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10章逼上梁山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贰更2 3010 2024-12-22 06:12

  正统二年,末。

  朝廷公文下发三十六州。

  正统三年,初。

  全国上下开始清查田亩。

  明处由苏明远及其门生掌控,暗处有镇抚司、内侍司的探子,哪个官员敢反对,奏折立刻送到正统帝跟前。

  地方官府再怎么为难,也不敢有任何拖延、懈怠。

  差役手持黄册,挨家挨户询问。

  无田者略过,有地者度量。

  这世上任何制度,只要还是“人治”,必然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二月中。

  云州静水县发生暴乱,百姓不满胥吏多量田亩,将其乱棍打死。

  后聚众冲击县衙,数日方才散去。

  县令上报云州府衙,调来三千兵卒,将乱民尽数抓捕入狱。

  四月。

  华阳县豪绅与县城勾结,假造鱼鳞黄册,谎报名下田亩,缺额则丈量平民房屋、祖坟充数。

  苏明远上报正统帝,镇抚司先抓后审,抄家灭族。

  七月。

  大乾各地暴乱不绝,打死胥吏、差役者数以百计,对朝廷清查田亩造成了极大困扰。

  更有甚者,乱民汇聚成团,试图冲击县城。

  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请正统帝暂停清查,以免国朝不稳。

  ……

  齐云山。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南连梁州,北接徐州,西临青州。

  三州通衡之地,各地官员管理薄弱,或有意放纵,或不愿作为,许多江湖凶人在此山落脚。

  躲避官府追踪,设卡收取过路费,劫掠过往商贾,过得颇为滋润。

  半年前,有破戒头陀进入齐云山,横扫十八座山寨,刀斩三十余位赫赫有名的凶人,慑服群雄,共尊为总瓢把子。

  八月半。

  中秋月圆。

  数百辆囚车蜿蜒四五里,女子、小儿啼哭声连绵不绝。

  凉州都统令狐寿率领三千府兵,并千余衙役差使,押送梁州崔家九族入京受审。

  崔家罪名已经上报朝廷,诸如杀人放火、行贿受贿、奸淫掳掠等等,只要敢查,就是罄竹难书。

  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缘由是鼓动百姓,抵抗度量田亩。

  正统帝下旨抓捕,圣旨中屡屡强调,崔家有开国之功,又是皇亲国戚,必须押入京城再审。

  忽然。

  山林中传出阵阵鸟鸣声,啾啾——啾啾——

  连绵起伏,不绝于耳。

  令狐寿眉头紧皱,挥手示意停止行军,运转真气朗声呼喊。

  “本官凉州都统令狐寿,途经贵地,山里的朋友给个面子?”

  鸟鸣声立刻停歇,凉州令狐家的名头,虽不如崔家最贵,却也是世家大族之一,无论朝堂还是江湖都如雷贯耳。

  “桀桀桀桀……”

  一阵怪笑声在山间回荡:“令狐家,好大的名头,本官乃大魏云麾将军,三品官职,还不快快过来磕头!”

  话音未落,咔咔咔机拓声响起,数百上千支弩箭从左右山上激射而出。

  “床弩!”

  令狐寿骇然出声,想也不想的躲到马腹之下。

  手臂粗的弩箭如雨落下,山道狭窄无处可躲,兵卒、囚犯惨叫声不绝于耳。

  一连三四轮弩箭,兵卒死伤惨重,彻底乱了阵型。

  “杀!”

  两侧山上传来冲杀声,听声音至少三五千人,本就吓破胆的兵卒顿时抱头鼠窜。

  令狐寿推开马尸,见到马背插着七八根根弩箭,目眦欲裂。

  “伪朝余孽,阴沟里的老鼠,哪能有这种军阵杀器?”

  更何况,一架两架尚能说得过去,左右山上至少数十架床弩,堪比整个云州的床弩数量。

  令狐寿眼见乱匪杀来,顾不得管囚车上的崔家人,催动真气施展轻功逃跑。

  “桀桀桀,哪里走!”

  怪笑声从背后传来,令狐寿不管来人是谁,回头甩出十数根毒针。

  江湖厮杀,暗器远胜刀剑,刀剑远胜赤手。

  “小崽子不学好!”

  来人袖袍挥舞,将毒针扫开,挥手洒出灰白毒烟。

  令狐寿眼观六路,看官府已然兵败如山倒,不敢与人拖延缠斗。

  直接摸出药丸吞入腹中,双目霎时间赤红,丈二长枪回头抛出,阻挡来人,加快速度冲向山林。

  前方有两个贼人,挥舞着刀兵阻拦。

  “死!”

  令狐寿五指化爪,将刀刃捏成麻花,再进一步抓住贼人胸膛,将其衣衫连带皮肉都撕破。

  贼人外套破碎后,露出藏在里面的云纹内衬。

  只瞥了眼样式,令狐寿就认出了来历,禁军制式。

  “这不是山贼……”

  脑中闪现一连串念头,令狐寿顾不得再确认,趁着秘药效用未尽,几个纵跃就钻入山林消失不见。

  背后追杀的贼人高手,眼中闪过异色,朗声长啸。

  “不用管逃跑的兵卒,定要将崔家人杀光!”

  一声令下,围攻兵卒的贼人,纷纷调转方向杀向囚车。

  此时。

  山腰处。

  三道身影迎风而立,长衫猎猎作响。

  “苏大人这般做法,是将自己与陛下逼上绝路。”

  说话的男子剑眉星目,白衫折扇,赫然是盗圣柳如风。

  “老师也是无奈之举。”

  中间书生四十多岁,称年岁小的苏明远为老师:“世家蛊惑百姓作乱,屡禁不止,陛下已心生犹豫。”

  “如今崔家九族灭绝,陛下没得选了!”

  见到禁军制式纹路的人太多,无论正统帝怎么解释,世家都会认定凶手。

  另一边的光头老者,身披黄袍,手按戒刀,头顶九個香疤,竟然是个老僧。

  “苏先生莫非没想过,今日这般逼迫陛下,待税制改革之后,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中年书生微微摇头:“老师不怕死,怕的是人亡政息!”

  “苏先生大义!”

  老僧话音一转:“金刚寺帮苏先生做事,将来有难,希望能出手相助。”

  中年书生皱眉道:“先皇经营雍州数十年,已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纵使老师也很难保全。”

  “留一份传承即可。”

  老僧说道:“错非先皇逼迫,主持师兄不会开山门,如今门下良莠不齐,金刚寺几乎堕入魔道。”

  “正所谓不破不立,借陛下之手剪除枯枝烂叶,留下的都是虔诚弟子。”

  三人说话时,山下惨叫声渐渐熄。

  崔家九族上千口人无一活口,山风吹过血腥味四散,引得山中豺狼虎豹,发出贪婪的嚎叫。

  ……

  月底。

  山贼劫掠囚车,崔家灭族消息传入京中。

  朝堂震惊,百官沉默。

  再无人敢阻拦度量田亩,世家大族都是体面人,可不能与泥腿子玩命。

  纵使改革税制,也不过多交些银子而已,反正真正赚钱的也不是种田,大不了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