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三百六十九章 挑兵,这不妥妥的上强度嘛

   听到陶旅介绍。

   赵子恒和林金华这哥俩的目光,齐齐看向陈钧,那眼底的震惊是怎么也掩盖不住。

   要知道,他们两个总共进修也没几天啊。

   出发前陈钧还是副营,比他们低了一级,这才晃眼的功夫。

   又比他们高了半级

   特么的,就算是裤裆骑到火箭上,也没这么个升法啊.

   陈钧瞧着两位老搭档,那震惊中带着又不可思议的眼神。

   他挤眼嘿嘿一笑。

   随后将手中准备好的,有关二营人力编制和武器编制,全数放在陶旅面前的办公桌上。

   “旅长,这是按照上面要求,拟定的二营编制详情,人力和战车都已经编入。”

   “这么快?!!”

   陶军明目光诧异的抬头看了一眼陈钧,而后开始认真翻阅文件。

   上面对于二营组建的事情确实表现的挺急,可组建新营又不是张罗一桌子饭菜。

   就算是急,也要按部就班的来啊。

   老陶还真没想到,陈钧的效率能这么高。

   他简单翻阅几下,没发现什么问题。

   陶军明将文件放在一旁,看向陈钧说道:“具体人力怎么协调,这个需要明天去找军区商量。”

   “营区规划的事情,尽快落实,上面催的紧。”

   “还有,干部分配调用你看着来,我们有一营成功的经验在前,战区机关对这次组建事宜格外重视。”

   “元旦快到了,战区要着手准备今年的年度军事演习计划,会不会让咱们旅参与,目前我也不清楚。”

   “总之有一点,演习结束后,一直到春节前,我们这边肯定会成为上面特别关注的地方。”

   “做好准备工作吧,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

   “是!!”

   陈钧抬手敬礼。

   陶军明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挥手让三人离开。

   一直等他们走出旅机关楼时,赵子恒依旧感觉自己脑袋晕晕乎乎的。

   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陈钧当初调过来时,老赵就有预感,他在179旅晋升肯定会很容易,毕竟毕业就上尉副营级,前途一片光明啊。

   相比其他军校刚毕业的同志,单单是从起步上来讲,都至少节省了6年的时间。

   这算的还是非常顺利的类型,稍微晋升困难的就直奔9年左右了。

   可赵子恒怎么也没想到,陈钧这副营升副团竟然更快。

   他自己在部队都熬十几年了,还没陈钧在部队几个月蹿的猛。

   这特么着实有点打击,咱这位积极向上的赵营长了。

   三人走向停车场途中时。

   赵子恒脚步顿了顿,他最后还是没忍住叹了口气:“老陈,你这,我这会怎么总觉得我去进修,好像就是为了给你铺路呢。”

   “不对,我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本来我带一营,去进修后让你带了,等我回来带二营,又是你协助。”

   “我觉着二营带的越好,你爬的越快。”

   “妈的,我就觉得哪点不对。”

   面对赵子恒骂骂咧咧的言语,陈钧和一营原教导员林金华两人对视一眼。

   全都笑了起来。

   “营长,你这可就误会我了。”

   陈钧笑道:“我这副参谋长只是暂代,是陶旅宣布的,又不是真的给我了。”

   “少特么扯皮吧。”

   赵子恒闻言,他无奈的翻翻白眼:“什么暂代,无非就是军区没有下达正式任命书而已,这都是早晚的事。”

   唠叨完,赵子恒感慨了一会,似乎没那么郁闷之后。

   他目光又紧盯着陈钧。

   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老陈,你加油吧。”

   “说不定几十年后,我转业了还能跟人家吹牛逼,我的战友是一名将军。”

   “我也能跟着沾沾光。”

   这种话,陈钧就没法接了。

   都是兄弟之间聊天闲扯的,现在可当不得真。

   也不知道该怎么接。

   可一旁的林金华,却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其实他们惊讶归惊讶,心里却都清楚。

   军改期间,陈钧这种升迁速度,属于正常范围。

   毕竟不管咋说,他们也是全军的试点单位啊,这点特权还是有的。

   不过,也就是副营升正营,正营升副团,甚至三十岁之前升正团。

   这些阻力应该都不大。

   但再往上升的话,那就和别人没什么区别了,因为就算是军改,也总会有饱和的那一天。

   这股劲过去后,升迁会变得特别难。

   可那又如何?

