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医娘正文卷第682章奇事,异状
在江南的七年里,何曾见过这般大雪?辛夷打帘子望着漫天飞雪,目光里满是喜色。
傅九衢抱着小狸花,坐在她的对面,闻声嗯一下。
辛夷放下帘子,问他:
傅九衢沉默一下,
辛夷看着他的表情,
要是在现代,让菩提转赤、珠上长字,有的是办法,肯定不会稀奇。但以一个古代人的思维来看,肯定会觉得是异常。
傅九衢的反应太过平静。
辛夷问:
傅九衢道:
辛夷道:
傅九衢摇摇头。
辛夷听他这么说,猛地想到那天去大相国寺的时候,看到的那个人影……
她平常不操心傅九衢的公事,偶尔问起来,傅九衢也不会隐瞒。
辛夷清流的黑眸里流光一动。
傅九衢没有马上回答。那张冷峻的面孔微微绷紧,双眼幽深,好像在思考什么深奥的难题。
傅九衢声音沉重,
这个话题有点超纲了,但又实实在在,将欧阳修对狄青所做那一切的原因,解释得清清楚楚。
当年要是赵匡胤没有担任殿前都点检,手握重兵,也不会黄袍加身、发动,兵不血刃地夺走了后周江山,开创了大宋朝。
赵匡胤不当都点检,不会得位称帝。狄青的位置如出一辙。
辛夷明白他为什么这样为难了。
傅九衢看着她,喉头滚动一下。
对欧阳修来说,傅九衢的答案应该是满意的。
其实辛夷后来看过关于狄青之死的解读。有专家认为,狄青担任枢密使本身就是祸端的开始,欧阳修力谏他除职,正是为了保住他的性命――毕竟匹夫怀壁也有罪,一介武夫在文官集团的虎视眈眈中,拥有兵权不会有好下场,而狄青又是那样刚直仗义的性子,早晚会出事,如果他去了陈州,好好安享晚年,反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历史任人打扮,各有各的说法。
辛夷看他眉头紧蹙,又问。
傅九衢目光暗下,
辛夷:
傅九衢低低一叹。
辛夷琢磨了一下,
傅九衢微微点一下头。
辛夷唔声
:
傅九衢黑眸深深:
辛夷点点头。
傅九衢一声喟叹。
・・
出了东华门,离马行街的药坊很近。
雪下得大,药坊里很安静,零星几个人在药堂上问诊。
郭大夫在忙,安娘子带着几个伙计在规整药物,胡曼这些年没有那么怕人了,一身武艺也有了用处,成日在药坊的各个角落里巡视。
辛夷以前说过,她和傅九衢来的时候,如果在忙,就不用理会他们。
所以,一路走过去,只听到招呼声,除了安娘子过来,其他人都各做各的事情,很是淡定。
辛夷问她:
安娘子笑道:
两个人一个疯一个傻,能玩到一处?
辛夷在病房里看了看寂无,就去范典狱的病房。
还没有进去,就听到周道子的大笑声。
辛夷和傅九衢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周道子不像范典狱那么疯,但是小孩儿心性,常常做些出格的事。
她加快了脚步。
药房里,药童在不停地相劝,而那个范典狱居然听话地趴在地上,爬来爬去,嘴里不停地叫着。
辛夷抚额:
傅九衢看着屋子里两个半大不小的人。
这些年周道子的病,全靠辛夷行针理气,一点一点扳正过来,而范典狱时间还短,就更是糟糕。
她没有告诉傅九衢,头部的病症最是麻烦,有可能周道子一辈子好不起来,永远是这一副老顽童的心性了。
她怕傅九衢难受。
周道子看到门外的两个人,喜滋滋地跑出来,无视面容冷峻的傅九衢,一把拉着辛夷的手。
辛夷笑道:
他指着趴在地上的范典狱。
辛夷看他一眼,
可能是做大夫的本能,周道子对医术上的事情,什么都记得。只是他现在的状况,辛夷不许他给人开方行针,他也听话。
傅九衢看着老头子拉辛夷的手腕,眉头蹙了蹙,没有说话。
辛夷坐下来,让药童拿出针包,就要为范典狱行针,傅九衢不想看,掉头就去寂无房里。
贞儿匆匆忙忙地走过来,看到只有他一人,紧张地请了个安,往他身后瞄了瞄。
傅九衢:
贞儿很是惧怕傅九衢,本来想把事情告诉辛夷的,可是对着这双冷冽的眼睛,又不敢不说,于是结结巴巴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