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开局华山岳不群

第二十八章 没有改变

开局华山岳不群 九悟 3168 2024-12-20 02:54

  少林寺,山门处空无一人。

  由岳不群、郭襄陪着来到山门处的何足道,扬声道:“昆仑山何足道造访少林寺,有一言奉告!”

  他要赶紧办完事,然后找一把剑和岳不群比试。实在是一口恶气憋在胸口,不吐不快。

  他方才如果没有主动撤回,哪有岳不群的追击?他的迅雷剑法才刚刚施展。

  若非在石亭处实在找不到长剑,外加知音(郭襄)劝说,不得不暂时作罢。

  话音既落,就听得少林寺内的十余座巨钟一齐响起,那声音震得满山都是钟声在回荡,声势极大。

  接着,少林寺门大开,分左右走出两行身穿灰袍的僧人,左五十四,右五十四,共计一百零八名罗汉堂弟子。

  再有十八名灰袍披着淡黄袈裟的僧人,年龄显得较长。这达摩堂十八弟子。

  再有七名穿着大块格子僧袍的老僧走出来,年龄都很大,乃是心禅堂七老。

  然后是少林寺天鸣方丈缓步而出,左边是达摩堂首座无相禅师,右首边是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

  西域少林寺的天字辈弟子潘天耕,方,卫三人跟在身后。

  最后是七八十名少林派俗家弟子。

  “嚯~,少林寺这是如临大敌入侵,把明面上的家底都给摆出来了啊!”岳不群心中感叹。

  看来何足道放在罗汉堂的纸笺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

  想也是,在以武来立足的江湖而言,何足道留书于少林寺,要上门领教。

  如果今日让何足道武功占了上风,那少林寺在江湖中的威名就会一坠千丈!

  一个名门大派立足于江湖,若是武功被人压一头,那不单单是被江湖人嘲笑的事,还有相应的利益会剥夺。

  像华山派就在关中拥有各种生意,有自营的,有入股的,还能坐地收钱,以此来供养派中高手。

  少林寺同样是如此。

  名声丢了,核心合作伙伴肯定不受影响,但外围的合作呢?人家该给的钱可能就由三成变成两成。该给一成的可能就找其他门派合作了。

  江湖中的名与利,往往是关联紧密。

  对于一个少林寺而言,被人悄无声息的将挑战纸笺放到罗汉堂的佛像上,此人现在前来,确实算是门派荣辱盛衰的关头!

  不怪老方丈摆出如此大的阵势。

  少林方丈天鸣是一名老僧,双手合十道:“何居士到来,老僧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何足道话说的也很客气,“晚生何足道,三圣狂名,何足道哉。滋扰宝刹,甚是不安。”

  因双方都很客气,少林寺方丈天鸣便邀请何足道进寺奉茶,欲化干戈为玉帛。

  江湖不仅仅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

  背着长剑一袭青衫、人物出众的岳不群也在邀请之列。但因郭襄是女客,不便入寺。

  接下来就是“戏肉”剧情。

  矛盾焦点有三。

  第一矛盾焦点,郭襄作为女客,按照少林寺的标准,是无法入寺的。号称千年以来的规矩。

  当然,这是金系武侠世界的设定。姑且这么认为吧!

  而何足道视郭襄为知音,非要给郭襄挣这个面子。

  老方丈天鸣好说话,答应破例

  但达摩堂的首座无相却是不想答应,要何足道展现武功才行。不然什么阿猫阿狗都来叫少林寺破例,这谁受得了?

  第二个矛盾焦点,何足道既然留书挑战少林寺,那岂能是说不打就不打的?

  站在何足道的立场,既然知音郭襄明说和无色禅师是朋友,不予令朋友为难,那就不挑战呗。

  他本意也不过是来顺手和西域少林寺的三人了解恩怨。

  但是,站在少林寺无相的立场:何足道先把纸笺留在罗汉堂的佛像上,少林寺的脸让你打了,这会好人又让你做了。

  我们少林寺成什么了?

