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五百一十一章 难熬的总结大会,重装试点登场

   被总指挥当着复盘大会的空挡,询问有没有做好上战场的准备。

   这很明显。

   就是上面对这次砺剑2017系列军演的表现,非常不满意。

   这种情况下,没人敢搭话。

   也不需要开口。

   哪怕26区四战四胜,极为耀眼的179旅三人组,老冯,老徐以及刚刚晋衔上校的陈钧,都闭口不言。

   老老实实的坐着。

   别人就更不会在这种时候,头铁的去碰钉子。

   看现场无人回应。

   沈宏伟似是很失望的摇摇头,随即脸色冷峻,语气平淡道:“看来,你们应该是都没准备好。”

   “要不然,也不会将这次作战打得触目惊心。”

   “某些单位,我在这里就不提你名字了,一场战斗战损能高达一比三十七,还有一些单位,战前恨不得嚷嚷自己天下第一。”

   “结果开战后,你们有还手的机会嘛?就算是一头猪临死之前还能叫唤两声,挣扎一下,你们呢?”

   “这某些单位,打得可真好啊!!”

   不用问。

   这句打得真好,铁定是反话。

   谁要是信了,那就是妥妥的憨批。

   陈钧坐在台下也是听得头皮发麻,他在26区不是作战就是抓紧休息,制定作战策略。

   压根不清楚其他作战区的具体情况,只知道导演部通过公共频道通知哪个区,红军或者蓝军胜出。

   压根没有战损比例通知之类的。

   若是真出现1:37的战损,那可就太可怕了,要知道当初合训。

   236旅就出动四个主力营,对抗179旅整个旅,自己这边最牛的战损比也只是一营,何胖子部队打出来的1:3而已。

   这还是编制,火力,全面碾压的情况下。

   他奶奶的,1:37那岂不是说某个单位37个连,足足四千人,没打过人家一个连的一百多人?

   难怪啊!!

   难怪总指挥不让复盘了,这特么还咋盘啊。

   大会上真把数据给公布了,都特么不够丢人的。

   总指挥并没有因为台下无人回应而终止这个话题,他继续拿着麦克风,平静道:“信息化合成化建设将近一年的时间,五战区同步,耗费无数军费打造的部队。”

   “第一场演习,跨千里调动,九个作战区交战。”

   “一天之内,合计四个旅战损,26区92旅更是创下先河,全旅战损。”

   “这到底是指挥出了问题,还是后勤,或者通讯,亦或者是地形没碰到诸位擅长的领域?”

   “还是说你们指挥官意识出了问题?”

   “错的究竟是合成化,还是你们的战争思维,我希望你们反思。”

   “我恳请大家好好的去反思。”

   “认认真真,想一想你们这些人五人六的野战未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所认知的战争变成了你一刀我一枪?”

   “此次系列军演开始前,我在大会上再三强调最近几年军演的改革历程,再三叮嘱放开手脚,导演部不再过多干涉。”

   “大会上天天讲超限战,总部一年下来十几次指导案例。”

   “军事单位组织学习,动员报告大会开了多少场?”

   “各军区反馈报告有多积极,不用我再继续重复吧?”

   “可到了战场上,结果呢?”

   “思维仍旧停留在机械化,很多同志对战争的认知,甚至还停留在刚脱离军校时的思维。”

   “你们的报告,难道就是为了应付上级吗?”

   “嗯?”

   总指挥发怒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连番询问。

   搞得在场全体参会人员寒颤若噤,大气都不敢喘。

   “汪景华。”

   原本说好的不提名字,这总指挥突然随机揪出来一个。

   陈钧还特意悄摸的转着眼珠子扫了一眼,老汪他认识,七十二军合成10旅的旅长。

   以前在179旅还学习过。

   老汪性格不算太强势,在野战指挥人员中,属于中游的那一类,不出类拔萃,但也不至于垫底。

   如今被总指挥点名。

   汪景华只是立正起身,一言不发。

   “进入演习场,吃了个饭全旅战损过半,抛开红军战术欺诈,我想问问你,一个营级单位都知道战时用餐要分时段,分批。”

   “你们全旅不知道?”

   “还是你压根就没有这个意识?”

