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498章 理想主义者之死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3000 2024-12-11 01:27

  威廉一愣,

  脱口而出:

  “陛下说的是纽卡门蒸汽机?”

  “不不,效率太低了。”

  “陛下英明。一百年前,苏格兰的煤矿用畜力排出矿坑内源源不断的积水,一个矿区至少需要300匹马。后来有了纽卡门蒸汽机,提水效率大约相当于5匹马。”

  李郁不露声色,盯着他的眼睛:

  “再后来呢?”

  威廉猛然尾巴骨一麻,感觉自己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

  说道:

  “发明家瓦特先生致力于改良纽卡门蒸汽机,在好心人的资助下,他取得了一些突破。据说,他的最新改良款机器已经普遍应用在煤矿上了,每台可抵50匹马的效率。”

  ……

  李郁点头:

  “很大的突破!”

  “是啊。不过,销量有限,用途单一,所以好心的资助人罗巴克先生又破产了。”

  气氛有些沉默~

  科研的道路上,充满铜臭味。

  曾经,

  网络有人戏谑:

  “亿万富翁的儿子是科研先天圣体。”

  “一位天资平平却有意科研读博的化学系本科生,是博导心目中最好的苗子。”

  因为,

  科研真的很烧钱。

  打个比方,

  科研就像过沼泽地,你需要不断试错。

  将所有的盲区都踩一遍,剩下的路很可能就是正确的路线。

  ……

  以上,特指科研。

  而理论则是另外一回事。

  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纯靠牛人。

  比如牛顿、高斯、爱因斯坦一类的~

  总结就是,

  科研的花朵,一般在富裕的土壤绽放。

  但理论的花朵,会在肥沃不受约束的土壤随机绽放~

  ……

  “你认为,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最大问题在哪儿?”

  “无法作为动力机。”

  威廉的话一针见血。

  “你不妨再讲的明白些?”

  “蒸汽机在不断做往复运动,没有位移,从工业角度看没有,这样的动力没有太大意义。工业需要位移动力,但蒸汽机的简单往复运动显然无法满足。”

  “这位瓦特先生心灰意冷了吗?”

  “是的。2年前,据说他已经准备居家搬迁去圣彼得堡,在冰天雪地的荒蛮之地了却残生。快动身之前,却被又一位好心商人博尔顿拦下来了,他认为蒸汽机很有前途,为此他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瓦特继续科研。”

  李郁笑了:

  “有希望吗?”

  ……

  “也许5年也许10年,也许到死他也拿不出应用于工业的成熟蒸汽机,谁知道呢?”

  威廉的眼神流露出悲悯。

  身为同行,

  他太清楚科学之路有多艰难,穷极一生默默无闻才是常态。

  科学征途上,投资人极其宝贵。

  在大清,

  天使投资人一般被称为“大傻子”。

  买田囤地,躺在家里收租金的才是“聪明人”。

  ……

  李郁暗自窃喜。

  曲柄传动——让蒸汽机活塞的直线运动变成了转动运动,从而可以驱动机械,例如车轮。

  气缸双联动——进一步提高运行频率。

  看样子,

  瓦特还要在迷宫里打转几年才能顿悟这两个技术。

  吴国的蒸汽工业很有希望抢先一步,从而具备先发优势!

  如果,

  不是两国相距太远的话,

  李郁打算派人去把瓦特家的房子点了,还有第三位投资人博尔顿,肯定厄运连连,光速破产。

  众所周知,

  陛下做事从不被传统道德观念束缚。

  ……

  “瓦特先生的毅力令人佩服!威廉,你的才能和其相比如何?”

  威廉认真思考了一会,

  答道:

  “我不如他!”

  “为何?”

  “我出身伦敦富裕中产家庭,从小接受了最系统最完善的教育,故而能够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机械。”

  “嗯,臣子们称赞你的微积分课程很有条理。”

  “这得感谢牛顿爵士!”

  李郁饶有兴趣,追问:

  “寡人记得你还兼了伦敦机械协会的副会长?”

  “本协会有21位副会长、15位理事长,以及100多位会员。作为副会长,我每年需要自愿缴纳10英镑的会费。”

  此时,

  伦敦的一户中产家庭年收入大概在50磅到100磅。

  所以,10磅会费挺可观。

  ……

  威廉的脸上全是坦荡:陛下,您看我真诚否?

  李郁忍不住哈哈大笑。

  觉得眼前这位也是个妙人,可用!

  遂收敛笑容,

  问道:

  “寡人欲在皇家科学院下面再设一海外科学院招揽欧洲科学人士,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5天!5天之后,我会拿出一份完整的方案。”

  ……

  李郁依旧没忘了画饼。

  郑重其事:

  “寡人认为你应取得更大的成就,比肩牛顿爵士或许有难度,但超过莱布尼茨问题不大。”

  威廉狂喜,

  谦卑屈膝,亲口勿了李郁的军靴。

  这代表臣服。

  他如此谦卑,

  是因为停泊金山卫的一艘快剪船带来了伦敦的最新消息。

  副使斯当东由于开拓有功,被国王陛下册封为子爵。

  使团其余主要成员也获得了极其耀眼的晋升。

  就连不幸死掉的马嘎尔尼也获得了极其罕见的死后哀荣,子嗣因此获得了世袭贵族头衔。

  ……

  18世纪,是贵族的时代。

  国王对于册封贵族十分谨慎,甚至可以说是吝啬。

  开拓东方的功劳太耀眼。

  故而,

  国王和议会才会如此慷慨。

  翻译洪任辉被任命为东印度公司大班。

  虽无贵族头衔,但肥的流油。

  5年任职所得,回到伦敦就能购买郊区土地建起城堡,吃喝玩乐到老死。

  2位负责护航的舰长也获得了越级晋升,一位进入了海军部担任要员,一位重返南洋成为殖民地要员。

  这一切都表明,

  国王和唐宁街极其重视对东方的外交~

  就连牛顿这样的旷世奇才在研究科学之余,都积极的要求进步,和国王打成一片~

  我,

  威廉,

  区区一位靠10磅会费维持副会长头衔的海外殖民地普通人才,凭什么不削尖脑袋往里面钻?

  ……

  世人对西方有个误区。

  以为科学家、富商是欧洲人追求的唯二职业成就。

  实际上,

  应该是:

  官僚、富商、科学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