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我有一个聚宝盆

第二一四章 壮志凌云啊!

我有一个聚宝盆 木允锋 5396 2024-12-22 06:22

  第214章壮志凌云啊!

  “大王,您是如何哄着他们,令他们如此急不可耐?”

  高杰疑惑地说道。

  他们前方是正在涌出扬州的团练们。

  许都的副手郑遵谦一马当先,用马鞭指着部下催促。

  这个绍兴豪门子弟,耕读传家的标准儒学世家,兵备道之子,现在已经完全是武将画风了,不但身上铠甲胯下骏马,马鞍旁挂着短铳长刀,后面还竖着长矛,甚至脸上因为之前受伤,还斜着很长的疤痕……

  已经是隋唐那些真正豪强子弟的模样了。

  而且看得出还很享受。

  这家伙本身就属于士子里面的异类。

  甚至以许都为核心的他们这个团伙都是,这些浙东世家子哪怕原本历史上在明末也是私下搞武装的,许都造反他也想跑去参加,然后被他爹关起来。清军南下杭州陷落,他要起兵抗清,他爹之前在杭州已经喜迎王师,吓得跪着求他别再胡闹,但最终他还是起兵杀了已经投降的地方官抵抗。但最终还是失败,他爹在清军打过钱塘江后自杀,他跟着鲁王系统继续抵抗,但因为和郑彩的内斗愤而自杀。

  但现在以他的审美来说,自己已经可以说是活的很嗨了。

  有强大武装。

  而且刚刚打败了建虏。

  现在有了更高的理想,新的奋斗目标。

  壮志凌云啊!

  哪个年轻人这种情况下不热血上头呢?

  “你喝多了时候是什么感觉?”

  杨丰看着郑遵谦,一脸诡异的笑容说道。

  “喝多了?

  那得看多到几分。

  七分醉最好,那时候飘飘然浑身轻快觉着做什么都有劲,打起仗来什么也不怕了,别管前面是多少敌人,就觉着冲就行,别说是人了,那时候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觉着自己就是天下无敌。

  不过十分醉就不行了,那就什么也不知道干脆醉死过去了。”

  高杰说道。

  所以他十分醉时候被弄死了。

  “那我就刚给他们灌了个七分醉。”

  杨丰说道。

  “等到他们十分醉时候再动手?”

  高杰压低声音说道。

  “你怎么就觉着我要动手?”

  杨丰说道。

  “大王,末将是個粗人,但也不是不懂事理的,这些人有用,真的,夏允彝那儿子最危急时候,一手一个糖弹直冲到建虏里面才扔,把建虏都看傻了甚至没拦他,过去要是早有这样一群地方士绅,那李自成也罢张献忠也罢,早就被挫骨扬灰,就是建虏这时候也被犁庭扫穴了。这个连我都懂,想来皇帝陛下也罢,朝中那些大臣也罢不会不懂,孙传庭多有本事的人,他怎么可能不懂这种连我都懂的东西?

  可为何没人敢放开他们?

  甚至哪怕是皇帝陛下,当初若非不能奈何得了您,也不会放开团练。

  他们其实都知道,真要放开团练那最后这江山是谁的就难说了。

  末将虽然不识字,不读书,但那乱世群雄的事也听过,那吴越王不就是他们那里吗?那南唐不就是陈子龙这些人那里吗?您看,浙江一个国,南直隶一个国,到处都是国,那这些乱世群雄最初的时候是什么?还不就是地方上豪强?用他们早晚就像往地上摔个瓦盆,整个大明朝碎成一块块,最后这些块里再出来一个强的,把一块块又收起来,这自古不就是如此?

  太祖高皇帝不就是如此?

  如今这大明摔已经摔了,就等着那个再收起来的了。”

  高杰说道。

  然后还很恶心地用谄媚的目光,恍如一条好狗般看着杨丰。

  “不要胡说,咱们都是大明忠臣,给陛下守护江山,什么摔碎,咱们就是不能让它摔碎,要让它完完整整,以后还得给陛下呢!”

  杨丰义正辞严地说道。

  “啊,对对对!”

  高杰赶紧说道。

  懂!