  这里就看出思维区别来,老方丈天鸣还是“以和为贵”,最多就是损点面子,只要何足道成为少林寺的朋友,他留书这件事就可以揭过。

  但达摩堂的无相,那是梗着头要出口气!

  明知打不过,但少林寺的态度要摆出来。不能给人欺负到头上,还无动于衷!

  得有骨气。

  所以一个是主持方丈,一个只是达摩堂的首座。

  第三个矛盾焦点,何足道用尖锐的石头在石板上划出纵横十九道的棋盘,展示出深厚的内功。

  老方丈天鸣亲口说:“何居士划石为局,如此神功,老衲生平未见,敝寺僧众甘拜下风。”

  但偏偏何足道痴气发作,非要下棋。结果觉远以为他在展示内功,当即拖着铁桶,以九阳神功的内力将棋盘毁掉。

  那何足道能服气?

  棋下不成,就要比试剑术。

  引出接下来的张君宝顾念师父觉远的安危,出手救援,一掌打在何足道的肩膀上,打得何足道斜退三步,令其大怒。

  这个矛盾本可以避免,但何足道非要装逼,为之奈何?

  什么痴气发作,不就是没拿别人的想法当回事以自我为中心吗?像觉远这样不惯着他的痴气,何足道可不就翻车了吗?

  …

  …

  这三个矛盾,一环扣一环,设计的很巧妙。但以岳不群看来,都他妈的扯淡。

  何足道就上门来传个信,搞出一堆事情来,是谁之过?

  这小子就是喜欢装逼啊。

  少林寺所谓的名门正派,千年宝刹,结果方丈连底下的人都管不住,扯什么淡呢?

  他的华山派绝无可能出现这种破事。他请客入内奉茶,下面的人闹事要打架?

  还踏马的讲不讲组织纪律?

  简而言之,这就是个昆仑三圣何足道在少林寺装逼失败的故事。

  何足道要是简简单单传个口信,屁事没有。哪会因为没打赢张君宝,被迫遵守立誓,今生绝不再履足中原?

  少林寺真要是光岸伟正,人家就留了封挑战书信,真的就化解不开吗?

  岳不群看到的是,在这金系的武侠世界中,江湖人士行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武功越高、门派越强,越喜欢如此。

  这和他前世里有很大的区别。他需要留意这一点,转变自己的心态和认知呐。

  且说何足道留下“经书是在油中”的言语,施展身法,下了少室山,返回昆仑,和岳不群的比武之约也懒得管。

  实在是心灰意冷,居然打不过少林寺一个打杂的小厮。

  张君宝这边因是偷学武功,被心禅堂的老僧逼问,准备拿下,按照触犯门规处理。

  觉远知道徒儿张君宝若被拿下,就算侥幸不死,也必成废人。当即转过圈,两只大铁桶舞开,逼得众僧人不能上前。

  一只铁桶兜起张君宝,另一只铁桶要兜起郭襄就准备逃跑时,岳不群轻轻的叹口气,脚尖一点,金雁凌空,将郭襄背在他背上,喝道:“走!”

  他做的布置全然无效,没有改变剧情啊!

  张君宝得到了他的叮嘱,但见师父觉远有生命危险时,还是忍不住救援,显露出武功。

  而他教给张君宝的金雁功,在如此情形下,张君宝也不敢施展运用,怕初学乍练逃脱不了啊,任由师父把他挑在水桶里。

  他能做的只是能是背起郭襄,让觉远这大和尚少点负担,也不知道是否能救得此人?

  一众少林僧人追在两人的身后,呼喊着要拿下他们。

  而被岳不群背着的郭襄,感受着他宽厚的背,听着耳边呼啸的风声,还是懵逼的状态。

  我似乎、大概、好像不用逃跑的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