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小说 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日常2

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笑佳人 3534 2025-02-27 13:07

  日常2永昌三十三年春,二月二十四,太子赵遂在旧居养伤结束,携妻儿搬回东宫。

  翌日早朝,永昌帝为庆贺太子双腿痊愈,下旨大赦天下,免除今年全国百姓的赋税,理由是天降福泽于太子,永昌帝与太子愿意将这份福泽与大齐百姓同享。

  旨意也传遍了宫廷各处。

  消息传来时,姚黄人在中宫,明日就是筠儿的周岁了,周皇后特意把姚黄叫过来给她讲宫里给皇子皇孙庆生的规制,该准备什么自有礼部与宫人操办,但她们做主子的心里得有数。

  难得周皇后愿意给她讲这么细,姚黄当然学得很认真。

  待传话公公禀完永昌帝大赦天下的旨意,周皇后见姚黄愣愣的,便屏退身边伺候的宫人,笑着问:“姚姚是吃惊皇上居然高兴到要大赦天下吗?

  前朝帝王大赦天下频繁到了两三年一次的地步,大齐朝的皇帝们没有延续前朝的做派,开国至今只大赦过十四次,这次更是永昌帝在位三十三年的第一次大赦。

  姚黄摇摇头,道:“父皇恩宠太子如心头肉,儿媳早就领教过了,儿媳惊的是大赦天下,意思是那些关在大牢里的犯人真的都能放出来了?”

  周皇后:“不会,首先有历代帝王们都会遵循的十恶不赦之罪,除了十恶,皇帝还可以自行罗列一些罪名或刑名在大赦之外,以此确保大凶大恶之人都不能逍遥法外、继续为恶。”

  姚黄放了心,随即为今年能免除赋税的贫苦百姓高兴起来。

  周皇后:“皇上这是为太子积赞威望与民心呢,之前太子伤了太久,百姓们都知道大齐立了个残疾的太子,如果皇上不开这次恩典,今日太子痊愈的消息恐怕难以传到偏远地方的百姓耳中,恩典一开,天下百姓无不因太子痊愈而获利,百姓自然都知道大齐的太子康复了,继而感念太子为他们带来的恩典。”

  对于皇家而言,用一次大赦换太子的威仪与民心,非常值了。

  姚黄这才明白永昌帝的深远用意。

  周皇后柔声道:“你还年轻,慢慢学吧。”

  姚黄笑道:“母后也还年轻,儿媳每年都跟着母后学一点,其他时候有父皇母后掌管国事家事,照样耽误不了儿媳与妹妹们玩乐。”

  周皇后忍不住点了点这儿媳妇的鼻尖。

  黄昏太子回了东宫,换过常服后照旧先陪筠儿玩。

  筠儿能学话了,姚黄便没在筠儿面前跟太子聊大赦的事,等夜里只有夫妻俩躺在一个被窝了,姚黄才靠在太子怀里道:“明日筠儿庆周岁,我看进宫赴宴的宾客单子上有庆郡王夫妻,那这次是跟除夕那样父皇特赐他们可参加宫中庆典,还是父皇的大赦天下也包括免了他们的三年禁足之罚?”

  赵遂:“大赦赦的是在囚犯人,父皇让庆郡王闭门思过属于私罚,是否赦免还要看明日之后父皇如何安排。”

  姚黄最想问的其实是福成长公主是否会因为此次赦免恢复皇亲身份。

  赵遂:“不会,长公主被贬为庶民便是抵了她的决堤之罪,如今她是无罪之身,便也不在大赦受益囚犯之列。”

  姚黄没再接话,只在太子的胸口摸了几下。

  赵遂捂住太子妃的手,看着她问:“你想她免罚?

  姚黄直接瞪了他一眼,她是活菩萨吗,居然还盼着一个想要陷害自家夫君、坑害无数百姓的长公主成功脱罪完好无损?

  刚刚得了太子的答复她没笑出来都是她善良了。

  赵遂便在这一瞪中感受到了太子妃的心意。

  他直接压上了太子妃的唇瓣。

  姚黄笑了,抬手抱住自家看起来很好脾气其实对坏姑母也不会心软的太子。

  虽然是东宫小公子的抓周,永昌帝却下旨在乾元殿为小皇孙举办抓周不L0别说永昌帝的孙辈里面筠儿是第个得此恩典的,就是把永昌帝的儿女们加进来,筠儿也是永昌帝子孙中第一个能够在乾元殿抓周的,之前的皇子公主都是在各自母妃的宫殿办抓周礼。

  西华门外,庆郡王扶了郑元贞下车,后面马车那边,乳母已经将三郎放进了雅居坊新送来的一辆推车上。

  庆郡王夫妻俩都知道,雅居坊时不时送来两辆新推车都是奉了太子妃的口谕。

  越是太子妃给的恩典,郑元贞越不想用,可如今势不如人,她必须用起来以示她与庆郡王对东宫的感恩。

  进宫路上,乳母推着三郎走在夫妻俩的旁边。

  三郎上次进宫还是除夕宫宴,有过一次出门的经历,这次三郎张望周围的眼神就少了几分认生,多了好奇。

  庆郡王看着自家漂漂亮亮的儿子,想到前阵子夫妻俩单独给儿子的抓周礼,心里便涌起一股酸涩。那日父皇、母妃还赐了三郎一份赏,本来庆郡王还挺高兴的,结果打开父皇给三郎赐的名,庆郡王就仿佛又被父皇一脚瑞在了胸口上。

