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我的1999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产业集群

我的1999 东人 7591 2024-12-22 08:20

  今天来到现场的所有高管代表,所在的企业不是被红岩及徐良控制的其他公司全资收购,就是被牢牢控股。

  大老板召集他们过来,直接宣读决定,摆明不是与他们讨价还价的,只能百分百服从。

  大部分人对于合并,是持支持态度的。

  比如几位家电企业高管,他们大多数拥护徐良的决定。

  无它。

  价格战打的太凶了。

  家电行业的老对手,又一个比一个强大!

  这种情况下,小公司是没有未来的,注定要被步步蚕食,哪有背靠一棵大树来的强。

  像小天鹅,才刚刚走出破产阴影,留任高管最期望的就是迎来一位有实力的老板,帮助公司重回巅峰。

  在他们心目中,徐大佬无疑是一个合适的不能再合适的老板人选。

  对于董明株担任总裁,几位家电企业高管也没有感到不服气。

  全国的家电企业,海尔、格力、美的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梯队。

  实力就是说服力。

  李泽湘面带微笑,自己莫名其妙的就升官了。

  大疆一家小公司居然还组成了一个事业群,名头还很唬人,“航空航天”,高端大气上档次!

  王韬则持无所谓的态度,只要不影响他研发无人机就行。

  昆仑科技的众高管均面带笑意。

  在他们看来,不管是物联网也好,电子商务也罢,手机公司或者说消费电子事业群都是核心。

  如果要给集团五个事业群排个名的话,他们觉得消费电子事业群肯定排第一。

  尽管眼下智能家电事业群拥有4家上市公司,但论科技含量和未来的潜力,还得属他们消费电子事业群。

  最重要的是昆仑科技和集团是同一个名字,外界一看就知道是嫡系,是头牌。

  徐良道:“集团规划目前只是草拟阶段,接下来会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进行整合。

  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提出来,大家畅所欲言。”

  “完全没意见,我非常认可徐总的观点,手指要握成拳头,这样打出去才有力量。”

  创维的ceo张学兵扫了扫四周,慷慨激昂道:

  “就拿我们家电行业来说,造白电的想进军黑电,搞黑电的想切入白电,甚至有些友商还造起了手机。

  这些表现,并不能全部称之为无序扩张,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升企业实力,为了生存。

  通过开拓新业务来反哺增长陷入瓶颈的主营业务,多条腿走路。

  商业竞争很残酷,实力强大的公司拥有更多资金,可以招揽更优秀的人才,拿出更充足的广告预算……

  退一万步说,如果再碰上当年彩电降价大战那种情况,创维可以比长虹更狠,到时候该痛骂的人就是长虹了。”

  徐良赞赏的看了张红兵一眼,觉悟挺高的嘛!

  “老张说的,其实也是我想对大家说的。”

  徐良环视众人,“合并成一个集团,各子公司在面对恶劣竞争环境的时候,不会再孤立无援。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只要团结在一起。

  不要说国内同行,就是国外处于领先地位的厂商,要和我们搞对抗,都得掂量掂量。

  因为他们对抗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横跨多领域的工业巨无霸。”

  众人皆点头,就是做成华夏的三星,华夏的西门子嘛!

  国外厂商其实已经做出了表率,他们只需要摸着别人过河就行了。

  “徐总,我其实最关心的还是半导体和物联网公司,那个可以卖创维电视的‘昆仑优品’也不错。”张红兵笑道。

  “半导体公司会为创维提供电视芯片,物联网将创维电视变成智能电视,手机可以操控的那种,大幅提升科技含量,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昆仑优品,则负责把创维电视卖出去。”

  徐良继续道。

  “这番话也是说给各位听的,六大事业群之间除了互相提升资本实力外,还可以进行合作,包括科技研发、供应链、市场销售等等。”

  众人再次点头,唯独曾淑峮皱起了眉头。

  到现在他还满肚子疑问。

  自己好歹是火炬集团的人,稀里糊涂就因为一场线上会意变成了昆仑工业的‘崽’?

  就算你徐良全资持有火炬的股权,也好歹打个招呼吗。

  弄得俺这心里怪不踏实的。

  虽然这么想,但他代入角色的速度忒快。

  “徐总,我有个问题,我们昆仑能源会向各消费电子厂商提供电池,其中还包括昆仑手机的竞争对手,这算不算资敌?

