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四合院:老师我太想进步了

第3章 何雨水

  对于傻柱的冷淡态度,季鹤川并不感到惊讶。

  回想起过去,傻柱对他并非一直如此,问题要追溯到五年前,当时季鹤川正读高三。

  简单的说,高三时的季鹤川跟何雨水两人曾是同班同学,住在同一院子里,关系亲密。

  青春期的他们开始恋爱,在这个时代,早恋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得到了傻柱的支持。

  然而,季鹤川考上大学后,何雨水未能考上,季鹤川去了四九城证珐学院,两人的感情逐渐淡化,最终分手。

  傻柱认为是季鹤川抛弃了何雨水,因此对季鹤川怀恨在心。

  正因为有这样的过往,刚才傻柱一见季鹤川就指桑骂槐,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和怨恨。

  对此,季鹤川也没什么生气的,毕竟何雨水嘛,那苗条的身段,漂亮的脸蛋,很润的好吧。

  何雨水好不好,好在哪,那曼妙的身姿和动人的容颜,是只有真正了解她的人才能体会的。

  念及何雨水曾给予自己的那些美好时光,季鹤川决定不与傻柱计较。

  季鹤川明白傻柱的愤怒和误解源于对妹妹的关爱,因此选择宽容,不纠结过去。

  当然,傻柱要是不知好歹,硬给他耍‘四合院战神’的威风,季鹤川也不介意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六十年代肉身成圣的大学生。

  这年头的大学生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当代的大学生都是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

  他们精通格斗擒拿,单臂能打56式,飞檐走壁,证珐学院的学生几乎与军人无异。

  季鹤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全校的大比武中曾荣获格斗成绩第一名。

  从胡同出发,沿鼓楼东大街走到交道口公交站,换乘多次公交,最终乘坐31路抵达海淀学院路41号。

  上过清华的同学都知道,学院路也就是后世的土城路这一块,在后来是四九城的高校聚集区,在当下有着“八大学院”之称。

  尽管65年的学院路不如后世繁华,除了50年代组建迁移过来的学校外,其他地方大部分都是庄稼地、坟丘。

  甚至在五十年代,由于许多学校占地面积小,师生人数少,证珐学院甚至一度被戏称为“袖珍大学”。

  不过,自1954年首批从北大红楼搬迁至此的证珐学院,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其校园规模在这一带已算是相当可观了。

  如今的证珐学院拥有六座仿苏式风格的大楼,以及花坛、人工湖、大操场、运动场、游泳池,甚至还有果园和假山亭台等设施。

  就校园环境而言,在当下的四九城,这已经算是相当优越的了。

  现在的证珐学院设有东、北两座大门,其中北门是学校的主要入口,门口悬挂着由国家领袖亲笔题写的校名牌匾,彰显着学校的尊贵与荣耀。

  季鹤川轻车熟路地走到校门口的传达室,与门口的保卫战士们热络地打着招呼,顺手递上香烟,玩笑地问道:

  “苏大校今儿个在不在宫?”

  传达室的保卫,是位三十出头的退伍老兵,接过烟卷,眉开眼笑地回答:

  “这可得看天象,不过校长的大轿还在,刚才还瞧见李大秘在宫里穿梭呢,你自己掐指算算吧。”

  保卫战士眨巴着眼睛,逗乐地说:

  “嘿嘿,你这是刚离开皇宫就想着回来侍寝呢,还是真离不开苏太后的宠幸啊?”

  季鹤川调皮:“哪儿敢啊,学校就是我永远的温柔乡。嫁出去的女儿,总得回娘家蹭顿饭不是?”

  保卫回敬:“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别三天两头往回跑。”

  季鹤川坏笑:“娘家换了大爷,我得回来见识见识。万一成了亲家,不得回来巴结巴结?”

  “哈哈,你这家伙,消息挺灵通嘛。

  新大爷的脾气可不好,是既做大爷,又做婆婆。

  可等着你们这帮即将出阁的闺女嫁给他儿子了。”

  保卫挑了挑眉毛,带着一丝戏谑的语气说道:

  “人家那眼光可是挑剔得很,专挑那些长得漂亮长好看的去。”

  季鹤川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眉头微微一皱,故作沉思状:

  “那我可就惨了,我这长相平平,人家儿子条件那么好,哪里能看得上我这种人呢。”

  保卫坏笑着,一边眨眼一边给出建议:

  “怕什么,你找个机会跟你妈说,就说这新婆婆难伺候,让你妈出面帮你搞定,找妈做主不丢人。”

  “哈哈哈!”季鹤川放声大笑,故意装出一副疑惑的样子:

  “哎,我这可是头一回听说,除了家里的亲妈,我外面还认了个妈?

  你倒是说说看,我这新认的妈是谁啊,我也好准备一份大礼去孝敬孝敬。”

  见季鹤川故意装傻,保卫也不客气,直接戳穿了他的玩笑:

  “还能有谁,不就是苏老师嘛,你不会不认吧!”

  “好好好,这妈我认了,回头我就告诉我妈,说是你让我认的。”季鹤川一边笑一边威胁道。

  “滚滚滚,赶快滚,以后我再放伱进门,我你孙子!”保卫故作生气,挥着手赶季鹤川离开。

  “哈哈,那我就先走为敬,孙子再见!”季鹤川趁机占了个口头便宜,笑得得意。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盒刚买的“牡丹”牌香烟,潇洒地扔给了传达室里的保卫:

  “这是爷爷给孙子的见面礼。”

  季鹤川嘴上也不饶人,给了烟还不忘最后再补上一刀,然后才大笑着扬长而去。

  “切,德行。”

  保卫战士嘴上不屑地应了一句,但脸上却掩饰不住笑意,显然对季鹤川的为人颇为欣赏。

  看着季鹤川离去的背影,他心中暗暗评价道:“这小子做人挺到位的。”

  季鹤川漫步校园,林荫道两旁树木葱郁,鸟鸣花香,让他心情渐渐平复。

  刚才在校门口与保卫战士的对话,虽然看似随意,却蕴含着季鹤川的机智与策略。

  他巧妙地借机与保卫交流,以此探听学校的最新动态。

  要说这学校里谁的消息最灵通,不是那些机关的工作人员,也不是领导的秘书,而是那些最不起眼的保卫和服务人员。

  尤其是传达室的门岗,对学校里的大小事情几乎无所不知。

  毕竟,他们管着学校的进出,对进出的人数、来检查的上级、或者其他单位来的人,都了如指掌。

  这也是为什么季鹤川一开始就问保卫老师是否在的原因。

  别看保卫一开始说不清楚,那其实是一种避免落人口实的说话技巧。谁要是信了,那就是傻子。

  学校的两個大门,传达室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登记进出人员的事项,连车牌都有登记。

  学校领导老师有没有出校,什么时候出的校,传达室怎么可能不清楚,除非校领导翻墙出去的。

  保卫这么说,其实是为了避免别人说他们探查领导行程的责任。

  这也是保卫明知道苏副校长在,却不敢明着说,反而拐弯抹角的用车和领导秘书来暗示季鹤川。

  因为了解领导办事程序的人都知道,车和秘书在外代表着领导。

  一般情况下,秘书的行动路线与领导是重合的,秘书和车在,就代表着领导也在,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保卫敢暗示季鹤川这些,也是因为认识季鹤川,知道季鹤川与苏副校长熟悉,不怕出事担责任。

  这要是换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问,保卫准是一问三不知。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