   陈钧胜在年轻啊,他比别人多了太多的时间可以去积攒,多了太多的机会或者说是机遇可以去抓住。

   赵子恒和林金华两人,是不指望自己能有这机会了。

   但他们感觉陈钧有希望。

   两人稍稍平复了心情,来到停车场将行李全放到车上。

   陈钧开车要带他们回一营时。

   老赵却率先开口:“就不回一营了,陶旅说让我们带二营,就先在二营住吧。”

   “正好熟悉熟悉新营区。”

   “对了,陶旅说伱安排干部,那原来二营的营长怎么安排?”

   “下连当连长。”

   陈钧如实的说道:“目前咱们旅里不缺干部,主要是学习,营长当连长用,连长当排长用,排长当普通士兵。”

   “组建二营算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二营,三营,四营,编制相同,等他们学会了后面工作就容易开展。”

   “二营我安排两個副营,名单刚才提交到陶旅那了,我打算让梁科翔和祁少详协助二营的工作。”

   “有他们两个在,平时营里工作你也能放心的交代下去,不至于那么缺人手。”

   “嗯。”

   赵子恒对这两人没啥意见,陈钧的安排也很合理。

   “就是老祁这边出了点问题。”

   陈钧本来也没打算隐瞒祁少详的想法,反正不去二营报到这件事。

   早晚都要跟赵子恒讲啊。

   索性,陈钧就把今天自己和祁少详谈话的过程,都给两人说了一遍。

   要论对祁连长的了解,赵子恒可比陈钧认识的早,对于老祁的决定他没觉得意外。

   也支持陈钧的决定。

   反正年度军事演习,一营会不会代表179旅上战场,这个不敢说,但二营是肯定上不去。

   急也不急那点时间。

   林金华同样点点头,什么话也没说。

   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祁少详这种人的选择比较奇葩,放着副营不去报到,反而甘愿留在一营当连长。

   可类似的人,真有不少啊。

   五六十年代时,有多少先辈为了能给祖国研制出氢弹,二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就是为了挺起民族的脊梁。

   那时候,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们,甚至家人朋友都误解他们。

   但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如果有机会或者有这个能力,祁少详肯定是其中的一员。

   包括陈钧,赵子恒,林金华等等。

   二营的筹备工作没那么容易进行。

   当天晚上,陈钧将赵子恒他们送回二营之后,就独自返回了一营营部。

   反正二营现在就算不如撤编前热闹,住在那里的人也不算少。

   陶旅一句全旅齐上阵,各营干部都要为二营建设出把力。

   其他营区,基本一个连队留一两个人守营房,剩下的都已经搬到二营居住。

   吃饭则是每天跑到一营这边,随便分散到几个连队里面,只要别所有干部一股脑跑一个连队。

   搞得连队战士没饭吃,别的倒也没啥问题,

   眨眼间,又是一周的时间过去。

   这段时间,梁科翔整天带着杨传州,两人手中拿着测量的工具,再带上几名参谋量营区,规划地方。

   将规划好的图纸拿过来给陈钧看看,没毛病后就提交到旅部,由旅里去和工程部队交涉。

   目前一营这边没什么需要操心的,趁着二营建设期间,陈钧就安排营里的干部去联勤部找人,重新粉刷二营的标语。

   反正是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

   12月20日上午。

   陈钧这边照例又跑到二营营区附近晃悠,如今工程部队已经开拔过来,重新规划,扩大营区。

   看着安静了快一个月的179旅,突然又变得热闹,有工程部队的二三百人加入。

   一座座新营房把拔地而起,一天一个样的变化。

   陈钧看着,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就是可惜。

   他这个好心情没维持多长时间,就看到赵子恒拧着眉,急匆匆的从不远处路过。

   瞅那样子,应该是有啥急事。

   “营长!!”

