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长生仙缘:从医术开始加点

第3章 义诊伊始

  回春堂位于县城西侧。

  四周商户林立,不少百姓行走其中。

  在向淑兰将义诊的告示木板置于堂前时,四周百姓自然是被吸引了过来。

  “可有识字之人?我只看的懂明日二字,其他的都看不懂,这回春堂是怎么了?”

  “好叫这位爷知晓,这上面说的,便是回春堂从明日开始义诊,不收问诊费用,免费为百姓看病。”

  “义诊?倒是稀奇之事,这县衙中的医馆,可是有些年头没出过义诊了,这回春堂的主家可是想不开?当真要做这善事?”

  “如此义举,怎能说是想不开呢?便说我那家母,每逢身体不适,便非说那医馆问诊费不菲,偏生不让我带其寻医,如今回春堂既有义诊,终于可以领来问诊一番了。”

  “看来此义诊倒是造福县中百姓之事。”

  “自是如此。”

  ……

  四周众人议论之际,向淑兰却在心中为李还真而高兴。

  既然众人都夸赞义诊是造福百姓的好事,那便是好事!

  而做出这等事的人,自然是天大的好人。

  可在向淑兰为李还真而感到欣喜之际,不少人却生出别样心思。

  “这回春堂既开义诊,不如现在便让大夫为我等看看?”

  “可告示上说的是明日。”

  “别管告示,问问这回春堂的大夫便知道行不行了,我这胳膊可是疼了几月了,好不容易有这免去问诊费用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再者说,问问又无妨。”

  ……

  几人说罢,便一同走入回春堂内。

  而在回春堂中,李还真见几人走入堂中,便放下了手中的木筷,对几人问道:“几位可是来问诊的?”

  几人对视一眼,为首的汉子当即开口问道:“敢问大夫,这回春堂可是明日开始义诊?”

  “正是。”李还真应了一声。

  “既是义诊,可否今日开始?”另一人有些焦急的问道。

  “今日?”李还真看了一眼天色,却见日暮低垂,霞光将散。

  离阳县内有宵禁,一更开始,五更结束。

  如今虽是夜幕将至,但还未至宵禁之时。

  沉思片刻,李还真方才开口说道:“那便今日开始吧,几位可有身体不适?”

  为首的汉子连忙凑到李还真面前,伸出胳膊道:“大夫,我这手臂前些日子便疼到现在……”

  李还真细细听其诉说。

  在描述清楚病情后,李还真又让其伸出手臂仔细查看了一番。

  最终得出结论――肌肉劳损。

  于是乎,李还真便开了几方膏药给对方。

  那人也未多说,付钱拿了膏药贴上,便径直离开了回春堂。

  但这一次李还真却并未获得寿命反馈。

  只是思索片刻,李还真便明白了其中关键。

  这所谓的寿命反馈,必然是要救治生了大病之人才有的。

  如肌肉劳损之类的病症,便可归属于小病小灾之属,自然不会有寿命反馈。

  但明悟原由后,李还真却并不因此而烦恼。

  治病救人是好事。

  小病小灾,便当是赚些药材费用了。

  就在李还真安慰自己之时,向淑兰却凑了过来。

  “李大哥,饭菜可要凉了,不若吃了饭再看?”向淑兰对李还真提醒道,语气有些幽怨。

  “无妨,看完再吃不迟。”李还真说完,便看向眼前几人说道:“还有谁身体不适?”

  “要不李大夫您先吃饭?”一人不好意思道。

  “无事。”李还真坚持道:“看完再吃。”

  说完他便招呼其余登门之人过来看诊,全然将向淑兰晾在了一旁。

  “哼,不晓得好人心。”嘀咕一声后,向淑兰还是上前开始给李还真帮忙。

  ……

  时间一晃便临近宵禁之时。

  李还真在送别了最后一位来看诊的百姓,方才将回春堂的大门关上。

  至于向淑兰?