   “进入陌生防区,不管是采购物资也好,还是其他也罢,你怎么就确定物资的安全呢?”

   “这种例子很少吗?”

   “当年中南战争期间,某部三连在战场上就是报着你这种侥幸的心理,导致全连战斗力严重受损,你不清楚?”

   厉声呵斥让老汪低着头不敢吭声。

   实际上,吭声不吭声都没有意义了。

   这种战斗失误一旦出现,除了说他麻痹大意,意识不到位之外。

   演习结束之后,很快就会被调离岗位,丢到后勤养老部门。

   等着到年龄直接退休了。

   “郭向南。”

   索性,现场挨收拾的不止一个。

   总指挥很快就将目光盯向236旅,并随手从会议桌后方拿过营旗,摆在会议桌上。

   “后勤的重要性,我想,不用我再重复吧?”

   “跨区作战,明知作战区已经被蓝军掌握,辎重仓还摆到92旅的位置,你是有多大的信心能够一口吞掉蓝军主力?”

   “被蓝军趁机进入后勤辎重库就算了,战士不识战友,发现口令错误的第一时间不是执行战争条令,而是嬉笑打闹。”

   “连营旗都被蓝军顺势带走,最后还是裁判建议升旗时才发现营旗没了。”

   “这场作战,你们这个指挥思维僵硬。”

   “整个旅打的不知所谓。”

   “会议结束后,你好好解释解释吧。”

   “是!!”

   郭向南苦涩的笑了笑。

   被总指挥评价指挥思想僵硬,整场作战打得不知所谓。

   几乎堵死了他未来的路。

   野战部队就是这样,末尾淘汰制,到了他们这种程度,一次错误都不能犯。

   除非后续表现能好一些,或许还行。

   可一次系列军演战败或者出现明显的失误,这种影响好几年都消不掉。

   他一个副师级旅长,还能有多少和年头折腾呢?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陈钧在晋升的道路上,虽平和,但有些东西注定是要悄悄的变化。

   “朱永涛。”

   然而,总指挥的火力,并没有因为点名两个人之后就停下。

   他很快又将目光,盯上了七十三军的合成十四旅。

   “被俘虏端掉重装,你真当战场上是给你玩过家家的嘛?”

   沈宏伟直戳心窝子的质问,让老朱“嗖”的一下主动起身。

   都特么被领导点名了,他可不打算还犹犹豫豫僵硬的坐在那,老朱的觉悟挺高的。但这时候,觉悟高可没啥用了。

   总指挥面无表情的看着朱永涛:“军事条例,关于敌方战俘人员管理制度,你们单位没有学习过?”

   “条例当中有没有讲过,在羁押敌建制单位时,军官和士兵分开?”

   “有没有讲过,羁押选址要独立,并且远离主力部队地带?”

   “.”

   总指挥的声音,就如同一把把利剑,刺在被点名的干部身上。

   这种时候,没有被点到的单位,除了庆幸,也没有其他的了。

   整个现场的气氛压抑的,只感觉心脏都快要从嗓子眼蹦出来。

   也就179旅的三人还能淡定点,毕竟成绩不错,不怕被查。

   其他人甭管职位高低,都在默默经受着野战生涯,最艰难的时刻。

   足足呵斥了近一个小时。

   沈宏伟才命人打开了会议室一侧的大屏幕。

   “都看看,好好看看!!”

   “根据砺剑2017系列军演数字建模,换算成实战,9个作战区每场作战每个单位,平均战损有多少个单位超过了80%?”

   “按照演习规定,超过70%就是全军覆没的红线,这就是你们训练一年,交上来的试卷吗?”

   “谁来发表下看法。”

   总指挥那如刀子般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

   可台下那些刚刚挨过批评的人,注意到台上的视线后,无一例外的全部低头。

   这时候,他们可没把握做什么总结啊。

   最终,沈宏伟将目光定格到陈钧身上。

   好家伙。

   注意到首长目光的一刹那,陈钧淡定半天的心,终于开始陷入纠结了。

   上面批评了一圈,战败的影响也笼罩着不少人,他现在可是最不想当出头鸟的那个人啊。

   原因很简单。

   首长先把人骂了一顿,然后又让人发表看法,这是给大家一个认错的台阶。

   只要发表出深刻言论至少能缓解一下,就算没人愿意先开口。

   那这个发表看法的人,也绝对不能是陈钧,他作为胜利者,要是拿话把后面人的发言全给堵了。

   可就真的得罪了,今天在场大部分单位啊。

   就是可惜。

   总指挥似乎不打算放过陈钧,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

   直接点名:“陈钧。”

   “到!!”

