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农业狂魔

第132章 城镇中心

农业狂魔 好多牛 4350 2024-12-19 17:46

   十里营乡大院,预制混凝土构件厂。

   沿着厂内轨道和平东湖西岸,自南向北,连绵数公里的场地中,数以万计的施工员,正在加班加点的忙碌着。

   有的在运送建材建料。

   有的在操作大型搅拌站。

   有的在捆扎钢筋。

   有的在浇筑沥青混凝土。

   有的在利用切割机修整毛边。

   有的在清理使用后的金属模具。

   也有的在养护混泥土预制件……

   而在场地外围。

   检验合格的无砟轨道模块,堆积如山,却又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厂内轨道两侧,并在底部铺垫了一块块大型钢板。

   稍许。

   一台电动机车推着上百节平板轨道车厢,缓缓驶来。

   另一条轨道上则出现了五辆装有小型龙门吊的工程轨道车。

   等电动机车停稳,五辆工程轨道车启动小型龙门吊,然后在施工员的帮助下,将起重绳索挂在大型钢板上,并吊起一大摞无砟轨道模块,平移到平板车厢内。

   该操作速度极快,仅仅半小时就搞定了上百节车厢。

   紧接着,伴随鸣笛和哨声,列车开始加速。

   然后穿过平东湖塑料大棚区,穿过旧县乡大豆产业区,跨越小清河铁路大桥,再穿过肥市北郊大豆产业区,最终抵达三元农业1号线的终点,天外桥站。

   这时。

   天外桥站的并行轨道上,出现一辆造型怪异的轮式工程车。

   该车长达20米,尾部同样安装小型龙门吊,但中间区域空置,并在车身前端设置了传送带和一个滚筒样式的机械装置。

   施工人员在轮式工程车中操作一番,龙门吊连接平板轨道车中的大型钢板,将一摞无砟轨道模块,平移到轮式工程车中间的空置区域。

   然后轮式工程车沿着轨道缓缓向前,来到1号线末端。

   与此同时,车上的施工人员,借助小型起重机,将一节节无砟轨道模块,平铺在传送带上。

   传送带运转,并借助金属挡板进行规整、测量,然后将无砟轨道模块送入滚筒设备。

   滚筒翻转,令无砟轨道模块沾满特制粘合剂,再将其紧紧贴在1号线末端,然后稳固、找平、测量,合格后,紧接着再贴一节、再贴一节……

   如是再三,轮式工程车不断向前,仅仅一分钟的功夫,便将1号线的轨道基础向前延伸了五十余米。

   而轮式工程车过去之后,轨道两侧的施工员,分别抬起一条经过养护和加工处理的钢轨。

   然后对接1号线轨道,并利专业工具加装对接件、安装高强度螺栓。

   等测量结束,施工员们纷纷拿出提前准备的预制钢构件,将钢轨固定在每一节无砟轨道模块两端预留的锁扣上。

   数百名施工员,分工明确,操作熟练,仅仅三分钟,20米无砟轨道就已经建成,然后开始下一个20米……

   三个小时后。

   高强度作业的施工员们,准时下班,换上养精蓄锐的第二批施工员。

   又是三个小时后。

   第二批施工员下班,换上第三批施工员……

   而另一边。

   向南十五里,同样有着一处大型工地。

   该区域内,渣土车奔流不息,施工机械震耳欲聋,数以万计的施工员穿插其中,或清理场地,或夯实地基,或挖沟垫土,或打孔灌注,或安装电线杆……

   很快,两条轨道路基呈现在眼前,并延伸向平阳县。

   或许要不了太久,轮式工程车便会将无砟轨道模块,铺设到这里。

   …

   泰市,天外桥瞭望塔内。

   老董和市总管轮流抬起炮筒样式的大号望远镜,遥望远方忙碌的施工现场。

   太快了!

   快的令人难以置信。

   但这一切却又在眼皮子底下发生,你不得不信。

   市总管感叹道:“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说余阳在建筑领域的天赋,远超种地,就凭这一手,他哪怕不搞农业,也能混的风生水起。”

   老董犹如听到了别人夸自家的孩子,露出自豪笑容,却又谦虚道,“他年龄还小,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本打算让他找個大学进修一二,但总是被拒绝,唉~~~”

   市总管暗中撇撇嘴,“刚刚余阳打电话?”

   “1号线通车,十里营的物产即将大批量抵达泰市,为了方便转运、存储、销售,他催促我们尽快搬出市大院,启动物流集散中心项目。”

   “市W没什么问题,办公用品、文件档案等等,已经运到天外桥的山坡上。”

   “您那边确实没问题,只是就近换个办公地点,但市大院搬到十里营,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比如干部住哪,干部的家庭如何安置,干部的子女要不要转学,再就是,十里营距离泰市一百多里地,以后干部下基层,燃油、餐补等等,怎么也要提前拟定好,否则军心散漫,如何做好事情。”

   “我刚刚听余阳在电话里说,推土机上火车了?”

   “上了又怎样,难不成他还敢推平市大院?”

   老董浑不在意的摆摆手,“他做事火急火燎的,必须熬熬他的性子,否则以后会吃大亏。”

   话音未落,其透过望远镜,忽然看到1号线天外桥站走出几个熟悉身影。

   似乎是…市三建的爆破组?

   然后便看到爆破组的人,坐进一辆皮卡,穿过两条街,直接开进市大院。

   紧接着。

   一辆辆推土机、破碎锤挖掘机、铁球拆迁车,陆陆续续汇聚到市大院门口。

   市总管居高临下,无需望远镜,就看到了这一幕,“董副总管,你确实要熬一熬他的性子,那你在这慢慢熬,我先回去了。”

   说完,下了瞭望塔,沿着天外桥新修的石板上山路,走向坐落在山坡上的市W塑料大棚。

   老董哪有心情再熬某人性子,拿出手机拨打号码。

   “你做事,越来越不给我面子了!”

   “领导,您看邮件,我给您准备了一座特别符合您气质的办公大厅。”

   老董微微一愣,按捺住不满,爬下瞭望塔,走进天外桥餐厅,并让办公室秘书借用电脑,接收邮件。

   下一刻。

   一座大型复古建筑,浮现在眼前。

   总计三层,房檐飞鸟走兽,房顶青瓦嶙峋,整体气势磅礴。

   并且门口上端悬挂了一牌匾:泰市大院。

   老董瞬间没了脾气。

   不是他喜欢这调调,而是这叫特色。

   毕竟无论东岳景区,还是水泊梁山,全都是古建筑风格。

   如果泰市大院也搞一座……

   “甚好!”

   “今晚搬过来,我给您接风。”

   “小余,不是我不愿搬,而是许多问题要提前解决。”

   “什么问题?”

   “比如到了十里营,干部住宿,干部家庭的安置,干部子女上学问题……”

   “嗐,我以为什么事,这不是有厂内轨道吗,我给市大院整个专车,再安装飞机用的头等舱,然后干部们早上来十里营上班,晚上回泰市休息,这不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吗?并且上下班途中,还可以体察民情。”

   “有道理!”

   老董闻言,毫不犹豫的挂断电话,直奔天外桥站。

   另一边。

   随着拆迁队的入场,农夫们也在市大院建起了民舍。

   而余阳视野中,顿时有了变化。

   [你占领了当全区域的控制中枢。]

   [你获得了一级城镇中心。]

   城镇中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