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116章 英商:不要撕票,叫张寡妇来翻译!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3968 2024-12-11 01:27

  第116章英商:不要撕票,叫张寡妇来翻译!

  造船的木料不够,

  就派人去安徽采购,松木杉木榉木,只要是沤水年头够的,都要。

  扎成木排,船拉着顺江而下。

  再让苏州官署多开几张公文,老胡派一队绿营兵护航。”

  随着政治环境的缓和,

  李家军也开始逐步正规化,精锐化。

  麾下的500火枪手,全部换装燧发线膛枪,米尼弹,每天列队射击训练打10轮。

  200刀盾手,在东山以团练的名义,天天训练。

  炮营拥有了50门火炮,从2磅到6磅不等。

  还迎来了一位专业人士,

  老胡介绍的同僚,因伤在老家务农的绿营炮队军官,老陈。

  看的出来,很潦倒。

  衣裳破旧,瘦的惊人,拄着拐杖,身后还带着一个少年。

  “子泽,快拜见老爷。”

  李郁扶起两人,让父子俩先安顿下来。

  过两天,试试他的炮兵素养。

  如果拉胯,就去矿上做个伙夫,一日三餐无虞。

  如果有两把刷子,就去炮营做事。

  瘸了没关系,

  把经验,技术传授给炮手,就是大功一件。

  相当于,作战参谋。

  ……

  李家军的炮队,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经验。

  打固定靶,1里左右的目标还行。

  远了,需要考虑弹道抛物线的时候,就类似掷骰子。

  移动靶就不提了。

  李郁希望这个前绿营炮兵军官的到来,能够改善情况。

  据老胡说,

  他这位同僚同乡,是见识过金川炮击的大场面的。

  希望他没有吹牛吧。

  “爹,这些人不像是朝廷的兵。他们是准备做第二个金川吧?”

  “还用你说,老子早就看出来了。”

  “那咱们不也成了反贼?”

  “我已经对得起朝廷了,该为自己,还有你的前途考虑了。”

  老陈很淡定,

  他已经见识到了曾经一起蹲草丛的穷酸小胡,如今混的多风光。

  如今三进的宅子住着,酒肉吃着,骏马骑着。

  还养着江南的小妾。

  底下几百号弟兄,多大的威风。

  兄弟如此成功,真让人揪心。

  他说的这些话,其实也是说给其他人听的。

  一旁伺候的下人,很快就把原话复述给了李郁。

  ……

  京城又来了圣旨,

  这一次让所有人都吃惊,竟然是招黄文运进京面圣的。

  府城传的沸沸扬扬,许多人都羡慕坏了。

  面圣,若是表现好,留下印象。

  以后,这升官还不是坐火箭。

  黄文运在兴奋之余,也有些压力。

  又找来了李郁商量,

  这段时间,他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

  因为李郁的每一步指点,都很正确。

  许多衙门中人私下戏称,

  苏州府,一半姓黄,一半姓李。

  若是搞不定的事,就去李家堡拜菩萨。

  “恭喜黄大人,贺喜黄大人,此去京城,定会简在帝心,三年内封疆大吏有指望。”

  “哎呀,本官这心里可是乱的很。”

  李郁随手把礼物放在桌上,

  黄夫人端来了茶水,这待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郁哥儿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

  “路过一家小店,随手挑了一件。不知是否符合黄夫人的心意?”

  拆开一看,竟是支步摇。

  金簪,尾部嵌着红宝石。

  再细看,簪子上还有花纹。

  垂下来的是一颗10面钻,夺人眼球。

  ……

  这世上哪有女人不爱珠宝呢,

  除非,她家里有更大更重的。

  这一点,男人确实更贪心。

  即使家里有如花美眷,出去了他还喜欢路边的野花。

  就算不方便采摘,也要用靴子狠狠的

  黄夫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件珠宝,眉开眼笑,转身去找铜镜了。

  黄文运叹了一口气:

  “下次,莫要这样浪费。”

  “黄大人放心,下不为例。”

  接下来,就是核心话题了。

  “贤弟,我去了京城该怎么御前奏对?还有,那么多王公大臣,我该拜哪些庙门?提几斤猪头?”

