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我转投曹操后,江东鼠辈全吓哭了

第17章 带投大哥慌了,我侄子这么出息了?

  出了大营后,鲁肃直奔江岸边渡口。

  负手而立,眺望对岸曹营方向。

  此刻的大都督周瑜还沉浸在惨败的伤痛中。

  但鲁肃很清醒。

  聚铁山设伏并不是难事。

  难就难在,如何料定江东军一定会偷袭聚铁山?

  这个人一定对江东军了如指掌,甚至对周瑜了如指掌。

  唯有如此,才会向曹操献出聚铁山设伏之策。

  鲁肃的脑海里隐隐出现那个少年的背影。

  有些朦胧,有些模糊……

  “子敬要去江东为吴侯送捷报吗?”

  诸葛亮的声音从鲁肃身后传来。

  鲁肃缓缓转过身来,静静的望着诸葛亮,却一言不发。

  本想道喜的诸葛亮,迅速捕捉到了对方的情绪变化,笑容逐渐从脸上淡去。

  鲁肃摇摇头:“聚铁山一战,惨败!”

  “惨败?”诸葛亮大惊:“这……这怎么可能?”

  “五千精锐尽失!”鲁肃摇摇头,面上满是悲伤之色。

  诸葛亮忍不住摇头:“若能剿灭五千精锐,曹操至少出动十万兵马!”

  “孔明说对了!”鲁肃点点头,再次扭身望向了曹营的方向。

  诸葛亮恍然大悟:“曹操不是临时调兵,而是早就在聚铁山设伏!”

  “是!”鲁肃淡淡点头。

  “这怎么可能?”诸葛亮摇头:“自入新野后,我与曹军多有交手,曹营绝不会有这样的奇谋者!”

  “是啊!”鲁肃点头:“我也正为此忧虑!”

  “怪事,怪事了啊!”诸葛亮连连摇头。

  鲁肃问道:“若是孔明领军前往聚铁山,能否识破此谋?”

  “哎!”诸葛亮一声轻叹,没有作答。

  他料到江东军不会如此轻易取胜,却没料到江东军如此惨败。

  一艘小船靠岸到了江边。

  鲁肃向诸葛亮拱手示意,随即登船离去。

  次日清晨,鲁肃便入了柴桑城。

  直奔吴侯府见孙权。

  献上了周瑜书信。

  周瑜将聚铁山惨败之责全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并请求辞去大都督一职,交由副都督程普接任。

  看过书信后,孙权顺手扔到了一旁。

  “胜败乃兵家常事,本侯又岂会因一战之失而临阵换将?”

  鲁肃摇头:“主公,此战折损了整整五千精锐!”

  五千精锐,放在曹营不值一提,哪怕是五万精锐,曹操都不会皱眉头。

  但是对于江东而言,这五千精锐可抵五万兵马。

  一战折损了五万兵马,周瑜自然无法推脱罪责。

  孙权问鲁肃:“公瑾是怕德谋攻讦吗?”

  鲁肃低头沉默。

  德谋就是程普,现任江东水军副都督。

  但副都督程普至今还在家中托病不出。

  究其原因,还是不服周瑜。

  程普是江东的三朝元老,在江东老将中颇有威望。

  最早跟随孙坚起兵。

  孙坚死后,辅佐孙策。

  孙策死后,又辅佐孙权。

  江东将领中,没有人比程普资历更老。

  孙策在时,程普和周瑜平起平坐。

  如今,孙权掌权,却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

  不服气程普便托病不出。

  现在打了败仗,周瑜理亏,自然要主动让贤。

  孙权的目光望向了张昭:“师父以为如何?”

  张昭拱手,低声道:“主公,老臣以为大都督多心了,程老将军是识大体之人,待大病初愈,定会到军中述职!”

  “嗯!”孙权点点头,又对鲁肃说道:“子敬可安心了?”

  “主公英明!”鲁肃拱手示意。

  孙权来到桌案前,拿起了三韬六略翻看。

  “吾自幼博览群书,兵法亦有所涉略,于聚铁山设伏不难,可何人又能对我江东军这般了如指掌?”

  鲁肃摇头:“吾与孔明,皆有此困惑!”

  张昭闻言,悄悄的后退了两步。

  一股寒意由后背缓缓升起。

  没错,张昭脑海里浮现出了好侄子张青的面容。

  江东文武只知张青是张氏麒麟,却少有人知道张青真正的能力。

  多年前,张昭看出侄子是腹有谋略,是不可多得的儒将之才。

  纵然不为将,也必是军中奇谋之士。

  张青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从未错过。

  但张昭也清楚,张氏是站在江东士族一派的。

  而江东的军权都在淮泗派手中。

  张氏若是出了一员谋将,必然得到江东士族拥护,但同样会得到淮泗派排挤。

  轻则入狱获罪,重则身首异处。

  出于对侄子的爱,张昭一直按着张青,不让他出头。

  甚至,用美色缠住了他,让他安心教孙家小妹读书。

  张昭的本意是,等张青到了而立之年后再将他举荐给吴侯。

  那时的张青,足够深沉稳重,必然会成为鲁子敬那般大才。

  可人算不如天算。

  一系列的变故之下,张青被迫离开了江东。

  此一去,便是蛟龙入海,再无束缚。

  以侄子张青之才,加上他对周瑜的了解,足以设下聚铁山伏击之谋。

  “师父,孟义到了江东后,可有回信啊?”

  张昭赶忙摇头:“离开江东便杳无音讯,那曹营文臣如雨,猛将如云,想必他未能得到曹操重视!”

  “可惜了!”孙权道:“若孟义能得曹操重视,一定会将聚铁山之谋提前告知于我!”

  “那是自然!”张昭赶忙道:“我侄儿对江东忠心无二!”

  孙权点点头,将一封密信交给鲁肃:“这里面是我江东安插在荆州暗桩,子敬且返回前线大营,联系暗桩查清此事,这一仗不能败的如此糊涂!”

  “是,主公!”鲁肃拱手,拿着密信快步离开了书房。

  张昭悄悄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赶忙来到孙权,为他倒茶。

  “有劳师父将这封书信送到程老将军府上!”孙权将周瑜的书信递给张昭。

  “是,主公!”张昭点点头,双手接过书信。

  孙权又问道:“师父觉得,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是否合理啊?”

  “合理,绝对合理!”张昭重重点头:“程老将军屡立战功,但周公瑾智谋无双啊!”

  孙权点点头,继续拿起三韬六略翻看。

  “师父以为,我日后可否成为周公瑾那般统帅全军的大将?”

  张昭立刻说道:“主公为人沉稳,通读古今典籍,日后成就绝不下于父兄!”

  “哈哈!”孙权苦笑:“奈何年幼,不然我定如父兄那般领兵亲征!”

  “来日方长,主公早晚会有机会的!”张昭拱拱手。

  孙权又说道:“师父,你那本《江东概论》何时能完成啊?”

  张昭摇摇头:“这……这本还未著完,便……遗失了!”

  孙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