

   他伸手拍了拍陈钧的肩膀,而后自顾自将行李放在车后厢,主动跑到副驾驶的位置坐下。

   这毕竟以后要在旅里混的话,他这总参情报部门的杨主任,威风可就抖不起来了。

   下放到一线部队,那以后就是跟着陶旅混的人,眼力劲必须要有的。

   陈钧看着这吊毛这么积极,他有些疑惑的摇摇头,也没多想。

   随后坐进车里,开始返回军区。

   与此同时,总部机关大楼一个小型会议室内。

   陈涣然,沈宏伟,柴岩松三人以及总部其他一些干部,都集中在这里。

   众人目光,齐齐望着会议室墙壁幕布上的投影画面。

   画面中是第一集团军驻军附近的基站,交通,路线,等等军用设施建设详情。

   刚才陶军明说得没错,旅级试点不比营级试点,一份文件说下就能下,人员说调就能调。

   包括武器战车的调动都很容易。

   毕竟编制小,牵扯面就小的多。

   可试点旅不一样啊,光是东部战区这次军部就计划成立两个试点旅,旅级单位牵动着几千上万人的抽调。

   一场会议,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全部敲定下来,只是开个头,透露出上面的决心罢了。

   动旅级试点,那必然就要动师级单位。

   真正的合成化部队,从七十年代的时候,这个理论就已经出现在军部提案上,奈何因为种种原因,当时的情况无法推行。

   只能一点点的积攒经验。

   合成化的观念出现的早,那师改旅观念同样不是2016年,军部才有这种想法啊。

   其实早在1988年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候,没打算扩大到全军的范围。

   一直到1998年,部队里面发生了变化。

   第一,各基层单位微机装备变多,也就是电脑。

   第二,当时经济也逐渐富裕起来,摩托化水平随之水涨船高,单位行军打仗不需要全凭双腿走路,汽车,装甲运兵车开始大范围配置。

   最差的也有小摩托车可以坐。

   有了这个基础,师改旅才算是又往前迈了几步。

   就比如历山军区第20集团军下辖的58,60两个师团一级的编制被撤销。

   精编成旅。

   要求作战时只有旅,营,连三个指挥层,机步旅分散在驻地,不再集中。

   那次的改动,也直接导致20集团军,人数少了一半。

   别的不论。

   光是看看合成旅成立,那就必然要牵扯后续的师改旅大范围推动,这个阻力是目前的陈钧,甚至现在的陶军明都不能完全理解。

   因为师改旅,伴随的必然是裁军。

   在这个大前提下,179旅就跟当初一营成为试点时一样,只能成功,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要保证这些方面,那就要保证179旅所在的区域附近,所有的基建,交通,通讯建设,包括军用电缆等等都要做到位。

   保证部队的集结和分散都要快得多,快到拿到会议上,能够让上面有足够的理由去动那些师级单位。

   几位首长,就是在为179旅的试点开始,进行细致,且全面的分析。

   这是不能忽视的关键。

   上面想动这些单位,一直从1988年观念提出来,到目前2016年,近三十年的光景都没彻底推行。

   其中缘由,除了跟经济有关之外。

   还因为这里面牵扯了太多的利益,比如权利重新分配,荣誉撤销,装备分配等等。

   要知道,这些师级单位,大多都是有光荣历史的,想让他们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取消老番号非常难。

   陈钧在今天会议上提的后勤,骨干,这都是实打实的合成初期和后期最难的部分。

   他们这边不得不谨慎。

   但师改旅也不得不推行,上面已经下了决心。

   试点旅成功后,下一步行动就是它。

   没啥理由,形势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

   单位改小,能杜绝冗官冗员现象。

   多个指挥层就会多出一大帮的军官,师长、政委、参谋、通讯员、警卫员、文职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甚至还有养猪的。

   这些都要拿工资、都要吃饭,这会拉低军队战斗力,战时也是一个累赘。

   一个基本作战单位,少一个指挥部多一些战斗士兵总是好的。

   打仗时也能更加灵活,部队机动能力更强。

   现在一个师总人数大概是10000人,而一个合成旅编制人数约为6000人。

   显然6000人在战场上,移动速度要快很多,展开和集结都比较快。

   能不能动这些师级单位,就看合成旅试点出来的效果,是不是足以拿到会议上来讲了。

   有这种原因在,那能不谨慎嘛?

   看着投影的屏幕上,第一集团军附近所有基站,道路基本已经符合。

   总指挥沈宏伟垂立着双手,他目光盯着屏幕,一直看了半天才转头看向陈焕然。

   “老陈,目前各方条件已经达到成熟,179旅那边,我建议先放开合成营的建设。”

   “陈钧今天的发言,我觉得他对组建方面应该不是问题。”

   “让他牵头,继续组建二营。”

   “至少年前要看到一个试点旅的雏形,方便年后工作推行。”

   “嗯,我没意见。”

   陈焕然闻言,他微微点头,赞同了总指挥的提议。

   而另一边,坐在车上返回军区的陈钧,还不知道。

   因为首长的一句话,他这边很快又要投入新的挑战当中了。

   没办法。

   谁让全军目前。

   就他一人有最丰富的经验呢。

   这事除了交给他,还真挑不出更合适的人选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