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我的1999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九龙国际学校

我的1999 东人 4776 2024-12-22 08:20

  第二天,夫妻三人按照各自的习惯起床健身后吃过早饭。

  康师傅,不,康华集团接下来要参与冠生园和光明乳业的并购谈判,以及接下来的整合,事情众多,乔玉会吃完饭就匆匆出门上班了。

  张钧宁这边也要忙着熟悉刚刚分给自己的国武体育,也早早离开了家。

  留下徐良自己陪着四个孩子。

  忙碌之余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可惜这样悠闲的生活只持续了半天。

  “徐总,平安那边有消息了。”李金玲匆匆而来。

  “他们怎么说?”

  “他们答应让汉华成为平安的上市承销商,甚至整个平安集团都可以把自己的金融业务委托给汉华,但他们不想要广发行的股权,而是希望可以跟汉华联合成立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双方各持50%的股权,共同投资国际市场。”

  徐良笑道:“他们到是想得美。区区广发行20%的股权,就想交换一个从我们手里赚大钱的机会?”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您是最优秀的金融投资家,他们都想跟您合作。”李金玲恭维道。

  徐良笑了笑,也没多说。

  沉吟片刻后。

  “拒绝吧,就说汉华旗下所有基金都欢迎他们投资,但我们从不跟外界的金融机构合作。”

  “是。”

  “还有,你帮我约一下华润的宋总。”

  “好的。”

  看了看时间,徐良穿好衣服离开了家门。

  车队离开太平山,穿过海底隧道后来到一个距离鹏城不远,名为九龙坑的地方。

  李金玲:“徐总,我们到了。”

  徐良从车上下来。眼前是依山而建的一片庞大校区。

  门口的位置挂着两个牌子。

  九龙国际学校,九龙福利院。

  在徐良审视的时候,提前得到消息的校长连忙迎了上来。

  “徐生您好,我是九龙国际学校的校长周平。”

  徐良审视着这位周校长。

  身材微胖,头发花白,个子中等。

  上身穿着蓝白色的条纹衬衫,下身是黑色西裤,一双还算干净的皮鞋。

  国字脸,鼻大唇厚,双目略小,带着一双黑框眼镜,看上去有几分憨厚。

  但能当上校长,显然不是个简单人物。

  “周校长,能带我进去看看吗?”

  “当然,当然,您请。”

  周平殷勤的在前面带路,学校管理层和保镖们跟在后面。

  其实学校没什么好看的,多层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图书馆、游泳馆、体育馆等等。

  从设施上看,这里远远超过了普通学校的标准,就是很多贵族学校,也未必有这里的设施全面。

  “周校长,现在这里有多少孩子?”

  “福利院那边收养的儿童有517人,幼儿园部有388人,小学部有272人,目前初中部和高中部都还没有建立。”周平连忙道。

  整个九龙国际学校和福利院,是徐良把香江证券交易所的股份捐出来,成立香江徐氏管理的慈善基金后才开始建设。

  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四年时间。

  四年下来,香江徐氏慈善基金会,把从香江证券交易所公司得到的分红,一半拿来投资,继续扩大基金会的资产。

  一半拿来建设这座九龙国际学校。

  先是福利院,再是幼儿园,然后是小学。

  徐氏旗下所有企业,包括员工都会把那些被遗弃的华人婴幼儿送到这里抚养。

  智商正常的就一路幼儿园、小学这样培养上去。

  智商不正常的就一直留在福利院。

  这座兼具慈善与教育的学校是徐良打造的,留给徐氏的人才培养基地。

  从这里走出来的孩子学习不好的进入徐氏旗下的工厂,或者进入安保单位,学习好的会进入顶尖大学培养,成为徐氏旗下各大企业的骨干。

  他们会比外面招聘的人更忠心。

  放在古代就是家生子一类的忠仆。

  被郎朗读书声吸引的徐良走到一间教室外面,从后门看到里面的老师正在教数学。

  学生手里的课本和黑板上的字迹都是简体汉字。

  心下微微点头后,转过身。

  “别打扰学生上课,往回走。”

  离开教学楼后。

  “周校长,把你们的课本拿过来我看看。”

  周平连忙点头后,招过一个老师。

  时间不长,把徐良要的课本拿了过来。

  简单翻了翻。

  不同于香江本地的初高中,课本都是简体汉字,内容也更符合华夏初高中教育的内容。

  不过不同于华夏初高中。

  九龙国际学校从一开始就是双语教学。

  “我听说香江教育界一直对我们的教学内容颇有微词。”徐良道。

  “是。他们觉得我们既然是香江学校,就应该跟香江教育接轨,不能因为我们是私立学校就例外。”

