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448章 怀柔和暴力拿捏的恰到好处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2969 2024-12-11 01:27

  花县,位于广州郊区。

  典型的富庶小城,城内居住的富户如过江之鲫。

  一名少尉站在县衙大堂上,对底下鹌鹑般聚集的官吏士绅商贾52人,

  高声宣布:

  “吴军第5军团第2团第6连,奉命进驻花县。”

  “陛下指示如下,尔等前清官绅能够幡然醒悟投奔文明,这很好。从今往后,只需按照我吴廷的规则做人做事,所有前账一笔购销。吴廷从不翻旧账,但希望诸位能够积极融入,莫要表里不一,首鼠两端。”

  “万岁,万万岁。”

  一群人呼呼啦啦下跪,心中窃喜。

  大石头落地了~

  ……

  然而,

  少尉继续说道:

  “不过,尔等之前多有不轨行为。如此轻轻揭过,怕尔等不长记性。所以,所有人需缴纳一份悔过银,根据官阶和身家而定,最高档3000两,最低档300两。陛下有指示,诸位自己斟酌自己交,量力而行,量罪而定。”

  众人连忙拱手称是。

  破财消灾,很能接受的~

  ……

  少尉离开时,

  突然皱眉:

  “诸位的辫子?”

  “哦哦哦。”

  一群人焕然大悟,到处找剪刀。

  地上很快多了几十根辫子。

  少尉这才微笑离开。

  ……

  李郁亲自拟定的规矩:

  对于抵抗之城池,破城后清算所有官绅商贾,不问是否有参与,一概破家。

  凡主动开门投诚之城池,对原有官绅商贾不做清算,罪责亦不前溯。

  不杀人,不抄家。

  交纳一笔悔过银就可以安心做富家翁。

  但,

  原先官职要视个人表现而重新选定,未必能入仕。

  消息传开,

  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居然还有这么玩的?

  ……

  这里面很复杂,

  李郁在试水“退出机制”。

  帝国需要一个安全的“退出机制”,否则有些事改变不了根子。

  在瓦解敌方城池意志和维持己方正治健康,这2者之间,尽量寻求一个相对合理的平衡点。

  无痛下城自然是极好的。

  长此以往,

  会对清廷威信造成毁灭性打击,也减轻了战争消耗。

  但是,

  这帮人如果剪了辫子换身官袍,摇身一变就成了吴国的命官。

  到头来,

  衙署就换了块牌匾,其他啥都没变。

  万千将士血,迎来旧河山?

  李郁不可能接受,宁愿挨个攻城,杀的昏天暗地。

  ……

  对于这帮虫豸,

  他可以小小让步,甚至打造个把榜样做给后来人看。

  比如说,

  四会县衙的主簿交出了一份5000余字的悔过书,深刻剖析自己的过错。

  同时,

  将全部身家上交。

  1个月后,此人被任命为潮州知府。

  但在上岗前,

  需先去苏州东山文官学校接受再教育半年,且家眷需迁居苏州府。

  后面,

  不少人有样学样。

  但,效果终究是差了许多。

  ……

  惠州知府陈嘉林,妄图以麻痹计策拖延时间,且获得了绿营惠州协副将支持。

  然而,

  吴廷的“退出机制”传到惠州府城,引起了连锁反应。

  原本摇摆不定的士绅们,选择倒向吴廷。

  死扛下去,

  无论守得住,守不住,大家轻则元气大伤,重则身死族灭。

  在这种情况下,

  原本就和吴廷暗戳戳保持联系的惠州府同知联络了很多盟友,说服了惠州绿营大部分军官。

  毕竟,

  吴军随时兵临城下,大家都显得很通情达理。

  ……

  3日后,

  当奉命前来接收的吴军1个营抵达城外,竖起军旗。

  这帮人立马打开城门放下吊桥。

  知府陈嘉林破口大骂,然后大哭着爬上垛口想跳城尽忠,却被一旁急于悔过的惠州协副将揪着官袍,死死摁在城砖上。

  耳边只听得,

  那厮对城下吴军大声吼道:

  “弟兄们快上来啊,本官抓住了知府,本官要反正。”

  次日,

  俩人五花大绑押至闹市,陪绑的还有几十号男丁。

  出于谨慎,

  吴军将惠州城内的部分“中立派”也打成了死囚。

  这里面有冤枉的。

  但是,

  既然他们没有参与同知的里应外合计划,也没有在那封“效忠书”上签字画押,那就不算太冤枉。

  全城那么多士绅商贾都按了手印,就你们一小撮想置身事外?

  ……

  庶民可以中立,官绅没有资格中立。

  选边站,可能死亡。

  骑墙派,不得好死。

  这就好比猎人驱车进入草原。

  蝼蚁可以照旧生活,只要别被车轮碾压。

  而草原上所有的大型动物无论草食肉食,都要做出反应。

  躲不过去的~

  在严刑拷打,有意唆使下。

  自知必死的惠州知府、惠州协副将本着“多拉几个混账一起下地狱”,疯狂攀咬“中立派士绅”。

  军法官频频点头,签发逮捕令。

  一口气把5家士绅、2家商人给送上了刑场。

  ……

  吴军乃文明之师,在火药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依旧慷慨的选择了最文明的方式——枪决。

  枪响之后,

  一来减少隐患,二来为军费增加收入。

  改朝换代的战争,

  多少生灵涂炭,多少世家化为灰烬。

  伤亡士兵、死难百姓何其多。

  谁是无辜?谁是有辜?说不清,更分不清!

  无非是各凭本事,各安天命罢了。

  要么选边入局,拼死搏杀。

  要么寻求庇护,攀龙附凤。

  当然,

  漂洋过海远离纷争也是一种选择。

  ……

  第5军团小股兵力四出,忙着接收地盘时。

  近卫军团主力终于赶到,

  车辚辚马萧萧,枪在肩刀在鞘~

  入城后,

  士兵们进入军营休整,军需官忙着补充弹药给养,军医采购药材,疏散病号。

  两广总督府,

  营级以上军官个个笔挺肃立。

  李郁走进会议室:

  “坐。”

  众人才齐刷刷落座,然后摘下军帽。

  ……

  李郁环视了一周后,高声说道:

  “土客之争,规模愈发宏大,过程愈发残酷。这一切都是清廷在捣鬼~他们想留下一个烽烟四起的广东,让寡人投鼠忌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