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重生八零当首富

第12章 一城之隔

重生八零当首富 小猪火起来 3336 2024-12-19 18:41

   “啥?”郭新年听到报价,背脊瞬间挺直,“陈主任,这砍的也太凶了吧?”

   “不凶,一点都不凶。”

   “上半年县城的确良布还卖12一米,你现在对半砍,还不凶?”

   “听过奇货可居这成语不?当供不应求的时候,那货物自然水涨船高,但是当求大于供的时候,那自然一落千丈,这就是市场定律,所以我说你不是做生意的人。”

   “再提高一点吧。”

   “一分都提高不了,实话和你说,我们供销社下一步要和黄龙运输队签订货物买卖协议,到时候,整个县城的布料市场会和大城市一样,不会再有那么巨大的差价存在了。你要卖就趁着现在卖,等过几天,6快我都不要了。”陈主任决绝道。

   郭新年心里那个火呀,好不容易将布料运回来,想不到被人捷足先登,现在处于被动的情况。

   “我考虑一下。”郭新年出了供销社。

   那时候县城还没有个体布料商,人们买布料都要去供销社下面的几个布料店。

   郭新年陷入了为难。

   要么低价卖了,要么就去市里,找服装厂,看看能不能将的确良布料兜售出去。

   下午4点,郭新年就在电话黄页上找到市里的几家服装厂电话,打过去询问是否要的确良布,对方说要,但价格只给4块一米,比供销社还少。

   原因很简单,城市的道路交通更加发达,市场更加完善,而且服装厂都是有自己的供货渠道的。

   的确良布放在仓库每天要收20块钱的保管费。

   如果现在再去找陈主任,说不定他还会砍价,这只老狐狸。

   蹲在电话亭边,郭新年焦虑的抽着烟。

   “蓝袖章来了,大伙儿快跑……”一个大娘在街口突然来了那么一嗓子。

   只见道路两边的小商贩炸了,立马收摊跑路……

   所谓的蓝袖章就是城管,此时还叫市容监察。

   只见两辆“三轮子”快速的行驶到了道路中间位置,几个没来得及逃跑的小贩被抓住了。

   “你们这些害虫,街道市容市貌就是被你们搞乱的,东西全部没收,再罚款2元。”蓝袖章拉着一位买桃子的大爷,骂骂咧咧。

   “就饶过我这次吧,我绝对不来了。”大爷哀求。

   另外一个稍胖的蓝袖章已经把箩筐连带桃子扔到了车里。

   大爷看着自己的桃子被罚没,心疼的哭了起来,一个劲的哀求,但蓝袖章无动于衷,手上拿着罚款票,非要罚大爷2元。

   “领导,我卖一天桃子也卖不了2元呀,我浑身上下就几毛钱。”

   “那就跟我们回所里。”说着蓝袖章就拉扯着大爷,要带走。

   大爷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都跪下了,但还是被蓝袖章拖着走。

   “住手!”郭新年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你是什么人?”蓝袖章睨眼不友善的问。

   “路过的人。”

   “不要妨碍我们公务,不然连你一块儿抓。”

   “不就是2元吗,至于这样拖着人走吗?没见他年纪那么大了?你家就没有老人吗?良心去哪里了?”郭新年一边呵斥,一边掏出2元票子,“给你。”

   蓝袖章出行,都是有罚款指标和任务的,收了罚款,也就放开了大爷。

   大爷悲怆的看着三轮子车里的箩筐。

   “别看了,要不回来的,走!”郭新年搀扶着大爷走过了一条街,之后在桥墩子上坐了下来。

   “小伙谢谢你,那钱,我一定会还你的。”大爷很淳朴。

   “不就2块钱嘛,别放心里,大爷,你住哪里,我叫辆车送你回家。”

   “我住的地方可远哩,在桐县。”

   “桐县?距离肖县有100里地呢。”

   “算下来,可不止100里地,山路弯弯绕绕的,得有120里地呢。”

   “大爷,你怎么到那么远的地方来卖桃子,在桐县不可以卖吗?”

   “桐县下面的几个镇都是产桃的,在桐县桃子5分钱一斤,在肖县可以卖到1毛钱一斤。我才刚到,卖了没几斤,桃子就被没收了……”说着大爷擦了一把眼泪。

   郭新年掏出5块钱放到大爷手心上,“大爷别哭了,拿着钱,早点回家吧。”

   “不不不,我怎么能还要你的钱哩。”

   “就当我学雷锋做好事,你收下。我看今晚你就在这住一晚上,明天一早再出发,走,我带你咥面去。”郭新年不由分说拉着大爷去吃面。

   下了桥,就有一家面馆,点了鳝鱼面和几个小菜,外加一壶黄酒。

   吃饭中,二人互道姓名,大爷叫李大毛,桐县后街村村民。

   酒过三巡后。

   “郭老板一看就是做生意的人,豪气。”李大毛恭维道。

   “哎,做个啥子呦,这次从光州运了一批的确良……”郭新年酒后话匣子就打开了,把的确良布料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后,李大毛双眸发出熠熠的光芒:“你手上当真有那么多的确良的布料?”

   “当然了,这还有假。”

   “我们桐县正缺的确良布料呢。我外甥就在桐县布料供销社上班,前几天来我家里,还说起这件事。”

   桐县四面环山,整个县城错落有致的挨着大山建造,县下面的几个乡镇也是一样的情况。

   浙省几十个县,就属桐县的道路最崎岖,进入桐县只有一条环山泥泞小道,时不时就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什么的灾害。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会有“想发财先修路”的口号的原因所在。

   郭新年激动万分,一拍脑门,说道:“啊呀,我真是糊涂,只想着本县,忘记桐县了。”

   但激动后,又怅然若失的颓废下去了……

   “怎么了?”李大毛好奇道。

   “桐县山路弯弯,货车根本进不去。”郭新年哀叹道。

   “货车进不去,但是牛车、驴车可以呀。”

   一语点醒梦中人。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