   听到声音,赵子恒看到是陈钧叫他,老赵叹了口气,快步走过来。

   “老陈,你以后可别叫我营长了,该怎么论就怎么论,我现在带二营,你协助组建又是旅副参谋长,这么喊就不合适了。”

   “叫我老赵就行,要不影响不好。”

   “没事。”

   陈钧笑了笑,随即看向赵子恒:“是不是出状况了,看你刚才急匆匆的?”

   “哎,出个几把状况,我倒是希望出状况。”

   赵子恒心烦意乱的从口袋摸出烟,递给陈钧一根,他自己也点上一根,摆摆手道:“我刚接到旅里的电话。”

   “说是让我带上几名干部去新兵训练中心,带一批新同志回来。”

   “带新兵,为啥?”

   陈钧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整懵了。

   就二营这种状况,能带新兵?

   新兵训练中心现在正在集训的那批,是今年九月份入伍,已经训练了四个月。

   但按照今年的新规,陆军新兵集中训练要半年才能分配。

   当然了,训练三个月后,如果有单位需要的话,也可以提前带一批回来。

   陈钧去京都之前,他在旅部就见过十几个新同志,据汽车连赵政同志介绍,那是旅里为应对合成旅试点,专门挑出来形象比较好的战士。

   过来充当纠察。

   就是没想到变化太快,估摸那十几人还没训练出来,全旅营级编制就让人给拆了。

   不过警卫连,汽车连没拆,这些单位就算组建合成旅也只会扩建。

   陈钧挑的那个勤务兵李武界,现在还在汽车连考驾照呢。

   但提起今年的新兵,陈钧总会不自觉的想起当初,他在旅部机关楼前看到的那几个。

   总觉得今年新兵在质量上,可能不是太好。

   “没办法啊。”

   赵子恒听到询问,他也十分郁闷的深吸一口烟,从鼻孔喷出两股烟雾,声音带着愁绪道:“再有十天就要元旦了。”

   “元旦前后年度军事大演习,必然要进入紧张筹备阶段,这个节骨眼上,各单位谁愿意抽人给咱们?”

   “哪怕军区协商,二营编制的七百多人也凑不齐,军区的意思是,从新兵训练中心抽一部分。”

   “再由别的单位凑一部分,将二营的编制给凑出来。”

   “那这就麻烦了。”

   陈钧眉头也跟着拧了起来,新兵训练中心的那些战士,虽说已经训练四个月,对于基本的纪律,或者对于枪械方面有了初步熟悉。

   可问题是,组建合成营,对枪械熟悉没啥太大意义。

   想起二营要带回来一帮浑身带着稚气,甚至脸上胶原蛋白都没褪干净的小家伙,陈钧就一阵头疼。

   这不妥妥的给二营上强度嘛?

   一个普通连队,能吃下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新兵,那至少需要超出新兵数量两到三倍的老兵,去带他们才行。

   部队里面,一年后才能被称为老兵,两三年才能叫老兵油子,那不是没有道理啊。

   可眼下,二营哪有带新兵的能力?

   别说一部分,就是一百个估计都是大麻烦。

   一个营而已,就敢配一个连的纯新兵,那不是闹着玩的?

   “旅里没说让你领回来多少?”

   陈钧尝试着询问道。

   “怎么可能。”

   赵子恒闻言,他摇摇头将烟头丢地上用脚碾灭:“旅长的意思是尽可能的挑200个左右。”

   “可能陶旅也有些难做,还特意交代,说是训练中心那边已经把平时成绩比较靠前的,给咱们挑出来。”

   “我带人过去后,想挑的话也可以再挑挑。”

   “那走吧,我跟你去一趟。”

   陈钧想了想,他还是决定跟着老赵一起去挑兵。

   这事他知道陶旅为难,能不为难嘛。

   推行合成旅不仅是政策上的事情,更是一次大的博弈。

   上面怎么决定先不管,反正实施的时候,最难搞的环节,必然就丢到基层来处理啊。

   七百多人的编制,搞二百个新兵,想想都头皮发麻。

   要是搁其他时候,陈钧能一换一的,拿一营老兵换新兵,替二营消化点。

   可现在,年度军事演习在即。

   不清楚179旅是否参战的情况下,一营也不敢贸然接受上百名新兵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