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大汉:从丝绸之路开始

第242章 身毒王就封

  汉,元朔六年,夏。

  自从去岁拿下犍陀罗城作为大汉西进的桥头堡,整片身毒北域也迎来了难得的和平。

  相较于以往犍陀罗人的自治,汉人统治下的城邦一个冬天变得干净整洁了不少。

  至少先前让上官桀吃尽了苦头的巴尔河流域,米黄的河水清澈了不少。

  那股让人难以忍受的恶臭,已经淡化了不少。

  大马路上也不再敢有人随时随地大小便。

  当然,其中的代价也是极大。

  藤条不知道打断了多少根,新建造的郡守府天牢内更是一度人满为患。

  恩威并重之下,孟焕无奈搬出了四等汉民制,将恪守环保律法也作为晋升四等汉民的要求,才算是勉强遏制住了城中的诸多乱象。

  也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算是让孟焕明白了一点,想要更好的通知这些人。

  对他们太过温柔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行雷霆霹雳手段,这些人却能乖乖听话。

  没有种姓类的东西,这些人好像就没办法正常交流一样,非要给他们头上套上一层枷锁,才能让这些人安安静静,老老实实的听话。

  犍陀罗城郡守府内。

  孟焕一手拿着刘彻快马加鞭传回来的谕旨,心里放松了不少。

  “都护,陛下同意了您的请求?”

  “嗯,不过郡守的职务没办法挂在我身上,陛下会额外派人来担任。”

  赵德邦稍微撇了撇嘴,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顶撞皇帝的话,只是有些玩味的直言不讳。

  “无所谓,反正这里是异国他乡,无论来的是谁,最终都要选择与我们合作,才能稳站在这片大地上。”

  孟焕多看了几眼赵德邦,总感觉最近身边的人好像都骄纵了不少。

  不过想来也正常,他们立下的功劳准确来说已经几乎快要达到一个阈值。

  真要班师回朝,恐怕刘彻也会分外头疼,封无可封,再进一步恐怕大汉就得朝着异姓王的爵位给他定位了。

  只是这样做,大汉不可能允许。

  封赏不够,底下这群骄兵悍将恐怕也不会允许。

  甩了甩头,孟焕不愿意去想这些事情,比起内战,他还是更喜欢往外打。

  加上大军孤悬海外,总要有人去治理土地与番民,没有中原腹地作为底蕴,他的推进之路,真的就要以代来论。

  毕竟他要做的事情不止是打下来一块土地,更重要的是长治久安的纳入版图。

  “你可知这次被陛下派来的人是谁?”

  赵德邦轻轻摇了摇头,不过想来无论是谁应当都不会对自家兄长有任何的掣肘。

  孟焕有些好笑的将手中谕旨给到赵德邦,后者接过一看,顿时忍不住惊呼出声。

  “刘安???怎么可能是他?”

  “淮南除国,改封刘安为身毒王?这怎么可能?”

  “身毒这么大一片国土,就交给这样一位藩王?这是哪個傻子想出来的?简直是胡闹!!”

  不容得赵德邦不惊讶,刚刚还在说,这世上除了陛下,天下无人能压孟焕一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结果转头看到刘安的名字,他的脸色就变得很不好。

  藩王从身份上来说,和孟焕不相上下,尊贵程度上肯定是藩王略高一筹。

  其次是这个刘安是和他们有仇的那种啊。

  “这个昏君,这不是在给我们添乱吗?”

  “住口!慎言慎行!!”

  面对孟焕勃然大怒的眼神,赵德邦不由得闭上了嘴巴,不过脸上的不忿还是非常明显。

  “如果你是藩王,放着大好的中原地区不去,富庶的淮南国不要,你愿意去一个万里之外的地方就藩吗?”

  赵德邦想了想,果断的摇了摇头。

  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那种背井离乡的痛苦。

  “你以为刘安无用?”

  “那是你不够了解这位,如果是换别人来身毒,我或许和你一样,觉得是陛下看我们开疆拓土难度太低,给我们上点强度,但若是这个人是刘安,我却觉得陛下格外英明!”

  干巴巴的说,感觉说服力度不够,孟焕转身在书架上一卷接一卷,在桌面上垒起了五层竹简,然后指着这些竹简说道。

  “这些书籍,无论我们去哪儿,我都会让人随时携带,跟着我们的军队一同前行。”

  “沿途遇到一些有智慧的本土人,也会以此作为给他们启蒙汉语,教学小篆的素材。”

  “在你面前的这一大堆竹简,就是刘安的著作,你可以不阅读,但是你至少应该看看每一卷竹简的大致目录,了解一下其中记录的东西是什么,再来与我发表对刘安的看法。”

  赵德邦仍有些不以为意,随手拿起一卷看了起来。

  “农学?这老小子居然还有闲心研究农学?他不该是研究造反的学者吗?”

  紧接着他又拿起一卷又一卷,每看完孟焕在竹简开头刻下的科目分类,赵德邦心中便越是震惊。

  “工学?建筑、政治、哲学、伦理、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水利、医学养生……”

  “这怎么可能?他怎么可

  能如此全面?”

  孟焕重新认真的将这一卷卷竹简放回到背后的书架上,书架的标识处用红字标注着每一个系列的名字。

  而刘安所著作的书籍便是《淮南子》。

  在《淮南子》的旁边,还有一卷《离骚传》,其他的便是各类诸如《尚书》、《道德经》、《论语》之类的著作。

  能在这个时代著书立说的人,且不论你是否认可他的思想,可对于当世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思想,还有历史的传承。

  “你可以看不起刘安的所作所为,但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因一言而蔽全貌。”

  说到这里,孟焕就忍不住想起前世,有很多人瞧不上孔子,觉得千年儒家其实都是在禁锢汉人的思想,是为统治者服务而存在的糟粕。

  并言之凿凿的拿孔子后人的劣迹,来抨击孔子的家教都未曾做好,谈何为圣人。

  每每看到这些人的言论,孟焕都忍不住想点个举报。

  特别是那些知名的大V公知,真的很想让帽子叔叔们查查他们的根底,看看是收了小日子的宣传费,还是大美丽的活动经费。

  “让刘安过来是好事,有他相助,不光身毒全境无虞,能使我们安然处理其他事务,往后的西域大开发,以及继续西征之路,我等都不需要担心后方的问题,这才是陛下不杀他,反而改封到身毒的原因。”

  “只不过……”

  “咱们还得想个办法,让这厮能安稳的给我们做后勤,而不是等我跑出去打仗,关键时刻,这孙子带着土人一路反攻长安,那可就得不偿失,会给咱们带来大麻烦!”

  “算了,此事后说,在刘安来之前,咱们还有更加棘手的事情,需要处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