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年代:从拒当冤大头开始奋斗

59、口碑

  “不对,你继续猜。”

  梁忠孝笑着说:“事情要真那么简单,我还能说精彩?”

  梁建设憨厚的点了点头,说:“爹,你说的是。”

  “想来应该是王程鹏大伯干的好事,毕竟这自行车一直是他在用,出了问题也应该是他的原因。”

  “爹,我说的没错吧?我绝对不可能说错!”

  听到这里,梁忠孝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说:

  “我就知道你肯定猜不出答案,或者说几乎没有人能够猜得出答案。”

  “估计也就我们当时离得近的几个人看到了真相。”

  “在那辆坏掉的自行车上,有一个虽然看起来模糊,但还是能够勉强辨认的脚印。”

  “看这脚印的款式应该是老年人穿的鞋,大小更是比正常大小还要稍微小一点,一般都是曾经裹过一阵小脚的老妇人。”

  真相浮出水面,听得梁建设目瞪口呆,不可思议的说:

  “这……这怎么可能是老太太的杰作?这完全不合理啊!”

  “等等,王同志的行为代表他完全就是知道这件事情,甚至还帮忙掩盖了起来。”

  “既然不是他做的,他又有证据,为什么还要那么做?”

  梁忠孝衣服孺子不可教也的眼神盯着梁建设说:

  “老太太为什么要那么做我不知道,但是王同志为什么会那么做我还是知道,他是个孝顺孩子,肯定是怕将老太太牵扯出来才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他爹估计也是同样的想法,所以开口就是打算赔钱。”

  “老太太那敲骨吸髓的做法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也难为了这对孝顺的父子,真是为他们感到不值。”

  “明明此时家里正处在最困难的时候,却还是愿意帮老太太抗下这件事情。”

  “反倒是王家的做派让人心寒,他们又不缺这个钱,东西更是被他们弄坏的,却要将黑锅甩给这两父子,真是黑心的可以。”

  “儿啊,你以后可得跟王程鹏家多学着点,要好好孝顺父母。”

  “至于王金山一家?没事还是少打交道为好。”

  梁建设似懂非懂的看着自己的父亲,拍着胸脯保证道:

  “爹,你放心,你的儿子孝不孝顺你还不知道吗?”

  “我就是有些不理解,我看老太太对他们家老大也挺好的,为什么到老三这里就是这个样子。”

  说到这里,梁忠孝脸色变化,瞬间变得神秘了起来,说:

  “你知道王同志的父亲为什么会叫王铁山吗?”

  “按照取名规则,他怎么也应该叫做王铜山才是。”

  梁建设一愣,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惊呼道:

  “难不成,难不成,……”

  梁忠孝却是瞬间捂住了儿子的嘴,轻言细语的说:“不可说,不可说。”

  “这只是曾经村子里的谣言,是不是真的还不知道,可别从我们口里说出去。”

  “老太太的战斗力你也知道,无理也要占三分。”

  “有证据还好,没证据的话,她要是知道这件事情是从我们家说出的,我们怕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听到这里,梁建设也是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说:“爹,我知道了,我不会乱说的。”

  “不过你之前说的那件事情能说吗,就是脚印的事情。”

  这种掌握了绝密情报却不能分享的感觉实在是让人憋屈,所以梁建设才会有此一问。

  思考片刻,梁忠孝点头道:“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虽少,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知道。”

  “更何况知情者中还有何婶这个大嘴巴,想来不用一夜就能传遍整个王家村。”

  “你需要在说之前告诉对方记得要保守秘密不能乱传就好,反正该说的我们说了,已经没了责任,听不听是他们的事情。”

  “……”

  这一夜,在无数人的暗中宣传下,事情的真相传遍了整个王家村。

  再加上早上王程鹏帮大伯借自行车的事情,让王家父子在村里获得了十足的口碑。

  家中有适龄未婚女儿的家长更是后悔不迭,暗道自己怎么没发现王程鹏这个好女婿,要是将女儿嫁给王家,自己怕是以后都不用操心了。

  当然也有不爽的人,那自然是王子东的爷爷王建华。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随口一说竟然直接一语成谶,自行车还真让某些王八犊子搞坏了。

  虽然王程鹏答应帮忙修修又或者是赔钱,但是他还是心中不快。

  他心中不快可就是要有人倒霉了。

  当即杵着拐杖跑到四邻八舍宣传起了王金山借自己自行车搞坏了之后不认账,将黑锅甩到晚辈身上的冤枉账。

  得益于王老爷子不遗余力的宣传,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心中同时浮现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绝对不能借东西给老王家。

  否则那绝对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虽然王程鹏答应出钱帮忙修理,但是东西坏了修好和原装的东西可是两码事,任谁都不会希望自己好好的东西被人故意弄坏。

  一夜之间,老王家的口碑在村里急速下跌,他们要是想找人帮点什么忙的话,那估计是没人愿意了。

  ……

  王家院子。

  借着昏暗的灯光,王程鹏正在院子里忙碌着什么。

  东西能够修好,但是受的伤却怎么也无法挽回。

  事实上王程鹏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才打算自己先帮忙王子东修修自行车,而不是直接送到维修部去。

  自行车的原理并不复杂,之所以那么贵还是因为材料贵。

  再加上此时还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交通又不方便,价格肯定打不下来。

  琢磨了半天,对着找书本上的知识,王程鹏总算是明白这台自行车为什么会散架的原因。

  原来是因为有些零件用了太久,再加上路面的颠簸,已经有些松散,赵玉菊的一脚也算是恰逢其会。

  就算她不踢这一脚,这辆自行车散架也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甚至还可能伤害到骑车的人。

  将各种零部件又重新紧了紧,这台自行车就算是维修完毕。

  只不过王程鹏肯定是不会满意这种程度的维修,想了想,决定等明天去镇上的时候买点工具,给这辆自行车来个大换新,也算是没辜负王老爷子多次自行车的好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