  人家曹操也是这样说的。

  杨丰当然也不想深入讨论,他站在那里看着郑遵谦带着浙江团练前往瓜洲,那里吴志葵的战船已经在等着装上他们去增援上游。很显然吴志葵已经被他们拉拢,本来他也是松江人,也是这个集团的,接下来他将带着自己的水师运输扬州所有团练西进。

  他们将首先解巢县之围,然后和江西团练合兵继续向西推。

  推到哪里算哪里。

  不过湖口是最起码的。

  毕竟江西集团也得先堵住湖口这个大门。

  当然,最好是九江。

  至于江北的战事,这个交给杨丰和高杰等部,不过杨丰并不急,再向前进攻需要解决朱慈烺的问题……

  这得看公主的意思啊!

  就在此时,他们西边突然传来密集的枪炮声,郑遵谦愕然转头,看着远处明显是硝烟的白色,但紧接着他又看了看一脸淡定的杨丰和高杰,既然这样他也就不管了。而西边的枪炮声继续,甚至连地面的颤动都传来,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冲锋,很快周围的本地军民也都停止他们的工作,一起惊愕地看着那片遮蔽了视野尽头的白色。

  但因为杨丰和高杰的诡异表现,都只是老老实实看着听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那里大批骑兵的身影逐渐清晰,这些明显是孔孟骑士团的骑兵前面,还能看到不少在狂奔逃跑的。

  但紧接着他们就被席卷而过的骑兵吞噬……

  五天后。

  南京。

  武英殿。

  “西安早就有圣旨,已废太子为庶人,并着各地擒拿,我等奉旨而已,纵然顾及监国兄妹之情,无非擒拿之后妥善安置,不送西安而已。”

  新任阁老顾锡畴说道。

  现在这里属于内阁会议了。

  阁老们都在,包括原本督师在外的,马士英,袁继咸,张国维,杨丰,高弘图,另外在史可法死后,又补上了顾锡畴,算是一个南直隶,一个浙江,一个江西然后俩山东,再加马士英,不过杨丰很大程度上只是挂名。

  而且他本来也不属于南京监国,他这个东阁大学士是京城的。

  他的地盘不归南京管。

  另外黄道周也已经到了,他是跟着福建那批团练过来。

  他当然要当都御史,而且佥都御史明显不够,所以苏京自请让贤,刘宗周升右都御史,黄道周右副都御史,监国终于集齐大明两大喷子。

  苏京则去当两广总督了。

  原两广总督沈犹龙的妈死了,自请回籍葬母。

  至于让苏京去,主要是目前这种局面下,广东士绅形同割据,他们已经建立起广东耆老会,截留所有税收,编练两万团练,还直接找了一堆葡萄牙人当军官,总之对于北方的事几乎可以说漠不关心。沈犹龙一个松江人,这种情况下当然镇不住场子,而苏京背后可是杨丰这个新任总督沿海,广东沿海当然也是沿海,让他去先打基础,方便以后杨丰去摘果子。

  “但若继续进攻,建虏打不过,还是会劫持兄长北上。”

  公主说道。

  她面前的桌子上,摆着淮扬总制高杰的奏报

  至于内容是扬州此前投降的建虏作乱,试图西逃,已经被他与孔孟骑士团镇压,部分冥顽不化者被斩首弃尸长江,但没有具体数字,当然,公主殿下也不会关心这个,只不过是一点小事,都投降了还作乱当然要杀了。不然还当大爷伺候着?

  此战南京虽然并未真正遭遇攻击,但她的表现倒是让朝野刮目相看。

  她至少没逃跑。

  而且期间还亲自带着侍卫巡视城防,慰劳军民,还提前疏散妇孺,甚至把城内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全都集中到了皇宫里面养着。

  另外亲自巡视城内粮店,不准趁机涨价,违者枪毙。

  但额外给粮商封赏。

  封些散官。

  给他们子弟赐国子监读书。

  搞得粮商们全都控制住了发国难财的冲动,毕竟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人家一个监国公主,能这样看得起他们已经很让人感动了,再说又不是不让他们赚钱,少赚一点而已,但却给子弟一个完成跃升的机会。

  商籍和士籍可是天壤之别。

  总得来说表现的比她爹强多了。

  当然,她爹不能当标准。

  毕竟她爹是逃跑的,而且为了逃跑还放杨丰……

  杨庆。

  总之经此一战,朝野也都开始重新认识这个其实还没十六周岁的少女,她好像也不是纯粹花瓶,而且就算是花瓶也是个有些用处的花瓶,当初拥戴她监国好像还真是个极好的选择,所以这种时候朱慈烺突然跑来,而且还是借建虏的势,这就很让人反感了。

  带着外人来欺负自己亲妹妹?