  还有,一些和昆仑手机存在竞争的消费电子厂商可能会顾及昆仑能源身上的标签,从而拒绝与我们合作。

  比如,我们现在就为智慧果的ipod提供电池产品。”

  昆仑能源公司的前身是火炬能源,而火炬能源的前身是atl,是一家为消费电子公司提供电池的企业。

  后来合并了南孚的锂电池业务,开始为汽车提供锂电池。

  又在大老板的支持下,研发三电系统。

  但主营的消费类锂电池业务不仅没丢,还在徐良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大了。

  毕竟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不能总指望总公司支持。

  徐良:“凡事有一利就会有一弊,我们横跨领域太多了,自然会存在某家厂商与我们一个子公司合作,一个子公司竞争的情况。”

  “但是,这不是我们一家独有的情况。

  大公司如三星,昆仑手机需要采购他们设计和制造的处理器、储存,同时也要和三星手机进行市场竞争。

  公司大了就是这样,不可能存在完全的井水不犯河水。

  这是一种商业新关系——竞合。

  竞争中也伴随着合作。”

  在场高管均一副若有所悟的样子,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曾淑峮先是点了点头。

  “我认可徐总您提出的竞合观点。

  但以智慧果为例,他们和昆仑手机关系那么恶劣,在有供应链替代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踢我们出局。”

  “智慧果和我们关系的确是水火不容的那种,迁怒你们的可能性很大。

  但抛开这个极端案例,全球大大小小的手机公司估计有几百家,市场很大,没有谁能一口独吞。

  只要昆仑能源能提供性能更可靠、成本更低的电池产品,我想各家消费电子厂商没道理拒绝你们,毕竟资本逐利是天性。

  如果谁弃用昆仑能源,转而选择成本更高,性能还不可靠,或者说电池还特么炸了的产品,我想董事会一定会把这种ceo吊死在绞刑架上。

  哪怕电池不爆炸,性能可靠,但是多花了钱,资本家最终也是不满意的。”

  徐良笑眯眯看着曾淑峮,“明白了吗?”

  “懂了。”

  曾淑峮重重点头,“产品成本、性能才是核心竞争力。

  即使大家所属阵营不一样,最多也是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对手选择别的电池厂商。”

  “没错!”

  徐良看向其他高管,道:“我也承认,组成一家大集团,会给部分b端市场销售为主的子公司带来一些影响。

  但同样的,其他兄弟公司可以为tob公司带来一部分订单。

  比如昆仑手机,乃至将来的平板电脑、汽车公司,都可以把电池订单交给昆仑能源。

  除此外,在关键时刻,比如研发攻坚、产能提升的时候。

  集团可以作为利润调节器,从其他兄弟企业那里调配一部分利润支持需要帮助的子公司。

  世间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想要获得,必然需要付出。”

  “当然,在这件事上,昆仑能源确实是吃亏了。

  所以集团会给你们一笔不低于20亿华夏币的资金用于昆仑新能源的业务和研发工作。”

  此言一出,其他人脸上纷纷露出了羡慕。

  徐良继续道:“借着昆仑能源的例子,我也提醒大家,竞争始终避不开的。”

  闻言,列席的高管下意识的盘算起来,回想客户名单中有没有昆仑工业其他子公司的竞争对手。

  这一想,那竞争对手可就多了。

  创维的液晶显示器供应商是lg,这家韩国财团也有手机和家电品牌。

  冰洗空三大白色家电的芯片供应商名单中就有三星,而三星电子旗下有图像显示器、it解决方案、生活家电、无线、网络、半导体、lcd等八个事业部。

  而三星电子还仅仅只是三星财团旗下的一个业务板块,除此外还有金融、机械、化学、贸易等多个板块。

  昆仑工业目前的框架,顶多与三星电子相当。

  众人一想,还真就是徐总说的那样,昆仑工业一边与三星、lg合作,一边又要和他们竞争。

  见徐良如此的从谏如流,其他先前还有些放不开的高管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不断提问。

  徐良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他今天召开这场大会的目的,除了组建昆仑工业外,也有广开言路,探索各子公司、事业群业务融合,制定下一步发展计划的考量。

  聊着聊着,话题又绕到了半导体事业群身上去了。

  徐良:“集团旗下所有电子终端产品,统统离不开半导体,这个领域一直被日韩欧美厂商把控,很多甚至还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所以,半导体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出成绩,起码能供应我们自身所需。

  不然的话,我们盖的大楼再高,根基都不稳,风一刮就倒。”

  众高管重重点头,没有人对此表示异议,“缺芯少屏”在这年头已经是社会热议的话题了,饱受技术卡脖子之痛。

  海尔、海信、美的、tcl等家电企业几年前就在芯片领域扑腾过,只不过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

  没有国产化的部件,进口就要被宰,而且完全没有议价权,买东西还憋屈的跟孙子一样,那种感觉太屈辱了。

  在场高管几乎都接触过日韩欧美芯片供应商,回忆起老外鼻孔朝天,一副你爱要不要的表情,他们就气的牙痒痒的。

  作为顾客,甚至还不敢大声嚷嚷,因为嚷嚷就给你提价!

  你要找别的厂商?

  可以!

  大家伙都是组建了联盟的,专宰华夏人,不怕你们华夏人反复比价。

  “显示屏呢?

  徐总,咱们是不是该进军这个领域?”

