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大明保送生

第38章 隐情(1)

大明保送生 九品上卿 2714 2024-12-22 08:10

  陈牧表情无比凄惨。

  “大江大河我都过来了,难道浙江这关我就过不来?李尧年,我信你对我没有恶意,但我的事你管不了,皇帝也管不了。我把你留在平安县,就是不想让你再监视我。

  你知不知道,每次你在我身边,我浑身就像长满刺一样,让我恨不能把这身皮给扒了,一头撞死在墙上!

  因为你在,我说话要再三考量,去什么地方要再三考量,连吃什么饭,喝什么水,跟什么人打交道都要再三考量!这种日子我过够了!

  你干脆,干脆直接跟北京的皇帝老儿说,他要是这么不放心我,干脆亲自来盯着我!犯不上让你来!”

  陈牧彻底崩溃,撕扯着自己的衣服,表情狰狞得让人认不出是他来。

  李尧年愣住了,嘴角颤抖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其实他心里何尝不委屈,明明他在北京过着一家团圆的好日子,就因为嘉靖的一点疑心,就这么把他给卷到朝廷的争斗里来。

  陈牧恨嘉靖监视他,视他为棋子。

  可李尧年何尝不也是嘉靖的一枚棋子呢。

  “陈牧……”

  李尧年哽咽了一下。

  “如果你是恨我监视你,那我走便是了,本来皇上也没有明旨让我来。是我自己预感到浙江有大事,我怕你在浙江……”

  他鼻头一酸,说不下去了,低下头,抽泣起来。

  “我以为……我以为我们算朋友了……既然是朋友,咱们一块来的南方,我怎么能一个人回去呢……”

  十几年了,自打李尧年懂事起,这还是他第一次掉眼泪。

  他死死掐着自己的右手,让自己冷静下来,酝酿了许久,才从呜咽里挤出一句话来。

  “你说的对,那十几万灾民我确实不在乎,我没你那么大的胸怀……你如此烦我,我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他神情凄凉,苦笑一声,抬眸看了陈牧一眼,抿了抿唇,转身离开。

  “站住!”

  陈牧眼中猩红,追上李尧年,良久才低声说道。

  “你往哪里去?”

  李尧年耷拉着脸,不说话。

  “你现在离开杭州,生怕皇帝杀不死你么?!”

  陈牧咬牙说道。

  “你要是为了跟我赌气死了,我到你坟头上骂你三天三夜让你不得安生。”

  场面陷入沉静,二人对视,良久,破涕为笑。

  李尧年长叹一声。

  “身不由己啊……”

  “回去再说吧。”

  ……

  折腾了大半夜,陈牧回到衙门的客房后,倒头就睡着了。李尧年也回到他还有手下们住的馆驿,匆匆收拾了一下,也就睡了。

  第二天,二人在一家早点铺子里碰头。

  陈牧饭量小,一屉小笼包没吃完,李尧年已经风卷残云般吃了三屉,还喝了一碗粥,最后又把陈牧剩下的包子给吃了。

  吃饱喝足,李尧年擦了擦嘴。

  “我得去找胡宗宪了。”

  “别说咱们见过。”

  陈牧说道。

  李尧年不解。

  陈牧闭着眼,冷冷说道。

  “免得打草惊蛇。严春和这次来联络顾家,绝对不简单,胡宗宪大概也知道的。我想办法打听顾家的消息,你尽量探探胡宗宪的口风。”

  “好。”

  李尧年连连点头,他穿的常服,刀也没带,因此没人看出他是锦衣卫来。

  “那我走了。”

  ……

  顾厅西一晚上没睡着。

  常言道树大招风,他这次终于切身体会到是什么滋味了。

  整个顾家的千斤重担都压在他身上,稍有不慎,踏错一步,整个顾家都要跟着他粉身碎骨!

  一个不争气的弟弟就已经够让他费心神的了,偏偏皇帝又派了许多锦衣卫来,应天又来了一个曾经背了官司,得罪了严党的陈牧!

  这么多人,一口气全来到了杭州,还有倭寇对他们顾家的产业虎视眈眈,重重压力在身,顾厅西实在是喘不过气来。

  更令他感到恐慌的是,原本胡宗宪要把丝绸场并入织造局的事,一下子竟没了消息!

  这才让顾厅西彻底慌了。

  浙江不会真的要出什么事了吧……

  顾厅西终究不是官,朝廷里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他只能想到,浙江将要迎来一场大风暴!

  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不能坐以待毙,得自己去打听消息。

  浙江官场里,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便是像胡宗宪这样,依附严党者。

  而在这一派里,内部里又分化成了两派,一派自然就是胡宗宪这样进取做事的,手下还有都指挥使林练云。

  还有一派,已经开始诵经念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领袖便是如今的浙江巡抚窦廷熹。

  没办法,胡宗宪太强势了,在他手底下办事,根本别想有自己的见解,否则别想有好下场。

  比如在抗倭上,窦廷熹主张事缓则圆,而胡宗宪则一定要在几年内剿灭所有倭寇。胡宗宪主张建立水师,加强海防,窦廷熹觉得藩库紧张,应该以省钱为主。

  二人在政见上屡屡有分歧,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窦廷熹还想着做这个官,就只能老老实实听胡宗宪的。

  既然如此,倒不如蒙上眼睛当瞎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因此窦廷熹在浙江官场里,是位公认的好人。

  另一派并非是清流,因为清流在严党的天下里根本生存不下去,这类人更像是中立派。

  领袖是浙江布政使王为昭。

  王为昭是书香门第,祖上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开始做官,只是一直做的是翰林之类的没有实权的官员,可在江南,也算是世家了。王为昭本人也是两袖清风,文质彬彬,是江南读书人的精神领袖。

  虽然是中立派,但他们王家和徐阶家里关系很好。

  王为昭不好利,特别好名声,特别是喜欢听人赞扬他的书法。

  当年顾厅西很有远见,目睹严党在朝廷胡作非为,知道必然有自作自受的那天,因此格外地与中立派的王为昭亲近。

  他知道王为昭喜欢书法,专门花了重金求得他的几副真迹,弄成了帖子,亲自到他家里去求教。

  王为昭自然大喜,就这么一来二去,关系也就好上了。

  虽然中立不假,但能做到布政使的,有几个是傻子?

  顾厅西决定,还得亲自到他家里去一趟才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