  敛,赵敛。

  人家大哥家的世子叫赵敦,庶出的次子叫赵敬,敬虽然不如敦的寓意好,但也比自家三郎的敛好听啊。

  父皇真是的,踹了他一脚还不够,今日二哥家的筠儿抓周肯定办得风风光光,父皇也绝对会给筠儿赐个好名,这种事让二哥高兴就行了,父皇还非要他进宫强颜欢笑。

  庆郡王敢怨不敢言,到了乾元殿见到父皇,跪拜得比康王都诚心。

  永昌帝照旧将三郎抱到怀里,笑着唤了几声“敛哥儿”。

  小孩子对自己的名字是有反应的,但永昌帝唤“敛哥儿”的时候,三郎眼中只有茫然。

  永昌帝意味深长地看向三儿子、外甥女。

  庆郡王的冷汗都流出来了,哪想到父皇会在这里等着他!

  东宫大喜的日子,永昌帝没朝三儿子发脾气,只捏了捏三郎的小手,笑着道:“才华横溢者当学会收敛锋芒,是为谦逊亲和,才华浅薄者更要学会收敛身份带来的傲慢,才能学他人所长,皇祖父给你取的是个好名字,望你长大后能明白皇祖父对你的期许吧。”

  庆郡王惶恐地带着郑元贞跪了下去:“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好好教导敛哥儿,绝不叫敛哥儿辜负父皇的期望。”

  永昌帝懒得理他,给过多少次机会了,这儿子就是不中用。

  姚黄坐在周皇后这边,听完永昌帝对“敛”字的解释,越发好奇这位中兴之君会给自家筠儿赐什么名。

  抓周的吉时到了,永昌帝亲自将筠儿放在了摆满各种吉庆物件的红绸上。

  姚黄从母亲那里得知她当年抓周抓的是一个漆金的小碗,周围一堆亲戚立即夸她有福气将来必定大富大贵,听起来抓周好像挺灵验的,但是姚黄的哥哥姚麟抓周抓的是一支毛笔所以姚黄并不是很在意筠儿抓到什么,纯粹就办个热闹,反正红绸上随便抓一样都能夸出一堆花来。

  相比她的轻松神色,永昌帝、太子都很郑重,就连并肩站在不远处的康王、庆郡王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筠儿。

  很快,筠儿抓了一把金丝楠木雕刻的小木剑,抓起来扭头找了一圈,瞧见母妃,筠儿晃着小木剑笑了。

  姚黄:“

  周围一众皇亲已经纷纷夸赞起来,譬如筠儿长大了必定武艺绝伦、刚毅果决等等。

  伴随着永昌帝的一声大笑,众人迅速安静了下来。

  这时,永昌帝抱起筠儿,对太子道:“联昨晚才定好给筠儿取名为‘钧",盼着他将来长成栋梁之才、镇国重器,今日筠儿便抓了一把剑,可见这小子小小年纪便与联心意相通,告诉联他担得起朕的厚望呢!”

  老二人如其名,雅如美玉,只是性情过于恭顺,小时候可怜,长大了连做俩金料轮子都不好意思跟父皇开永昌帝就希望筠儿能比老二再多些敢于争锋的锐意,故而取名时用金字替代了清雅的竹字。

  赵遂恭声道谢。

  庆郡王心情复杂地看向唯一能理解他此时心情的表妹,却见郑元贞的视线竟落在太子的腿上。

  庆郡王:“”

  在乾元殿用过午宴,筠儿的抓周礼便正式结束了。

  从乾元殿到东宫并不远,赵遂直接抱着筠儿往回走。

  姚黄跟在旁边逗小家伙:“皇祖父给你赐了名,今后你就叫钧哥儿了,知道了吗?”

  有庆郡王、三郎的例子在前,姚黄一定会让筠儿尽快习惯钧哥儿的新名字。

  筠儿记得没那么快,姚黄就多叫了几次,叫着叫着姚黄忽地笑了出来,对上太子看过来的眼神,姚黄道:“钧哥儿钧哥儿,听起来像不像俊哥儿?”

  赵璲:“”

  姚黄:“父皇这名起得真好,我们钧哥儿有那么俊的父王,以后肯定能长成名符其实的小俊哥儿。”

  长得很俊的太子顿时目视前方了,且微微加快了脚步。

  忙了一上午,钧哥儿困了,由乳母抱去耳房休息。

  太子夫妻直接进了后院内室,赵璲正站在洗漱架前洗手,冷不丁太子妃从后面抱了过来,脸贴着他的背,又笑又甜地唤了声“俊哥儿”。

  太子全身一僵。

  姚黄感受到了,探头一瞧,发现又雅又矜持的太子殿下竟然被她这声大俗的称呼唤红了脸。

  姚黄继续逗他:“没喊错啊,殿下本来就长得极俊。”

  赵遂沉默地将太子妃拉到前面,帮她擦手。

  姚黄就有种欺负了老实人的心虚,小声帮他出主意:“殿下可以喊我的乳名,也俗我一回。”

  现在谁再喊她一声“小花儿”,她也要尴尬到头皮发麻。

  太子殿下听不得“俊哥儿”,也喊不出“小花儿”。

  他报复太子妃唯一的方式,就是让她在床上泣不成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