  张学兵继续道:“手机、电视,汽车中控屏幕,集团对显示屏的需求量将会很大。

  拿创维来说,我们一台电视机一大半成本都落在液晶面板上,最高峰的时候,曾占到了一台电视85%-90%成本。

  这个领域,一直被日韩和湾湾厂商把控着,定价很不合理,但我们却无可奈何。

  显示屏目前是我国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铁矿石的第四大进口产品。

  这就是没掌握核心技术的痛苦,任人宰割。”

  徐良笑道:“你是提醒我把京东方也合并进昆仑工业吧?”

  张学兵表情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前几年,创维和tcl、长虹、康佳打算拉上京东方,一起搞个‘聚龙联盟’。

  本来打算几家合力建一条6代线,打破外资的技术垄断,但后面有人说落后了,不如建一条7.5代线。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夏普找上门来。

  说愿意和我们四家彩电公司合作,各自建一条7.5代线。

  这诱惑多大啊!

  四家公司就同意了。

  只剩下被卖的京东方在风中凌乱。

  再后来,才发现搅了局的夏普其实根本没有合作意图,声称的技术转让和协助建厂无一兑现。

  京东方没等来钱,然后你们也没等来技术,大家一拍两散,华夏的面板市场继续被日韩湾湾厂家把持。

  小鬼子这招分化瓦解忒毒了,搞得他现在都没脸再去见黄东升,因为大家的信任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后来听说京东方搭上了徐大老板。

  06年直接砸了一百亿美元,在全国圈地建厂。

  今年又在无锡砸下40亿美元建设一条8代线。

  眼看马上起飞,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级别的面板工厂。

  把京东方拉进来,创维就能低价拿货,瞬间获得成本优势。

  完全可以凭借价格战把tcl、长虹它们打趴下。

  “京东方不适合并入昆仑工业,起码现在不合适。”徐良道。

  京东方和中芯国际都是吞金大户。

  一年两百亿美元往里砸。

  起码要砸进去上千亿美元才能弥补跟全球巨头之间的差距。

  徐良虽然能掏出这笔钱,但也要把家底耗去大半。

  但如果有了美国的慈善基金去支撑,只需要拿出汉华在美国两年的营收,就能够凑齐这上千亿美元的投资。

  这涉及到徐氏集团在全球的战略布局,他肯定不可能告诉外人。

  话锋一变。

  “我听说tcl在和三星谈合作,打算建立一个液晶模组厂,给三星打零工。”

  张学兵点了点头。

  “与三星合作也有有利的一面,可以聚拢一批人才,获得一些经验,以后可以自建生产线。”

  徐良点头,tcl子公司华星光电,日后的华夏面板双雄之一,就是这么艰难起家的。

  “不知道tcl这次能不能长点教训,前几年收购汤姆逊crt彩电业务,结果lcd迅速取代crt成为市场主流,汤姆逊专利过时,还连累tcl自己戴上st帽子,差点退市。”

  张学兵叹道:“这也是华夏企业走过的弯路,缺乏前瞻性,贸然在海外展开并购,十赌十亏,屡屡被老外坑。”

  还没等徐良插嘴,这家伙反手又拍了个马屁。

  “我们华夏企业界,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在海外并购方面做的最成功的就是汉华。

  环球影业、优尼科、梦工厂动画、facebook,无不是大赚特赚。

  徐总,您真是天才!”

  也就是现在大家在开视频会议,彼此看不见。

  否则高低要给这老小子一个白眼。

  好话都被你说完了,我们说什么?

  “天才不天才另说,面板的事,雷俊,你以集团的名义联系京东方,他们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和最好的产品。”

  雷俊点了点头。

  张学兵也松了口气。

  幸好没让他去联系黄东升,否则以后者的暴脾气,能直接把面板呼他脸上。

  徐良继续道:“半导体和物联网事业群目前人数不多,尤其物联网更是个空架子,但接下来公司会陆续招人,把两个部门填充起来,增强研发能力。

  尤其是半导体,不止要做手机芯片,还要研发家用电器芯片和汽车芯片。

  任务很重,也是未来公司的终点投资部门。

  老雷,无比给这个部门选一个优秀的负责人。”

  雷俊郑重的点了点头。

  “当然,如果大家看到有合适的人才,一定要推荐加入两大事业群。

  三星电子是怎么起家的呢?

  一边在内部开启模仿和逆向开发策略,一边聘请在海外学习过,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韩裔科学家和工程师。

  眼下国内半导体人才稀缺,人才都在外面。

  我们这次要全员齐上阵,全公司都当hr,发动群众力量,全力搜罗湾湾、海外的技术人才。

  所有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都要把同学、朋友、校友圈等资源发动起来,我们搞一次有奖内推活动……”

  听完徐良的重金招人策略,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心中只有一个感觉,徐总这是要刮地三尺,把所有流失在海外的半导体人才都带回国内啊!

  付出再高的代价,都在所不惜。

  看到众人惊愕的表情,徐良心中略有几分得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小打小闹那是不可能的,想要在半导体这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立足,别无选择,只能氪金。

  只要同意加盟昆仑工业,房子、车子、票子、妹子,通通可以提供。

  咳咳,妹子就算了,咱是正经企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