  早早便被家中母亲接了回去,自是不会留到临近宵禁之时。

  李还真走至一旁的柜台上,将今日收下的钱币一一拿了出来。

  数了一番后,发现今日诊金加上药材费用竟入账足足八两纹银。

  除却那慕家所给的五两诊金,晚上义诊竟卖出了三两银子的药材。

  虽然这药材还需成本,可单说盈利,便足有半数以上。

  这还是李还真未曾多开药方的情况下。

  若是他黑心一点,恐怕还能赚的更多。

  不过赚钱倒并非他的目的所在。

  义诊,主要还是为了获取寿命反馈。

  想到此处,李还真心念一动,迫不及待唤出系统面板。

  随着金光闪动,一道金色面板浮现眼前。

  【李还真】

  【寿元(剩余):52年】

  【技艺:医术(大成)、基础刀法(大成)】

  ……

  “五十二年寿命?如此看来,仅是今日一天,便增长了二十四载寿数?”李还真有些兴奋。

  义诊刚开,若每日能保持这等寿数的增长,岂不是几日便能将医术或基础刀法推演至圆满境?

  李还真看向了医术和基础刀法两项,一时间倒是有些犹豫了起来。

  医术乃是救死扶伤之技艺。

  基础刀法则为保命之法。

  如今李还真寿数至五十二载,倒是可以先行推演其中一项。

  不过只是思考了片刻,李还真便选定了基础刀法进行提升!

  原因无他。

  主要是基础刀法所需的寿数少。

  先提升保命之法,也免得有性命之危。

  至于医术,如今已至大成之境,也算是够用了,暂时先不作推演。

  【是否消耗十八载寿命对基础刀法进行推演?当前可推演至圆满境界!】

  【是/否】

  ……

  十八载寿命,对比推演医术所需的四十载要少上一半。

  所以李还真毫不犹豫便选择了推演!

  随着十八年寿命被抽去,画面斗转。

  “杀!!!”

  不远处,无数士兵如潮水般涌来,喊杀之声如雷贯耳。

  再度身临战场之中,李还真却是下意识抽出长刀杀向敌军。

  ……

  不知过了多久。

  眼前的画面缓缓褪去。

  李还真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缓缓将心中的杀意敛去。

  “刀法圆满。”李还真目光灼热。

  在基础刀法晋至圆满境时。

  李还真的体魄再度获得了强化。

  当然……

  基础刀法核心乃是杀人技。

  强化体质这点好处,倒是显得微不足道。

  只不过如今未有人与李还真交手,李还真也不清楚自己如今的实力强到了何种程度。

  “似乎后院还有些石锁,要不先测测气力?”李还真思索道。

  想到此处,李还真拿起油灯快步走入后院。

  在油灯映照之下,角落几个石锁显现出分明的轮廓。

  这几个石锁上早已长满青苔,看上去闲置了许久。

  便是李还真,若不是要测自身气力,便决计不会动这几个石锁。

  石锁有大有小。

  其中大有百斤,小有十斤。

  李还真伸手,瞬间抓住了百斤石锁的把手。

  “起!”百斤石锁被李还真猛然拔起。

  “嗯?”李还真看着手中的石锁,只觉得有些失神。

  这百斤石锁,未免也太轻了吧?

  当真有百斤?

  莫不是偷工减料了?

  想到此处,李还真却直接将其松开。

  “砰!”

  石锁落在地上,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

  “这石锁应当是有百斤之重。”李还真看着眼前石锁思索道:“看来基础刀法对体魄的强化也不小,竟能让我凭空增长百斤气力,且这百斤石锁似乎并不是极限?”

  不过只是思索片刻,李还真便未再多想。

  增长些许气力,倒是十分寻常。

  若是有机会,倒是可以去县城中的武馆测测气力。

  如今夜已深,也是时候该歇息了。

  想到此处,李还真将石锁放回原位,随后方才走向房内开始休息。

  ……

  入夜。

  慕家府苑中。

  一名老者正在榻前为慕家二小姐号脉。

  “王大夫,小女这病如何了?”

  听见一旁中年男子的问询,这医者只是松开手啧啧称奇道:“内热已退,令爱应当是无碍了。”

  “当真无碍?”老者有些不放心问道。

  “王大夫说无碍便是无碍,怎的?女儿身体不适才能顺你心意?”一旁的慕家主母开口呛声道。

  这老者便是慕家家主慕广志。

  而他在听见自家夫人之言时,却是脸色一变道:“那回春堂大夫不过二十之龄,若是为晚秋看诊出了差错,岂不是悔之晚矣?”

