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太平军在明末

第四章 刘常德的反思

太平军在明末 孔乙己的猹 2740 2024-12-22 06:57

  刘常德将堂屋桌上,昨晚供奉在老君像前的制钱,收了起来。

  既然两个徒弟已经开始冬麦耕种,卜卦自然也不用着了。

  六枚铜钱,也是宝贵的财富,可不能给铜钱再长腿跑了。

  在种麦这件事上,刘常德不会再反对。

  而是一定会和徒弟齐心协力,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把麦种好。

  好看看明年夏天,强行在山地种植的冬麦,到底能收多少产量。

  刘常德前世搞化工的时候,公司人力资源紧张,强行上了一个新项目。

  项目人员都是被别的部门踢出来的,他们工作能力不差,但是性格强势,想法特别多,不太好管理。

  开车之前,别的车间的老油条假惺惺的传授经验:

  “老车间好带,新项目开车难呀。”

  “我当时一个月才开顺利呢。”

  另一个也说:

  “是啊,我开车算顺利的了,也要半个月呢。”

  他们明着说经验,半点实际措施没讲。

  其实是想看笑话,因为刘常德是半路来的新人。

  刘常德心里说话:

  “你们别泄我的气,走着瞧,我非弄成了不可!”

  开车以后,这些人才争产量,争绩效,手段花样百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简直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

  比如:

  夜班班组追求产量,强行让一个转料泵带病工作,交接班时弄虚作假蒙混过关,把维修工作丢给了白班班组,耽误白班的产量。

  这样的内部无序竞争,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刘常德胡萝卜加大棒一顿收拾:

  私下里三个班组聚餐两次,大家都混个脸熟;

  犯错误的工人在班前会做检讨,对于一线工人少罚款,多批评;

  各班组绩效加入设备维护权重,班长绩效提高,把开车责任分解到班组长;

  团队的分裂倾向给扭转了过来,重新形成了共识。

  半个月后,项目开车顺利成功。

  这个成绩单对于新人来说,算及格了,刘常德也站稳了脚跟。

  如今太平观既然已经执行冬麦种植,自然也不能再拖后腿。

  已经开始进入执行期的工作,团队内部绝对不能扯后腿使绊子,这是铁的纪律。

  但是,不在计划内的团队短期探索必须有意义!

  种植冬麦即使结果必然失败,也必须付出百分之百努力。

  在这样的失败结果上,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才有意义!

  况且两个徒弟只淘换了20斤麦种,只是一亩地的用量,他俩也倍加小心,只是为探索山地越冬农业种植。

  即使种植冬麦失败,老实说,冷静下来的刘常德承认,失败后果是他可以承受的。

  徒弟私自决定种麦的思想上的原因,刘常德可以很轻松的给出结论:

  两个徒弟在太平道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上的认知,与刘常德本人,以及刘常德对他们的期待产生了偏差。

  太平道的愿景--“成为最受人尊重的宗教团队”,对于两个人太遥远。

  两人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

  太平道今天步调不一致的后果只是多种一亩麦子,太平道以后步调不一致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刘常德不敢想象!

  明末造反事业,可容不得不顾客观现实的主观臆断。

  如果闭着眼睛说“错的不是我,是全世界”,闭着眼睛瞎搞,那还不如早点上吊算了。

  明末社会组织起义,不是游戏那样简单:

  训练部队,点一次鼠标,满忠诚部队就出来了;

  士气低落,点鼠标派个人鼓舞一下,士气瞬间max;

  士兵受伤,点鼠标使用药品,瞬间满血复活。

  穿越到这个世界,刘常德面对的是一群那么纯朴美好的活生生的同类人。

  带领这群可爱的人走错方向奔向深渊,可不是刘常德的本意!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人不可能永远成功,但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及时调整方向,能够永远走在成功之路上。

  是时候吸取失败教训,来一场头脑风暴,深入认真分析问题了!

  刘常德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他需要代入两个徒弟的立场,思考他们的行为逻辑。

  大徒弟是孤儿不用说了,刘常德与他有救命之恩,跟着一年多了。

  托刘常德大哥刘自盛的福,大徒弟张潜的家庭出身,刘常德也一清二楚,不存在任何隐患。

  二徒弟邵进录呢,也是孤儿。

  邵进录不是澄城县本地人,他是陕西庆阳府宁州人。

  去年的这个季节,那天早晨,刘常德像往常一样,借口说去黄龙山查看垦荒土地。

  他实际准备继续找山民交流道法,进行传教的预备工作。

  他的大哥,刘自盛拦住了他,说:

  “常德,过了年,你就要分家出去垦荒单过了。”

  “前些年呢,你又在庙里修行,家里的大小事情,你可能不太清楚。”

  “今天先别出去了,收拾收拾,明天跟我去庆阳府一趟,走走咱家的商路。”

  刘家是中农共居的大家族,刘自盛是这一大家子的族长,当家人。

  他的话,刘常德不得不听。

  刘常德只好暂时息了进山的心思,回屋收拾衣物细软,准备明天出门。

  刘家的生意,刘常德知道一些,但是没有深入参与过。

  刘家人多势力大,早些年给府州县大商人的商队押镖。

  专业押镖业务,是明中后期才兴起的。

  那会儿社会治安逐渐混乱,大小商队频繁在各种险要地界遇害,商人不得不聘请武士保护商队。

  演变到后期,各大商埠和中心城市甚至兴起了专业镖局。

  商人雇佣镖客保护商队,是有一套深层次逻辑的。

  商人聘请押镖的武士,自然要真刀真枪与强盗玩命,毕竟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这些武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难免有个马高蹬短,山高水长,英雄气短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丧命他乡。

  而商人的兄弟亲戚一般充作商队的伙计,几趟买卖跑下来,这些兄弟就混成不可多得的人才。

  商人舍不得拿这些兄弟去做打打杀杀的损耗,是以舍得拿钱买专业护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