   “你们179旅这次表现很好,他们都不发言,那就由你来总结吧。”

   “是!!”

   陈钧起身蠕动下嘴唇,随即干脆信口胡诌道:“报告首长,我个人认为本次系列军演,兄弟单位失利,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思维认知不足,到了战场上急于推进,导致犯下不同程度的错误,大概可以归纳为盲目。”

   “可是归根结底,这些单位都是因为获胜心切,我个人很理解他们的心情。”

   “第二,对信息化作战理解不够需要深思,众所周知,野战部队信息化探索还不足一年,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出现这种状况也比较正常。”

   “第三.”

   “行了。”

   沈宏伟目光深邃的看了下陈钧,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但他话语却颇为不满:“这是你的总结?”

   “避重就轻,你也站着吧。”

   “是!!”

   陈钧大声的回应后,很是光荣的加入到了罚站的队列当中。

   没办法啊。

   反思和检讨,那是那些犯错单位的事。

   但凡有点脑子就清楚,这时候绝对不是他出风头的时机。

   胜利者可以是他,但不能把失败的总结都给包揽了,那就是不给别人留一丝的活路了。

   可以说这是他跨入这个阶层必须懂得道理,也可以说是他脱离基层后的代价吧。

   沈宏伟也清楚怒归怒,但一场演习不可能责罚这么多人,拿陈钧当个靶子,给这些犯错的单位一点缓冲的时间。

   让他们好好想想自己错在哪了。

   新时代来临了,这场讲评大会,目的就是提升全军军事对抗思想。

   “郭向南,你说说吧。”

   听到总指挥点名,郭旅深呼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躲不过去。

   更没有陈钧那种底气,在那瞎几把发言,只得严肃地立正站好。

   舔了舔嘴唇:“报告首长,此次系列军演作战,我认为是单位认识不足,思想意识僵化,草率的认为,本次演习只是单纯获取信息化数据。”

   “忘记了,演习本身就是一场战争,搞错了顺序,作战视野过于狭隘,不够开阔,丢弃了部分我军优良传统,以及军事哲学和思想。”

   “在指挥战争战术方面,研究不够深,只讲火力,单元协同,忽略了战争是由人来操纵的关键因素。”

   “麻痹大意、对自身和战士判断不足,没有建立健全的战场监察,值班,后勤风控管理体系和机制。”

   “部队固有机械化特征仍旧存在,虽然在协同训练过程当中,官兵一致强调单元合作,实际上,仍旧下意识忽略了反制信息工作,没有做好拒止军事动作。”

   “指挥,认知,等等还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

   “.”

   老郭的声音,清晰的回荡在整个会议室内。

   也不怪冯旅总是大力赞扬236旅的旅长,这郭向南确实有一手啊。

   从很大程度上,用语言攘括了本次演习绝大多数单位所出现的毛病。

   事实上。

   如今军改都已经到了这一步,在场的人都很清楚,未来合成化肯定是重中之重。

   装备好改,可是思想难改。

   作为为复兴保驾护航的野战部队,未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压力和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

   备战刻不容缓。

   而总结,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沈宏伟作为总指挥,为何要这么大动干戈的进行训斥和总结?

   不就是因为这次参演的部队,都是战区的合成化主力啊。

   会议一直持续了七八个小时。

   途中。

   参会事宁人员基本没有休息的空挡,更别提吃饭了,所有人饿着肚子全程摆问题,进行总结。

   一直等到下午快五点时,难熬的总结环节才算是告一段落。

   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终于可以散会时。

   沈宏伟却招手,安排人将一份文件,递给最初发言的那位参谋首长。

   “好了,同志们静一静。”

   “此次系列军演的总结先说到这里,接下来,我宣布一件事。”

   “军部联合参谋部,要在咱们战区指定一个试点单位。”

   “组建合成重型作战旅,上面的文件已经下达。”

   “同志们,都听一听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