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四百一十章 老朱搞出来的亡国之策

  第四百一十章老朱搞出来的亡国之策

  刚建国呢,这就走向了亡国之路?

  真是如此嘛?

  哪怕对政事最为熟悉、政治敏感度最高的朱雄英,这会儿也茫然了。

  “胡公,大明的问题真就如此严重了?”

  “哈哈,被吓到了?”

  胡大老爷看着朱雄英那紧张的样子莞尔一笑。

  倒也没怪他紧张。

  毕竟,他可是注定将来要当皇帝的。

  这要是大明出问题,岂不就是他的事业要出问题。

  这不紧张才是怪事吧!

  胡大老爷冲着朱雄英压了压手,笑着安慰道。

  “莫急!本官实际上还没说完呢!”

  “你不会以为大明就这么一个问题吧?”

  “啊?!!”

  朱雄英人都麻了。

  敢情,刚刚把自己吓得不行的士大夫阶层乱国一事,居然还只是问题之一?

  可胡大老爷还真就笑眯眯的继续说了起来。

  “文人乱国的问题,其实主要就是因为你爷爷给出的那个免税政策导致的。”

  “毕竟,举人功名便可享受免税,看似只有百亩,可实际上,真是如此?”

  胡大老爷没指望这些没出过宫的小崽子能知道这些内情。

  他直接自己说出了事实。

  “要知道,当地的县令也是读书人出身啊!”

  “查得严的时候,那自然就按照一个举人百亩来算,可要是查得不严的时候,那自然就来个眼不见为净咯!”

  “大家都是读书人,互相照应一下又如何?”

  “或者说,哪怕如今查得严,还有不少举人家中其实压根没有百亩地的时候,那也空子可钻的!”

  “比方说,现在的田税是四成,那有些人直接把田亩挂在那些举人名下,直接给人三成,是不是无形之中就多了一成收成?”

  “而那举人,假设之前一亩地都没有,那么他只要拿下这举人功名,就能白得一百亩地的三成收成!”

  “这多好啊!”

  “反正百姓不吃亏、举人不吃亏,无非就是朝廷少了一百亩地的财税收入而已!”

  “可若是这举人名下的土地越来越多呢?”

  “若是这天下有功名之人越来越多呢?”

  “你们想想,会发生什么情况?!”

  朱雄英一听这问题,顿时整个人抖如筛糠、脸色更是直接变得一片苍白。

  一旁的一众皇子,看着他这模样,好奇的拍了拍他肩膀:“雄英,伱这是怎么了?!”

  朱雄英勉强挤出个笑容看了对方一眼,而后干巴巴的说道。

  “若是长此以往,那么我大明的财税收入会彻底没有的!”

  “嗯?这不可能啊!还有那么多地呢!”

  一旁的皇子显然暂时还没想到那么多弯弯绕,这不,还在反驳呢。

  朱雄英苦笑着看了胡大老爷一眼,而后才看着自己这年纪大不了几岁的叔叔道。

  “皇叔,这天下的田亩是有数的!”

  “几年时间可能看不出什么弊病,可若是长此以往,那么这田亩都会被投献过去,那大明去哪里收税?”

  “啊?!!”

  被问到的皇子也傻眼了!

  原来如此,眼下或许不是问题,但将来必然会出问题对嘛?

  胡大老爷拍了拍手,算是为朱雄英的敏锐鼓了鼓掌。

  “雄英说得不错,本官为何说你皇爷爷直接定了一条亡国之策,便是因为这个!”

  “要知道,就算你查得严,举人百亩、进士两百亩都严格执行。”

  “可科举是三年一届,这还不算恩科!”

  “每次上榜的进士就有百人,再加上每年考上举人功名的,那就更多了。”

  “两者相加的话,本官算你一年至少一万亩地从原本的收税变为免税,不多吧!”

  “那么十年、二十年下来,得有多少?”

  “注意哦,这还是没有丝毫徇私舞弊,大家都按规矩来,没有一亩地多余的来算的!”

  这时候,不仅仅是朱雄英了,一众皇子们终于明白这问题的严重性了。

  傻子都知道,一旦国家财源减少乃至枯竭,那面临的便是何等的问题。

  可胡大老爷今儿个就是来“爆料”的,他岂会只说一半?

  眼见着一众皇子、皇孙们都在义愤填膺的骂着那些读书人,嘟囔着老朱给读书人的待遇太好什么的。

  胡大老爷玩味的看着他们,开口道。

  “你们先别着急,大明的亡国之策,可不仅仅只有这士子免税一条,还有一条呢!”

  “啊?!!还有?!!”

  一众皇子皇孙们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才刚建国啊!

  怎么大明在胡大老爷嘴里,好像就已经注定要亡国了。

  这亡国之策是一条接着一条啊。

  可他们又不敢当面否定!

  因为胡大老爷讲的东西,是真的有道理啊。

  胡大老爷笑眯眯的看着众人,语出惊人道:“这第二条亡国之策,便是尔等了!”

  唰!!

  这话一出,所有皇子都站起来了,满脸惊骇的看着胡大老爷。

  连朱雄英都坐不住了。

  “胡公,怎会是我等?”

  “我等乃皇室成员,与国同休,我等怎会是亡国之策?”

  “哪有自己拆自己台的道理?!”

  显然,小崽子们对于这个说法是不认可的。

  不过,胡大老爷既然敢开口说,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莫要太过激动,此事啊,还是你们父皇弄出来的!”

  “而且呢,跟之前的功名之人免税一般,陛下还是一番好意。”

  “结果,同样的,好心办坏事了!”

  胡大老爷敲了敲桌面,压了压手,让众人都坐下来后,这才斯条慢理的说道。

  “你们都是皇室宗亲,按照陛下的政策,你们都将是国家财税供养的。”

  “这倒是人之常情,毕竟你们身为老朱家的子孙,不能当皇帝,那当个在野藩王什么的,富贵一生倒也应当。”

  “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后代,同样是国家供养,你们后代的后代,照样是国家供养!”

  “假设按照一个人在封地无聊生孩子玩儿的速度来算,本官算你一生生育五个儿子。”

  “那么,不算多了,仅仅只是五代过后,国家该承担多少宗亲的供养?”

  “这些开销,将会是何等的数字?”

  “好了,你们回去以后慢慢算,算明白就知道,为何此策是亡国之策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