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147章 今日当联手,御前挖坑杀狗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3959 2024-12-11 01:27

  第147章今日当联手,御前挖坑杀狗

  老管家叹了一口气,小声说道:

  “如此说来,暂时不能动此人。动了他,就是动了几百号人的财路。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若只是一个两个,砍了也就罢了。可您不能把苏州府当差的都砍了吧?”

  “卑贱汉人胥吏,他们还敢造反?”

  “不敢。可他们敢事事阳奉阴违,让衙门四处漏风,事事不顺。这些人的报复心,强的很。”

  福康安突然想起了,

  户部奏销的那个小吏,大约也是“混不吝”的典型。

  咬牙切齿道:

  “就连朱珪那个老东西,也替他说话。”

  “那就更不能动了。朱珪此人,可不简单。”

  沉默,福康安不是没脑子的人。

  他已经放弃了抓捕李郁的想法,但还是问道:

  “若是我派兵上门,你推测此人如何应对?”

  “鱼死网破,杀人亡命。”

  老管家的回答丝毫没有犹豫,

  就他几十年的阅历,最终结局必定是如此。

  保不齐,跑路前还会给你抽冷子来一下狠的,烧个粮仓啥的。

  大清朝虽然绵羊居多,

  可基数太大,其中不乏很多嗜血的狼,报复心极强。

  ……

  福康安作罢了,李郁还没作罢。

  他恶狠狠的表示,这事没完。

  涨价,全城的煤饼都涨价!

  “老爷,什么理由?”

  “我受惊了,需要多捞点钱压压惊。”

  杨云娇忍住笑,

  劝慰道:

  “奴家就让掌柜的们放出口风,巡抚大人刁难,煤饼被迫涨价吧?”

  “行。”

  自从穿清以来,李郁越发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成年人一旦结仇,这辈子都解不开。

  所以,要惦记着冤家。

  一旦有机会腾出手来,赶紧拍死冤家。

  商战也好,官场也罢,江湖也好,都是如此。

  福康安心里,

  大约也惦记着自己呢,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绝对要弄死自己。

  以德报怨,这种幼稚的想法,

  清廷是从来没有的,他们只相信秋后算账,斩草除根。

  看看各地招安的巨匪,投降的叛将下场,就知道。

  不久就死的不明不白。

  这个道理,清风寨大当家,苗有林也很清楚。

  自从落草以来,

  他拒绝了3波招安的说客。

  徽州府,广德营,都动过心思招安他。

  条件开的不错,优厚。

  如果他没在贵州绿营当过千总,可能就动心了。

  作为一个前绿营武官,

  他至少听说过三桩类似的被招安后,首领离奇死亡的例子。

  你们休想骗我。

  ……

  200号弟兄,已经减员到了160人。

  在风雪中苦苦跋涉,完全不知道走到了哪里。

  直到,

  他们发现了新安江畔的一个渔村。

  “弟兄们,杀进去。”苗有林在风雪中,嘶哑着吼道。

  一众好汉,

  已经冻得拿不起刀了,手指僵硬。

  更可怕的是,

  刀和刀鞘冻在一起了,拔不出来。

  许多人走几步就摔倒,冻伤严重。

  似乎是失去了平衡能力,

  他们不知道后果,二当家昌金却是很清楚。

  这是脚趾冻坏死了。

  严重的,怕是脚踝以下都要砍掉,否则保不住命。

  她瞅着不远处的渔村,

  已经听到了里面的狗叫声,还有锣声。

  渔民,从来都不会束手待毙。

  他们一定会举起鱼叉,和己方厮杀到底。

  ……

  苗有林突然问道:

  “谁有尿?”