  明明你妹妹已经在南京做的很好了,大家也都喜欢她,你非要跑来抢她的位子?

  这不对啊!

  当然,主要是他背后是多尔衮,那么一旦他入主江南,那肯定不会像他妹妹一样好说话,各地耆老会想像现在这样为所欲为是不可能了,说不定还得被逼着解散。

  哪个正常的君主,会允许耆老会这种东西存在啊!

  我大英都得先砍了国王脑袋才行。

  路易十六表示我也得先挂上。

  “若真如此,那也没办法,他已是庶人,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袁继咸说道。

  公主脸色明显有些不满。

  “公主,我倒是有个提议。”

  杨丰说道。

  公主眼睛一亮,立刻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咱们可以派人以私人名义去和多尔衮谈,若他们肯撤过淮河,留废太子于凤阳,那么咱们可以不追击,让他的部下撤出淮河以南,同样事后咱们也不会进攻废太子的地盘。至于以后就看陛下旨意,若陛下下旨进攻,那咱们就慢慢打着,左右一时半会打不下来也是很正常的。

  李自成要是着急,那他自己派兵来帮忙。

  再说他为何不向河南进攻。

  他若收复河南,那废太子算得了什么?

  总之慢慢来。

  但多尔衮以后也不准过淮河,否则咱们则视为他要重新开战。

  如此暂时留淮西为非交战区,也算给废太子一个立足之地。”

  杨丰说道。

  当然,那样崇祯就气疯了。

  而且皇帝陛下别无选择,必须抱紧李自成的大腿,让后者帮他弄死这个逆子,充满杨丰恶趣味的崇祯与李自成主圣臣贤的美好画面展开,而杨丰只要手上不沾朱慈烺的血就可以了,毕竟他手上沾了朱慈烺的血就很难让公主接受了

  阁老们面面相觑……

  “那就依东海王。”

  他们还没说什么,公主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看得出对这个提议很满意。

  “公主,此事还得看多尔衮答应不答应。”

  马士英忙说道。

  “那就打到他答应!”

  公主很有气势地说道。

  既然如此,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随即纷纷告退,公主虽然很想留下杨丰,但终究不好意思开口,只好等过些时候再单独召见,杨丰跟着阁老们一起走出武英殿。几个阁老直接转往内阁值房,只有顾锡畴和杨丰一起出东华门,就这样一直走到了西安门……

  “大王,听说大王提议,请各地耆老与书院山长到南京,辩君与社稷孰轻孰重?”

  顾锡畴突然说道。

  “呃,不是我提议,是我说我才疏学浅,对此有些疑惑,然后陈卧子说应该请这些大儒,到京城辩一辩,以解天下之惑,跟我没什么关系,是他,是他提议的。”

  杨丰赶紧撇清关系。

  顾锡畴微笑着点了点头。

  “家父昨日来信,还说此乃流芳千古之盛事,他正欲前来。”

  他说道。

  这是通知杨丰,苏州耆老会支持这件事。

  他那个八十一岁的爹,在苏州耆老会可是老祖宗级别的。

  “顾太公年高德劭,有他前来主持这场盛事最好不过了,我等皆陛下之臣,不能以臣议君,但太公优游林下数十年,就不用顾忌这些了。”

  杨丰说道。

  他们俩笑着走出了西安门。

  然后就看见外面一大群人兴奋地跑过……

  “出了何事?”

  杨丰问外面等着的扈从。

  “回大王,黄澍从扬州押来了,正被徽州人围着打呢,这些都是去看热闹的。”

  扈从笑着说道。

  “徽州人打他做甚?”

  顾锡畴疑惑地说道。

  “徽州汪盐商家一个女眷逃过建虏的屠刀,她亲眼看着黄澍用石头砸死了汪盐商,汪家宗族无论死活都不让他再进徽州境,都来南京等着要吃他肉,还有其他在扬州死了的徽商宗族也都来了,恐怕他身上那点肉不够分的。”

  扈从幸灾乐祸地说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