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重回1983:我的文艺时代

第五十九章:无根戏子

  不一会儿,陈长贵就跟着王殷秋来到办公室,王殷秋先给他倒了杯水,笑着问道:

  “怎么样,这三天在戏校有什么感觉?”

  陈长贵双手接过热气腾腾的水杯,捂在手里,深有感触的回答道:

  “学戏是真苦!”

  王殷秋神色如常的回应道: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吃这碗饭,就得经得住打,受的了罪,这没什么好说的!”

  陈长贵捧着水杯看了看王殷秋脸上的轻描淡写,轻轻的点了点头。

  “你的体验过程是我安排的,和孩子先待一段时间,了解京剧的基本功,过些日子,我让你师姐再带着你到处走走,熟悉一下行当里的各种规矩!”

  陈长贵抬头看着王殷秋,这老头够意思啊,安排的实在妥当,

  “谢谢师叔费心费力,晚辈铭记于心!”

  “不用在意,这些都是小事!”

  王殷秋笑了笑,这不是他第一次见这孩子,从陈长贵入校起,他就对其颇有关注,一是因为他是老友的徒弟,看顾照应理所应当,二是因为他的那篇稿子,委实让王殷秋有点感慨万千。

  这孩子和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原先以为能在十八岁想出《霸王别姬》这样故事,老友这个徒弟应该很老成,甚至会有点孤僻,太聪慧的孩子总是会和同龄人格格不入,学戏教徒,唱了半辈子的戏,这种情况王殷秋见过不少。

  可通过这几天的观察,这孩子是有点与众不同,待人处事和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思考不像个十八岁的孩子,但性格是真不错,甚至有点爱玩爱闹,没两天都快成戏曲学院的“孩子王”了。

  怪不得老程头会这么宝贝这个小徒弟,有天分,人讨喜,性子也好,这徒弟老程收的不错!

  “小贵,我看过你的小说大纲!”

  小贵,小鬼?陈长贵听得有点爱笑,他们戏曲界喊人总喜欢在前头带个“小”字,

  “师叔,您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呃~这老头说话可真够直的,陈长贵平静的看着王殷秋,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王殷秋喝了口茶,接着慢条斯语的继续开口说道:

  “但我希望你能写出来,而且写好它!”

  老头顿了顿,叹了口气,有些感慨的接着开口,

  “我们唱戏的过去叫臭戏子,甭看台上你是个角儿,台下有着一大群人在为你叫好,看似风光无限,可一下台,其实就是个下九流,再得意风光,一遇到风雨,就是片无根的浮萍,人人都说戏子无情,婊子无义,可有谁知道我们的处境,都是被逼出来的啊!”

  陈长贵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老人的讲述。

  王殷秋的话还在继续,

  “现在风雨平静了,京剧看似又风光了起来,但我希望大家不仅只看到表面的光鲜,更希望大家能了解我们这个行当里的苦和悲,希望更多人能用正眼来看待我们,希望我们也能有个实实在在的根!”

  陈长贵看着老头白皙的脸庞上出现的苦涩,听着他话语里带着的无奈,感受到了他心中殷切的期待。

  他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师叔,京剧是国粹,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是华夏的文化精髓,您不用担心,它的根一直扎的很深,相信会越来越深,以后没人会用戏子来称呼京剧演员,你们都是艺术家,是华夏的国宝,我会尽全力写好《霸王别姬》的!”

  王殷秋看着眼前面色笃定的陈长贵,咧嘴笑了,

  “嗯,希望如你说的那样,唉,人一老,话就多啊!”

  “哪会,您说话可比我师傅爽快多了!”

  “哈哈…”

  王殷秋指着陈长贵哈哈大笑,

  “你小子真是挺有意思的,说你师傅的坏话,不怕我告诉你师傅啊!”

  陈长贵笑着调侃自黑道:

  “师叔,我可没说我师傅的坏话,文化人都是越有文化越深沉,越矫情,矫情在我们这可是优点!”

  “哈哈…”

  陈长贵把王老头逗的很开心,两人聊的十分融洽,随后王殷秋还给陈长贵讲述了自己的学戏经历,也说了一些过去的梨园旧事,甚至对《霸王别姬》里的几个人物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对陈长贵的写作帮助极大,这老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梨园名角儿,说是故事原型都不为过,陈长贵如获至宝,哪还顾得上回京大上课,直接就逃课了。

  一老一少,一个愿说,一个会捧,聊了大半个上午,直到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一个清脆柔顺的声音传进来为止,

  “师傅,您在吗?”

  “在,进来吧!”

  陈长贵转头看去,一个二十来岁,眉带秋水的鹅蛋脸少女,推门走进了办公室。

  “小贵,这是我小徒弟小秋,比你大一岁,和你一样,天资聪慧,她刚刚可拿了戏曲界的最高奖项‘梅花奖’!”

  王老头对自己这个小徒弟相当得意,

  “小秋,这就是你程师伯的徒弟,陈长贵,陈师弟!”

  陈长贵赶紧起身招呼,

  “小秋师姐,你好,我是陈长贵!”

  小秋不姓秋,她叫池小秋,是王殷秋的关门弟子,她听师傅说起过这个来戏曲学院写小说的师弟,这会儿见到真人,依旧有点惊讶,这个师弟不像作家啊,长的白皙清秀,倒是有点像戏曲学院的大学新生,

  “你好,陈师弟,我叫池小秋!”

  陈长贵其实前些天就知道了这位小秋师姐,她在戏曲学院可是无人不知的风云人物,戏曲界公认的天才后辈,戏曲学院的嫡传大师姐,被诸位京剧大师和戏曲大家称为“标准的花旦传人”!

  比陈长贵在京大的风头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殷秋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对她交代道:

  “小秋,以后在学校多照顾点师弟,他来戏曲学院是体验生活的,过些日子,你带他去人民剧院看看,逛逛后台,给他多说说咱们行当里的规矩!”

  池小秋人看着比较婉约,点了点头轻声回答道:

  “我知道了师傅!”

  王殷秋这会儿心情很好,挥手笑着对陈长贵说道:

  “小贵,走,中午师叔请你下馆子,小秋你也一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