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季汉北地王

第五十三章 这个屯长不简单(求追读!!)

季汉北地王 秋风渭水 2775 2024-12-22 08:11

  案头摆着印信兵符,一帘晚照,夕阳如血,刘谌正好奇打量着堂下这位大汉的右骠骑。

  胡济忍着伤口之痛道:“大王,臣自请去官做一布衣。”

  刘谌没有说话,先一步从涪城回来的玄乡侯高轨已经将胡博作乱的事情告知于他。

  不过胡济主动奉上了印信兵符,又自请去官,也算是深明大义。

  “以伟度之才,做一布衣岂不是委屈了?”

  胡济闭上双眼,犹豫了片刻,面露苦楚道:“臣心中有愧矣。”

  刘谌心中一动,当年上邽失期不至,这其中果然有猫腻。

  从后来胡博的人脉交集来看,这件事十有八九与谯党脱不开关系。

  “胡伟度,你官升右骠骑乃是一场交易吧。”

  “臣愿以死谢罪。”

  “孤就算杀了你,埋骨上邽的大汉儿郎也回不来了。”

  刘谌声调忽高,拍案起身,指着以头抢地的胡济激动道。

  一缕暮光落在了案几之上,汉中都督大印熠熠生辉。

  当年那个对丞相屡有谏止的胡伟度,后来却没有人来谏止他,最终是犯了糊涂。

  胡济腹中悔恨百转,难以再言。

  犹豫片刻,刘谌低声道:“胡博今日必死,至于你胡伟度,便在绵竹闲住吧,退下!”

  胡济接连叩拜,谢恩退去,离开之时,背影佝偻许多。

  刘谌给玄乡侯高轨使了个眼色,令其前去安顿胡济。

  诸葛京起身来到了堂前,轻声道:“大王接连收了两位都督的兵权,兵马在手,不知开始行动?”

  “行动?什么行动?”

  “这里又无外人,大王还要瞒我?”

  诸葛京羽扇环指,语气无奈道。

  刘谌哈哈一笑,没想到自己心中筹谋被诸葛京看破。

  “明日孤便动身急赴剑阁,行宗你坐镇涪城,整合兵马,训练士卒,囤聚粮草,孤自剑阁回转之日,便是行动之时。”

  “大王此去剑阁,姜伯约之幸也。”

  “丞相算尽天时才留下了这样一个转机,孤岂能坐而浪费?”

  “粮草军资殿下不必操心,郫县邸阁之粮也已起运。”

  “哦?说起来孤还不知郫邸阁积储数目呢。”

  刘谌不禁投去了好奇的目光,郫县邸阁可是秘密经营了数年,想来存粮数目定然不会少。

  否则当时闻北兵破绵竹,郫县令常勖也不会准备率阖城吏民死守郫县,想来是怕郫县邸阁积储为北兵所获。

  “密储三十载,存粮八百万,这便是郫邸阁,先祖遗计的绝对保障。”

  刘谌掏了掏耳朵,瞪大了眼睛,八百万斛?

  按一人一马年耗六十斛粮......这他娘够十万人马一年之用!

  转念一想这可是积攒三十余年的结果,震惊之后也就不足为奇了。

  丞相身前身后,真是事事周全。

  日落之时,胡博被押至绵竹北门之外受刑而死,刘谌随后下令,将其传首成都以警内外。

  胡济也被安置在了绵竹的一处小院之内看管起来。

  不久,白月初升,银河如洗,刘谌坐在门槛上无心入眠。

  屯长孟彻静静站在一旁守护,墙头卧下了几只飞鸟。

  “孟彻,孤今夜又要失眠了。”

  刘谌忽然自嘲一笑靠在了门框之上,望向了夜空。

  孟彻想了想,十分平淡地回答道:“曹髦以魏帝之尊没有做成的事情,殿下却以皇子之身做到了。”

  刘谌闻言,略感惊奇的瞥了孟彻一眼。

  今日胡济俯首之时,他忽然感到了一阵后怕,此刻夜深人静,方悟其中凶危。

  若不是丞相遗计,在内有黄皓谯周,外有阎宇胡济的情况下,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原本的历史中,皇帝仅凭一道敕令,便让手握重兵的姜维与霍弋乖乖投戈释甲奉旨而降了。

  “孟彻,你这个屯长不简单呐。”

  刘谌忽然扭头冲着孟彻笑道,观其言行想必不是出身草泽之间。

  孟彻没想到北地王话题如此跳跃,愣了一瞬。

  刘谌起身,站在了身材壮硕的孟彻面前,拍了拍他的臂膀,问道:“孟琰是你什么人?”

  “回大王,末将祖父。”

  “果然如此,是赵统这家伙特意如此安排的吧?”

  “正是,那日出屯新都,行领军密令末将,若大计但有变故,便让末将护大王直奔南中遁入十万大山以保性命。”

  孟彻如实答来,令刘谌暗暗咂舌。

  虎步监孟琰是南中孟获的族人,孟彻又是孟琰的孙子,难不成这也是遗计的备选一环?

  这一刻,刘谌真还就觉得自己有了点天命之人的感觉。

  要是丞相在魏国那边也有落子就好了,不过想来应当不大可能,丞相终究是人不是神仙。

  “去传令吧,令各部辰时造饭,卯时拔营。”

  “喏!”

  孟彻领命而去,刘谌转身回了房内,吹灭了灯火,卧榻休息。

  城内一处宅院,门前有兵卒守卫,邓艾父子便居其间。

  玄乡侯高轨快步而来,叩响了门栓。

  片刻,院门半开,邓忠探出头来,见是高轨,便行礼道:“玄乡侯深夜前来有何要事?”

  “奉命前来传话,请转告邓老将军,明日卯时需随大军出城,今夜还请稍作准备。”

  “往何处?”

  “不便相告。”

  “有劳玄乡侯。”

  “告辞。”

  邓忠行礼道谢,头脑顿时清醒,火速将唤醒了父亲邓艾,转告此事。

  卧房之内,邓艾披衣坐在榻边,目中精光闪烁,心中五味杂陈。

  邓忠立在一旁,见父亲神情复杂,问道:“父亲,您在担忧什么?”

  “哎!老夫这几日心中最怕的事情要来了。”

  邓艾眉头不展,见儿子邓忠面露疑惑不肯开窍,更是叹息连连。

  按理来说像他这样的高级将领被俘投降,应将他送往成都献于阙下,由皇帝封赏留置成都。

  可北地王却将他囚于绵竹,令邓艾一直难以安心。

  “父亲,那孩儿去收拾一番,卯时便要起行。”

  “不必了,你留在绵竹便是。”

  邓艾瞥了儿子一眼,起身穿好衣裳,来到了书案之前。

  邓忠微微一愣,默默跪坐在案几边为父亲研磨挑灯。

  提笔迟疑许久,邓艾才下笔写写画画起来。

  伸头一瞥,邓忠两手忽抖,倒吸一口冷气,险些打翻了烛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