  “都过来,把刀鞘的冰浇融。”

  一些人艰难的聚集过来,冻得哆嗦。

  苗有林站在风雪中,

  来回哈气冻僵的手腕,准备一会的恶战。

  村子里,渔民汉子们也都冲出了屋子。

  对着这边大叫大嚷,手里举着家伙。

  韦俊虽然心有不忍,也别无选择。

  他抽出了钢刀,

  跟随着众人,一步一滑的走向村子。

  清风寨众人,没有呐喊,没有鼓气,

  就这么踉跄着,和渔民们杀到了一起。

  一蓬蓬鲜血,

  不断有人倒下,默默地死去。

  伤亡率,清风寨一方更高。

  短短的一个照面,就倒下了十几人。

  因为冻僵了,行动迟缓,躲不过去对面的鱼叉。

  ……

  昌金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弟兄,扑在了对面的鱼叉上。

  甚至躲都没躲,

  高举过头顶的刀,悄然落地。

  然而,

  他的手却紧紧的握住了鱼叉,死命不松。

  渔民用力的把叉子往前捅,捅穿了人。

  但是却拔不出来。

  年轻的渔民,瞅着对方的眼珠子,

  一瞬间想到了死鱼,也是这般的冰冷,毫无生机,死白。

  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扔掉了鱼叉,掉头就跑。

  昌金捡起地上的刀,掷了过去。

  噗,

  年轻的渔民倒地,鲜血在雪地上绽放。

  很快结冰,好似一摊红色沙冰。

  一场毫无技巧,毫无阵法的厮杀,

  清风寨付出了30条人命后,鸠占鹊巢。

  暖和的屋子,热水,热食,

  清风寨的汉子们,终于躲过了灭顶之灾。

  而这个新安江畔的村子,被屠戮一空。

  占据屋子的时候,

  又杀掉了10几个妇孺,老人。

  极少数人逃脱。

  ……

  众人饱食一顿,又呼呼大睡。

  次日清晨,

  苗有林召集了所有人,准备再次逃亡。

  村子里的食物,他们带走了。

  渔船8条,也成了战利品。

  “我们顺江而下,寻一条活路。”

  “都听大哥的。”

  苗有林是个人才,冷静,而且大胆。

  他意识到了,在雪地里跋涉太难。

  而新安江,

  流速湍急,没有封冻。

  顺江而下,反而是冬季逃亡的好选择。

  “弟兄们,我苗某人,一定带伱们闯出条生路。”

  “生,我们一起生。死,我陪你们一起死。”

  一通打气后,

  清风寨残余的100多号人,消失在江面上。

  临走前,

  他们还放了一把火,将村子付之一炬。

  一起烧掉的,还有双方的尸体。

  ……

  昌金看着这一幕,眼里含泪。

  她想到了金川之战,寨子被攻破的时候,

  也是如此的大火冲天,尸横遍野。

  苗有林搂住她,豪迈的说道:

  “我当年离开寨子的时候,算命的给我算过,遇水则生。”

  “到了下游,我就带你们再立一山寨。照样打响我清风寨名声。”

  昌金抹掉眼泪,

  问道:“下游就是江南吧?”

  “对。”

  “传说中那是大清朝最富庶,最繁华的地方?”

  “大约是吧。”

  10几年前,

  金川有一汉子,曾到江南做过生意。

  回去后,到处吹嘘。

  以至于,许多人对江南怀有莫名的憧憬。

  然而,

  在江南立足谈何容易。

  人口稠密,市镇众多,平原地带没有一块闲田。

  清风寨众人,很快就成了过街老鼠。

  在浙北,流窜作业。

  缺粮,缺据点,缺远程兵器,

  被各路绿营,民壮追着跑。

  这让众好汉大为感叹:

  江南,不适合创业。

  ……

  正月初五,

  民间传说中的财神下凡的日子,

  苏州城内外,鞭炮声没断过。

  百姓们惊讶的发现,

  煤饼涨价了,优质蜂窝煤也涨价了。

  而且涨的凶狠,一下子提高了3成。

  还没来得及骂李大官人黑心,

  就被好心的掌柜提醒,这钱是被巡抚大人拿走了。

  “据说,这是准备开征满城城建税,得收一年,你们忍忍吧。”

  “咱李大官人也没法子啊。”

  于是,

  百姓们只能无奈的接受了高价煤。

  紧接着,一府九县所有的煤,都涨价了。

  黄文运无所谓的,

  因为李郁承诺,多收的钱里面,拿出三分之一交税。

  就连布政使朱珪,

  都对此举非常的赞赏,觉得李郁是个好后生。

  一个豪强,把心思放在盘剥上,才是正道。

  而且是科学盘剥,每户每月仅增加了60文支出而已。

  民心安定!

  虽怨但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