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太平军在明末

第九十一章 权世卿落榜

太平军在明末 孔乙己的猹 2861 2024-12-22 06:57

  这一日的同州城内,北风悄然停歇,可爱的日头早早爬到半空,清晨的空气中甚至有了那么一丝阳光的味道。

  同州来福客栈院中,换回旧棉袄的权世卿,不停的来回踱步,他甚至觉得有些燥热。

  他和赵凤翥等同学们,马上就要去试院门口,观看科考录取榜了!

  权世卿家里穷是穷了点,但是他好歹是招贤里里长大户家里出身,澄城县学的同学们,对他倒没有明显的歧视。

  澄城县的大部分生员,都是住在同一家客栈,方便彼此之间有一个照应。

  权世卿一向对科考充满了信心,如今马上就要面对结果了,他却又有些惴惴不安,因为他想起来一件事:

  太平道人刘常德,每次谈到科举,无论当面说多么鼓舞人心的话,却从来没有看好过他的科举之路。

  虽然刘常德掩饰的很好,但是那种惋惜之情,权世卿还是感觉的出来。

  越是单纯的人,对别人的情绪越是敏感,越是准确。

  昨晚同学聚餐时,他们互相交流文章以后,赵凤翥对权世卿大加赞扬,说:

  “世卿贤侄的文章,字字珠玑,浑然天成,我等皆有所不及也。”

  一向心高气傲的赵拱极,也难得开口赞扬,说:

  “世卿兄弟的文章,确实有独到之处,我亦有所得也。”

  另一位上年纪的周二爷也不住的点头,说:

  “月露才华锦绣章,麟经家学独夸长。”

  周二爷难得高兴,竟然充起了大辈儿。

  不过权世卿难得高兴,当时没有与他计较。

  大家似乎很看好权世卿科考通过,无论真心还是假意的漂亮话,滚滚而来。

  权世卿的信心似乎多了那么一点点,所以今天早晨,他睡不着懒觉,很早起床等待看榜。

  科考的录取率很高,赵凤翥他们是真的胸有成竹,所以没有着急出门。

  而权世卿的怀里,却仿佛揣了一只小兔子,烦躁急切又不安。

  大伙儿陆陆续续起床洗脸吃饭以后,方才结伴去试院观看放榜。

  权世卿他们到的时候,试院门口已经没有什么人了,看过榜单的生员已早早散去。

  毕竟同州地区科考生员总计三百多人,录取个两百来人,没有太高的热度。

  不像明末西安府的乡试,应试人员近万,录取人员一百来人,那个放榜热度才高。

  科考录取榜,一州五县的生员名单,是分开登记的。

  权世卿很快找到澄城县生员录取榜,榜单抬头写着“澄城县”三个大字。

  他先从名单下方往上看,

  “好,倒数十名里面没有权世卿。”

  他又从名单上方往下来,

  “哎,不对,前十名里面也没有权世卿。”

  权世卿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

  旁边有县学同学在互相恭喜。

  “赵世伯为榜首,当做东庆贺一番。”

  “哎呀,不才半生奔波,苦无功名,折煞我也。”

  “周世伯亦名列前茅,明年必定高中!”

  “借您吉言!”

  “赵兄亦遥遥领先,可喜可贺呀!”

  “同喜同喜,只盼望西安之行顺利才是!”

  一群人叽叽喳喳,吵吵闹闹,让权世卿愈加心烦。

  权世卿闭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默默念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权世卿将太平经总纲默念了几遍,他的心情平静了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也。”

  权世卿已经接受落榜的现实了,他明白:

  “以我的文章和家势,既不在榜首,又不在榜尾,那就只能是落榜了。”

  他又将澄城县科考录取名单看了一遍,榜上果然没有“权世卿”三个字。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三年以后,再战也不为迟晚!”

  权世卿很快调整了心情,他有些着急回家了。

  他想念家中的妈妈,想念自己的姐姐,想念招贤里的村民,还想念太平观的老师刘常德。

  赵凤翥几十岁的人了,早发现权世卿落榜了,但是他没有出言安慰。

  毕竟这时候的安慰不是安慰,而是炫耀和讽刺。

  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智者所不为也!

  他只是拉了权世卿,要与同学们一起回客栈。

  众人正要走时,权世卿却发现州学的司吏,捧了一个木盒子在吆喝:

  “回乡的老爷,取了试卷再走也不晚。”

  权世卿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司吏这是在发落榜生的试卷。

  明朝关于考试的这个办法还挺合理,允许落榜生把自己的卷子带回家,方便考生总结经验教训,能够提高生员的科举水平。

  上榜生的试卷呢,当然要封存起来。

  明年,这些上榜生当中,或许有部分生员乡试通过,榜上有名,中了举人。

  这些举人老爷本次科考乡试的所有试卷,都要找出来,挑选优秀的文章,编撰布政司《乡试录》时要收录。

  权世卿请同学稍等,他挤到了司吏面前,报了名号:

  “劳驾,澄城县生员,权世卿。”

  司吏一看年轻的落榜学子过来要试卷,他满脸笑容,说:

  “先生请少待。”

  落榜的年轻青衣书生也不能轻易得罪,莫欺少年穷嘛。

  司吏很快找了试卷出来,一看那俊秀的字体,心中一阵感慨:

  “字迹如此工整的落榜卷子,我在试院干了半辈子,发四五回卷子了,从来没有见过。”

  司吏将卷子递了过来,说:

  “先生,您的卷子,小人没有拿错吧?”

  “没错,多谢尊驾。”

  权世卿拿了卷子,客客气气的谢过司吏,与同学一起回客栈。

  生员要求赵凤翥请客吃饭,也只是一个玩笑而已,大家都归乡心切,默默收拾了行礼,要抓紧出门赶路。

  赵凤翥的房间内,了无生机的赵大用却在抱怨:

  “父亲,同州城这么大,呆几天再走吧,着急回去做什么?”

  赵凤翥没说话,一旁的赵拱极却剜了赵大用一眼,不客气的说:

  “老二,你要游玩随你的意,父亲与我回家温书要紧。”

  “明年省城的科考和乡试,你别去了。”

  赵大用无力吐槽,老爹和哥哥回去,自然也要把银子全部带走,他一个人没钱怎么玩?

  “爷爷真是老糊涂了,把我从家里支到同州,躲避刘常德,躲个什么劲呀!”

  “刘常德杀白大户,他敢找秦班头的麻烦吗?”

  “迂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