  “哼。”慕家主母冷哼一声,倒是并未再多说。

  便是此时,一旁的王大夫却开口说道:“慕大人,那回春堂大夫开的药方,可否容在下看看?”

  “自无不可。”慕广志对着一旁侍女说道:“把药方拿来给王大夫过目。”

  “是。”侍女答应一声,很快便从一旁寻到了李还真所写的药方。

  王大夫拿起药方细细看去,不由得发出一阵感叹:“此人医术当真高明,单单这药方,便是治疗风寒病症绝好之法,万金不换,万金不换啊!”

  “这……”慕广志顿生疑惑。

  这王大夫可是他从别处花了大价钱请来的神医。

  如今听此人夸赞那回春堂大夫,他却也是有些茫然。

  毕竟据他所知,那回春堂的大夫平日里也就给普通百姓看看病,虽有些许名声,但却远不如眼前这人。

  而大户人家寻医问诊,便讲究一名声。

  若被众人称赞传颂,那医者水准自是令人信服。

  可若是无甚名声,或是有些许薄名,总是令人有几分隐忧。

  就在慕广志心思迭起时,一旁的王大夫却将药方收了起来,目光投向慕广志道:“慕大人,可否告知在下这回春堂所在?在下想前去拜访一番,好向此人讨教病理之学。”

  “今日不早了,不若在府中歇下,明日再让下人引路,送大夫至回春堂如何?”一旁的慕夫人连忙开口道。

  “如此,便有劳夫人了。”王大夫笑了笑。

  “应该的,来人,去拿五两纹银给王大夫,以作诊金。”幕夫人开口道。

  王大夫也不客气,自是将诊金全盘收下。

  随后方才在下人指引下入厢房休息。

  而在此人离开后,慕广志却瞥了一眼自家夫人,刚想说些什么,却见其冷哼一声,自顾自走了。

  见状,慕广志也凭空生出几分怒气,扭头对一旁的侍女斥责道:“今夜给我好好照顾小姐,若是小姐有什么问题,你们统统都讨不着好。”

  “是!”几名侍女唯唯诺诺道。

  见侍女惶恐,慕广志方才心情舒畅些许,迈步离开了此地。

  ……

  一夜无事。

  第二日李还真再次起了个大早。

  洗漱了一番后,李还真方才行至回春堂前。

  还未开门,回春堂前便传来了闲聊之音。

  “三叔公,你怎么也来了?”

  “我也不想来,可昨日我那儿媳却是听说了义诊之事,一大早便催着我来这问诊,说是不要钱的好事可不能错过。”

  “好儿媳啊,这性子,一看就知道是勤俭持家之人!”

  “那可不,我那孩儿可是好福气啊!”

  “不说这些,谁知道回春堂何时开门?”

  “我料想,应当是快了。”

  “不若一起吃个早食再来?”

  ……

  “咯吱!”

  大门被李还真缓缓拉开。

  而映入眼帘的,却是三两成行凑在一起的老者。

  见李还真开门,这群老者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

  “开门了。”

  “哈哈哈哈,这人看起来可真年轻,怕是这医馆内的学徒吧?”

  “瞎了你的眼,这可是李大夫。”

  “啥?这小子是这回春堂的大夫?”

  “正是!”

  “看上去可真年轻啊。”

  ……

  李还真闻言却笑了笑,对众人道:“诸位请入内。”

  “好好好。”众人答应一声,便一同走进回春堂内。

  接下来,李还真便开始为众人看诊。

  在李还真看完一个病人后,一道身影却凑到了李还真面前。

  “李大哥我来帮忙啦。”

  李还真看向来人,只见向淑兰脸庞微微泛红,头顶冒出细汗,显然是快步跑来的。

  见状,李还真开口道:“先坐下歇会。”

  向淑兰闻言,却从怀中掏出一块窝窝头塞给李还真道:“娘亲做的窝窝头,李大哥先吃点。”

  接过温热的窝窝头,李还真却并未拒绝。

  他拿起窝窝头咬了一口,随后才对向淑兰说道:“好吃。”

  “一个会不会少了些?”向淑兰又问道。

  “够了。”

  见李还真这般回应,少女方才松了一口气。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