  看了大老板一眼后,周平压低声音。

  “还有很多人说我们是内地派过来的,为的就是潜移默化的污染香江教育界的风气。”

  他是内地人,虽说来香江有几年了,但内里还是更偏向内地。

  这也是徐良选他当校长的原因。

  “不用管这些杂乱的声音,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走就行。”

  “是。”

  九龙国际学校的学生又不用参加中考,到考大学的时候,直接考就行。

  以徐良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只要成绩不差,哪个大学也不会拒绝。

  “等将来学校的人多了,直接成立一所大学。”徐良心道。

  他不差钱,差的是人才。

  尤其是忠心又有能力的人才。

  徐良又把所有老师的资料拿过来看了一遍。

  将来他所有的孩子都会在这里接受培养,兄弟姐妹之间需要相互熟悉。

  更重要的是,他绝不希望将来自己像马斯克那样,成为一个跨性别物种的爹。

  教育至关重要,是根本。

  所以每次来香江徐良都会亲自过来看一眼。

  他不在的时候,乔玉会或者张钧宁每个星期都会来一次。

  甚至姜晓阳来香江也会过来看看。

  这是徐氏的根基。

  离开学校后。

  “徐总,回家吗?”李金玲问道。

  “不。去一下比亚蒂总部。”

  自从投资比亚蒂后,他还从来没来过。

  当徐良的车队出现在比亚蒂总部的时候,提前得到消息的王传符已经急匆匆带着公司高管来到了门前迎接。

  徐良从车上下来,看着急匆匆拉起来的横幅上。

  欢迎徐良先生来比亚蒂集团视察。

  ‘徐良’两字写在两张四四方方的红纸上,跟条幅的材料格格不入。

  徐良相信,如果把这两张纸揭下来,下面一定是另外的‘高人’。

  他也不在乎这些细节,看着迎上来的王传符,笑着伸出右手。

  “老王,又见面了。”

  独特的称呼,让王传符愣了一下后,连忙握住他的手。

  “徐先生,欢迎来比亚蒂视察。”

  知道他不是能言善辩的人,徐良笑道。

  “我可不是来视察的,单纯就是过来看看,顺便也跟大家认识认识。”

  “我来介绍。”

  “好啊。”

  王传符一一把公司的高层介绍给徐良认识后,带着他走进办公楼。

  拦住他,徐良道。

  “能带我去你们的工厂看看吗?”

  王传符点了点头,带着徐良来到办公楼后面的厂区。

  汽车的装配厂非常大,从头到尾接近一公里。

  前面是零件进去,后面就是整车出厂。

  在王传符的带领下走进标着1号的成产车间。

  王传符:“徐总,这里的噪音有点大。”

  “没关系。”

  徐良沿着汽车生产线往里走。

  工人在紧张的忙碌,他们仿佛一个个职能明确的工蜂,尽职尽责的处理着属于自己的工序。

  在这里没办法摸鱼。

  因为生产线会把一个个件送过来,让你根本停不下来。

  徐良拿起一个火花塞。

  上面有火炬集团的标识。

  “现在我们的火花塞、车镜车灯、刹车系统、车载空调、活塞销都来自火炬集团。”王传符道。

  徐良点了点头,现在火炬的汽配业务集中在这七类产品上,同时也投入了很多研发资源。

  一年多的时间下来,不管是质量还是品类,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目前在国内已经是顶尖。

  但车载空调这种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还是跟国外有一定差距。

  顺着生产线继续向后走。

  可以看到原本简陋的车架在安装各种配件后,渐渐变成一辆辆崭新的比亚迪F3新车。

  徐良来了兴趣。

  出来后找了一辆试驾。

  “还真像是网上说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徐良笑道。

  比亚蒂F3优点就是性价比高,省油。

  缺点自然是品控较差,异响、漏油、大灯进水、油表不准、水温不正常等小毛病很多;车漆薄、缝隙大转速表不准确,等整体装配工艺较差等等。

  但所有的缺点在性价比和省油面前都可以克服。

  “让您见笑了。”

  “不,恰恰相反,我很庆幸。

  比亚蒂F3上市后,半年销量辆,2006年半年内销量增幅达到614.2%,在各汽车品牌中位列第1。

  这些都表明你们做出了一款优秀的汽车。

  如果我不是在F3上市前投资比亚蒂,恐怕要多花几倍的钱才能拿到现在的股份。”

  他投资比亚蒂的时候,正是比亚蒂因为造车被各大投资机构和股民抛弃,股价低迷的时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