  “你容我想想。”

  “好,好。”

  李郁闭眼,害怕眼神暴露内心真实情绪。

  落在黄文运眼里,倒是有几分肃穆。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他才睁眼,开口了。

  “御前奏对,圣心难测。管他几路来,我只三路去。”

  “啊?”

  “第一路,皇上永远英明,他老人家说的,伱都要立刻马上表示拥护。哪怕他要填平太湖。”

  “这个,本官有数。”

  “第二路,苏州府要严//打。”

  “何意?”

  “严厉打击反清反满分子。向皇上请旨,大干180天,揪出苏州府隐藏的敌对势力。不论官民绅商,一体捉拿,还大清一个安稳富庶的江南。”

  “这是皇上的心思?”

  李郁笑而不语,

  不说,就是说。说了,还不如不说。

  黄文运不愧是底层杀出来的精英,很会抓重点。

  他压根就没问,本府有没有反清分子。

  “本官明白了。这第三路呢?”

  “第三路是最关键的,地方上截留赋税太多,以至于皇上内帑空虚,做事缩手缩脚。”

  石破天惊,黄文运惊讶的跳了起来。

  这是他第一次在李郁面前失态,

  也说明这个建议,有多么的重磅。

  ……

  黄文运缓缓坐下,沉默低头。

  李郁也不急,端起茶水小口饮着。

  过了许久,

  “本官明白了,做个孤臣。”

  “黄大人见识过人,一语道破天机。”

  大笑,

  “你是对的。我信你。”

  李郁微笑,心想你读书太多。

  苏州府的水太深,你最好信我。

  “至于拜哪些庙,我回去斟酌一下,派人送给你。”

  “行。”

  李郁出了衙门,门子恭敬的在后面捧着马鞭。

  上马的时候,

  他突然想起来了,这家伙一直很殷勤。

  偶尔还把府衙来人记录下来,报告自己。

  “你叫什么来着?”

  “凌阿六。”

  “有桩赚钱的买卖,你有兴趣吗?”

  扑通,凌阿六跪倒在地。

  “谢李爷抬举。”

  “我要开发胥江码头,方圆1里内,你盘个店就能发财,客栈、饭馆都行。”

  说罢,李郁上马而去。

  护卫们也立即跟上,足有10人。

  留下凌阿六在后面,不停的挥手。

  ……

  “这人姓凌,不知道和乌鸦有没有亲戚关系。”

  “乌鸦原来姓凌啊?我都忘了。”

  “也不知道乌鸦他们在潮州府混的怎么样。”

  “靠拳头吃饭呗。”

  李小五,如今是护卫队长。

  也许是营养充足,一下子窜高了许多。

  3000里外,

  阿切,正在砍人的乌鸦打了个喷嚏。

  “扑街乌,你的刀都卷刃了。”

  “漕,卖刀的大锤荣他骗我,明天我去烧了他铺子,拿开水浇他的发财树。”

  “别明天了,先活过今天吧。”

  一把长刀,扔了过来。

  乌鸦抬手接住,露出背后的关公纹身。

  舞了个刀花,向街头的本土帮派冲去。

  咔嚓,咔嚓。

  街头满是鲜血,非常的刺激。

  楼上一群潮州佬,饮着茶围观。

  “这北佬挺能打。一人追着辣麽多人砍。”

  “扑街乌。新崛起的字头,叫什么蹭菊堂。”

  Duang,

  一张椅子飞到二楼。

  只听得乌鸦在楼下大吼:

  “潮州佬,老婆可以认错,字号不能错。”

  “再说一遍,老子的字号叫存菊堂!”

  左手提着关公刀,浑身血糊糊的乌鸦,走在街道上。

  好想大哭一场。

  大哥,大嫂,阿郁,你们都来陪我砍人呐。

  若是你们还在,

  这潮州府,咱们携手平趟。

  ……

  街道那头,

  出现了一张熟悉的脸,骑着马。

  乌鸦以为自己眼睛花了,被血糊了。

  从路边揪住一行人,在他的衣服上蹭了蹭眼睛。

  “杜先生?”

  “乌鸦,别来无恙。”

  杜仁依旧是轻摇扇子,白扇面,中间一个草书“浪”。

  哗啦,一收扇子。

  下马,握着乌鸦的血手。

  “兄弟,最近日子过的咋样?你的手酸不酸?”

  呜呜呜,

  乌鸦哭了,哭的像个委屈的孩子。

  泪水混合着血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