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藩变

第29章 吴桐,你被人看上了

藩变 吃饱除人 2872 2024-12-22 05:41

  吴世璠主仆二人,在蓝天白云、青山碧景下,跟着老者,越林跨溪。

  几人穿过蜿蜒曲折的小山道,踏过小木桥,来到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窝。

  山窝不大,被开辟出一片田地。

  此时正值初春,大地回暖,田里的景象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田间小路两旁,新绿的嫩芽破土而出,迎着阳光茁壮成长,似乎着期待着新年的希望。

  田地旁边,是一个六七间茅屋组成小寨子,在迷雾缭绕间,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水墨山色中。

  六七家茅屋,倚山而居,石木为筑。

  炊烟袅袅,与山雾相融。

  远远听闻山间欢声笑语,民歌互答,意甚足也。

  鸟鸣涧中,人行陌上,畜禽于野,皆显田园之乐。

  无街市之喧嚣,无高楼之蔽日。

  山川秀美,空气清新,宛若人间仙境。

  吴世璠主仆二人见多了街市的繁杂,一时来到乡下,颇有些心旷神怡,百看不厌的感觉。

  老者走在前面引路,尚未到寨子内,就引声高亢:“来客人咯~”

  山间村民听闻,一些女子模样的村民,牵着手,就近跑进茅屋,关起木门躲藏起来。

  待吴世璠主仆二人受邀来到老者茅屋之中,茅屋简陋,无多家具。

  老者去陶缸里舀了一瓢清水,倒在陶杯给二人递去。

  还吩咐家中子弟,给客人上了一盆根茎模样的吃食,热气腾腾,带有清甜的香气。

  吴世璠从未见过此类吃食,起初虽有好奇,但见该物模样古怪,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天下这么大,没吃过的东西多了。

  主仆二人坐在咯吱作响的椅子上,吴世璠满不在意,只顾两眼好奇,四处张望;

  吴桐则坐立不安,如丧考批。

  老者脸带局促,自嘲道:

  “方公子,老汉这个小寨子穷苦,没啥好招待的,请不要介意啊。这位小哥怎么称呼啊。”

  吴世璠大喇喇地说道:“老人家客气了,你唤他吴桐就行。”

  “哦哦,是桐哥儿啊,好名字,好名字。”

  老汉一听,两眼直放光,叫吴桐啊,多有文化的名字,而不是叫什么阿猫阿狗之类,不愧是读书种子啊。

  吴桐此时却听得直哆嗦,赶紧往少爷身后躲过去。

  老者搓搓手,来回踱步,稍加犹豫,就壮起胆子问:

  “敢问这位桐哥儿,可有婚配啊?”

  “啊!?”

  吴世璠有些转不过脑子,还不知道老者这话是什么意思。

  吴桐比吴世璠大三四岁,他立马懂了,脸上“噔”地一下就发红,又是害羞,又是期待。

  数息过后,两人不约地转过头来,主仆二人四目相对,最后还是吴世璠如实回话道:

  “老人家,我这家人尚未婚配,这是怎么啦?”

  老者闻言,满心欢喜,抚掌称善。

  “老汉看两位小哥,是读书的正经人家,老汉就直说了。

  老汉家里,有几个女娃,最大的已经16了,还未有人家。如果这个小哥不嫌弃,就带回城里,给这个小哥洗衣做饭,料理家务。”

  老者说着,还怕吴桐嫌弃,还特意补充道:

  “若是嫌年纪大,俺这里还有个十四岁的女娃,带走也是可以的……”

  老者说罢,眼神左右摇摆,局促不安。

  原来是这样啊,很正常的事情嘛。

  吴世璠听过这种事情。

  有些人家女儿年纪大了,却还没有合适的人家,家中长辈着急,看到某人合适,就想为自家的孩子寻找一个称心夫婿嘛。

  吴世璠转头望向身后的吴桐,一脸戏谑的调侃道:

  “哟,桐哥儿,有艳福哦。啧啧啧,我怎么不知道你这么受欢迎啊?”

  看着吴桐那焦急的样子,故意装出一副认真模样:

  “要不我做主了,你留下来当上门女婿吧,你爹那边我去说。”

  “哎呀少爷,你别逗我了,我才十四岁!”吴桐急着直跺脚,少爷不会真要把他留下来当女婿吧。

  吴世璠看着吴桐那不知所措的模样,心中暗暗得意,平时总是被他顶得哑口无言,今日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不过话说回来,老汉为什么不去给自家娃娃找个媒婆呢,或者寨子里、附近村子里没有合适的男子么?

  吴世璠提出了这个疑问。

  可没成想,这个问题,却让老汉讳言莫深,后来经过再三追问,老汉才说了缘由。

  原来,这个寨子的年轻人,都是两户人家的后人,之所以不能婚配,是因为他们都是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跟让兄妹姐弟通婚的。

  “方少爷,俺们乡下人家,虽然穷苦没文化,但还是知道‘三服之内不通婚’的传统。这些娃娃都是好孩子啊,肯干活,会干活。”

  说着说着,老头还不好意思地搓搓手:

  “当然了,老汉也是有私心的,哪个当父母的不想女儿过得好呢?俺看你们的衣着行头,就知道你们是富贵人家。

  而这位看这位桐哥儿跟少爷您的关系,就知道少爷您是个厚道人,主人厚道,那桐哥儿也一定是个好人。

  俺们的女娃娃能跟一个好人家,俺就放心了。

  俺不奢望能让桐哥儿能将女娃娃们明媒正娶,但带回家做个小的,帮忙料理家务,天冷暖脚暖被窝,只要给口吃的就行。

  以后生了娃娃,有空了看看我这把老骨头,呵呵呵……”

  老汉的一番话,听得吴桐的脸一阵发烫,竟然说到暖被窝和生娃娃了,让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又害羞又尴尬。

  可老汉的这番话,吴世璠却听出不对劲了。

  乍一听,老汉的回答,没什么问题。

  “三服之内的兄弟姐妹”、“找个好人家”、“做小的也行”,这些听起来很正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细心的吴世璠发现,老汉从头到尾都没有正面回答自己,而是用偷换了概念。

  吴世璠问的问题根本不是这个!

  这些话,跟“为什么不去找个媒婆”、“附近村里的男子”有什么关系?

  吴世璠怕老汉没听清楚,特意试着再说了一遍,

  “既如此,老人家为什么不去找个媒婆拉个纤呢?”

  可没想到老汉假装听不懂,自顾自地说起自家女儿有多好,听话懂事,又会做菌子汤,生养得好,平时家里不缺吃的,长得俊俏之类的。

  看老汉这个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样子,吴世璠就知道,老汉没有说实话,必定隐瞒了什么内情。

  突然,吴世璠想到一开始说的一句话。

  老汉说,这个寨子的年轻人,是两户人家的后代。

  为什么一个寨子里,只有两户人家?那两户人家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