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第94章 :罗天大醮

  这里是公共场合,王远也不好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于是十分恭敬地将圣旨放入一个盒子中,这才重新坐回座位。

  看见王远将圣旨放好,丁士美、林士章两人这才围拢过来,纷纷恭维道。

  “景行,陛下竟召你一同祭祀,这是天大的殊荣啊。”

  王远看到两人神色中多出了一丝恭敬,也是飒然一笑。

  “哈哈,我也只是侥幸做出了一首青词,竟被陛下看重了而已。二位也别灰心,如今距离罗天大醮还有一些时间,你们说不准也有机会的。”

  丁士美两人对视眼都各自苦笑,摇了摇头这才哀叹道。

  “我们怕是没有机会了,我们的青词已然递送上去了,可如今却没收到回应,料想应是我们的青词不行。”

  “唉,那也是可惜了,不过青词小道尔,我们都是朝廷大员,学习圣人教诲、治理万民,这才是我们的根本。”

  你说的倒轻松,没有陛下的看重,我们有什么治理万民的机会。

  两人齐齐在心中暗叹一声,不过也没有再说什么了,各自又回到座位做自己的事情。

  王远则是开始思考起,陛下开展的这个罗天大醮,究竟有多么大的规格,这还是他两辈子第一次见到呢。

  听工部的人说,这仪式举办的科仪,自从三个月前便开始准备。

  ~~~~

  十月十五,规模盛大的罗天大醮便正式开始。

  到了这一日,丑时王远便已经准备服装和徐阶汇合,实在是今日寅时便要开始到达仪式的地址,王远不得不子时就开始准备。

  这皇帝发的服装颇为复杂,整体样式十分像道袍,不过装饰品有很多,玉带、背挂、褡裢、袖套、肩带、负绳……

  头上戴着是一个和厨师帽一样的大帽子,不过整体呈现黑红色,有许多的镂空和金子做的小物件。

  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即将去天庭汇报工作的仙官。

  王远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徐阶这才施施然的从内院走了出来,王远看了一会儿这才惊讶的问道。

  “师祖,为何咱俩的服装如此相似,该不会是送衣服的小太监送错了吧!”

  这还真不是王远胡乱说,王远和徐阶两人身上穿着的服装,除了一些小的饰品不一样,其他的几乎完全一样。

  “相似这是肯定的,罗天大醮分成三大祭,设九坛奉祀天地诸神。

  上三坛称普天,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

  中三坛称周天,主公卿贵族祀之,设二千四百神位。

  下三坛为罗天,由百姓供祀一千二百神位。

  我们这些官员,统统都在中三坛祭祀,所穿的服装自然是相似的,你这是第一次参加,所以不用太紧张,跟在后面学习就行。”

  王远看见徐阶这么熟练的样子,顿时就觉得有些无语了,嘉靖究竟是搞了多少次祭祀,这些官员竟然都这么熟练了。

  坐着马车,一路来到了皇宫西边的西苑,这西苑可比皇宫还要大上几倍。

  这次的罗天大醮仪轨,需要准备的法坛就在西苑中,而九坛设立的地点,就在兔儿山下。

  王远两人坐着马车,一路来到了西安门外,到了这里便需要下车步行了。

  一路上,徐阶也低声和王远交代了许多事情,到了祭祀的地点这才安静站好。

  到了万寿宫旁边,王远也被远处兔儿山下的场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只见数十米高的兔儿山和其山脚下,这广阔的位置,竟然都被各种各样的装饰物给填满了。

  各种各样的五色旗,每隔一段距离,便插上一个,在九座两丈高、十余丈宽的祭坛周围,竖立着一个个金盔金甲的将士。

  此刻祭祀区域内异常安静,这衬托着内堂和外场更加隆重庄严。

  看到这样的场景,王远也是不由的皱眉不已。

  这实在是糜耗太大了,不说那些五色布和各种各样的神像,就说那九座高台建立起来耗费就很大。

  那高台看似是泥土垒成的,但是真要是泥土,可不能建造的这般巨大。

  虽然原理王远并没有弄懂,但其实里面加入了糯米、鸡蛋清、粘土等等物质,这才使得这庞然巨物不会轻易的开裂损坏。

  但随即王远就叹了口气,他现在什么都改变不了,怪不得海瑞会说出那种话,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虽然王远情绪隐藏的很好,但徐阶也锁定了这个转瞬即逝的变化。

  不过徐阶并没有问什么,反而满意的点点头,他这徒孙虽然看似功利心很重,但是正义感也是不缺的。

  随着王远两人的到来,就好像是开启了一个信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达。

  王远发现来的这些人,他都并不陌生。

  严嵩、鄢懋卿、李春芳、严讷、郭朴、袁炜……

  当然来的官员也并不少,总共有四五十个人,新人也有三四个,多出王远一个也并不奇怪。

  这些官员到场后,很快按照各自阵营,分成了三个小团体。

  毋庸置疑的是严党的势力,足有二十多人皆站严嵩周围。

  其次便是徐阶这边了,也有七八个人围拢着。

  剩下的就是李春芳、严讷这几个,没什么大的功劳,单纯是依靠青词能力出众,被嘉靖赏识的人。

  至于严嵩之子严世蕃,他没来,王远倒是觉得很正常,虽然严世蕃的青词写的也不错,但他长得太丑了。

  短脖子、肥胖和一只眼睛失明,这样貌着实算不上优秀,这次毕竟是祭天的,所以嘉靖还特意吩咐,不许严嵩将他儿子带来。

  而来的这些官员,都是以写青词而闻名于世的,这下王远也明白了,参与祭祀的官员的标准。

  过了一会,一队金甲战士又带来了一群人。

  王远看了一眼,先是一愣,不过随即就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被将士们带来的人,和王远这些官员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们面容黝黑、身材佝偻,哪怕是名贵的祭祀服装穿在他们的身上,也会有一种小心、卑微的感觉。

  王远也想到了,早上徐阶跟他说的。这次祭天,上三坛由嘉靖自己主持,中三坛由徐阶这些官员主持,那么下三坛自然是要百姓来主持了。

  百姓来的总共有百余人,虽然这些人数,远远比王远这些官员多得多。

  但是此刻,在大殿中,王远这些官员们占据中央的位置,至于那些百姓则是聚拢在一块,躲在门后的角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