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630章 坐牢也是一门生意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6307 2025-03-08 19:31

  1788

  法兰克王国依旧未曾能从粮食减产的阴霾中走出来。

  从三年前开始的那一场旱灾,至今依旧影响着所有人的生计。

  旱灾的一大影响是,牲畜大批量死亡。

  这又导致了作为农田肥料的畜肥极度短缺,农作物产量继续下降。

  面粉涨价~

  巴黎市民购买面包的支出从家庭总支出的50%飙升到了80%。更可怕的是,还看不到尽头。

  大量的破产农夫开始涌入城镇试图寻找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

  很显然,

  这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价降,人命贱。

  一个包吃包住没工钱的女佣工作,至少上百名年轻姑娘挤破头竞争。

  稍有嗅觉的人都能意识到这里面蕴藏的巨大危机。

  然而路易十六当局的应对办法是:扩建巴士底狱,新编陆军30个团。

  ……

  巴黎街头。

  一辆豪华马车隆隆开过,四名壮汉跑步跟随。

  惹得路人纷纷侧目。

  王神仙坐在车里闭目养神,好一副世外高人做派。

  今日出行,乃是受一位落魄贵族所邀上门看看风水。

  城堡门口。

  “大路冲正门,不好。整改。”

  走到书房。

  “主人背后无依无靠,难怪升不上去。加块靠山石。”

  走到卧室。

  “面积太大,不聚人气。整改。”

  走到卫生间。

  “臭气熏天,整改。”

  ……

  王神仙拿着罗盘,在古堡周围来回转悠。

  指针滴溜溜乱转。

  突然~

  他掐起手指,口里念念有词。望着大师如此表情,小贵族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王神仙随手抽出桃木剑,在地面画出一个圈。

  “在这里造座假山,可稳禄位。”

  “是,是。”

  继续蹓跶,王神仙又指着院子里孤零零的一棵景观树:

  “砍掉。”

  “大师,这又是为什么?”

  “莫问。天机不可泄露。”

  “是,是。”

  见此人态度颇为虔诚,王神仙又问道:

  “令尊去世多久了?”

  “20年。”

  “令尊在天堂里过的窘迫啊。他有怨念,故而影响了你的前途。”

  “神仙,天堂里也要花钱?”

  “废话。阴阳两界,那都一个样。没钱,天堂也是地狱。”

  ……

  王神仙令徒弟掏出一叠天地银行币。

  “灵币!一种能够通灵的东方钱,咳咳,是专门给逝去的祖先们使用的。”

  说着,

  他走到屋里燃烧的炉子旁,放下这叠钱。

  当他的手松开的那一瞬间~

  奇迹出现了。

  天地银行币一张接着一张原地飞升,被吸入炉子。

  宛如神迹~

  贵族心里仅有的那点狐疑消失殆尽,他嚎啕大哭。

  “神仙,救我。”

  ……

  一番折腾,王神仙轻松拿走了50枚金币。

  钱不多~

  他不是为了挣钱来的。他的一个儿子在殖民地做官,另外一个儿子在吴廷做官。

  这段时间内,他分别给3个贵族、2个商人看过风水,指点迷津。

  其中2人对他奉若神灵,全部整改。

  其余3人半信半疑,整改不积极。

  效果就出来了。

  整改不积极的3人。

  其中一商人工厂夜间莫名失火,破产了。俩贵族,一个被人告发谋逆关进监狱,拷打了1个月。一个家族的商船在大西洋沉了,损失惨重。

  整改积极的那2人。

  小贵族突然被命运女神垂青,走马上任海外殖民地高官。商人意外获得大单,身价暴涨。

  ……

  斯当东子爵终究还是浅薄了。

  他只看到了吴国有形商品对欧洲的影响,却没看到吴国无形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随着吴国第一批专业领域移民的到来,各种各样的无形理念飞快进入了城镇中产以上阶层的脑袋瓜。

  尤其是贵族。

  他们被养生、风水、中医的理念精准命中。

  想不想长寿?想不想升官?想不想健康?

  想!

  你就得信。

  开设在各国都城的吴国中医馆,装修奢华、鲜花环绕,地板一尘不染。

  而欧洲同行的诊所内,臭气熏天、血污满墙、令人作呕。

  坐诊的中医斯文优雅,说话慢条斯理,衣着十分考究。

  而欧洲医生们此时还笃信衣服越脏,水平越高的奇葩理念,一个个打扮酷似屠夫。

  ……

  除了硬件领先,软件更领先。

  吴国中医强调消毒、重视营养、兼顾心理,治疗手段以药学和理疗相结合,对许多饮食失衡造成的疾病,疗效颇佳。

  口碑很快打响。

  贵族们对“诊脉”行为产生了极度膜拜。

  因为神秘,所以膜拜。

  诊金贵的离谱。

  中医们快速融入了当地的上层社会,哪怕是王族待他们也彬彬有礼,时常征询一些养生美颜理念。

  生意愈发火爆。

  对外公开招聘护士,筛选堪称严苛,对年龄、身高、相貌、汉语言识字数目、个人清白,都有严格要求。

  仍然人山人海~

  这帮应征者可不傻。

  一份时常出入宫廷月薪10个银币的护士职业不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且能高嫁。

  ……

  这几年里,在各大洋穿梭航行的商船数量逐年上升。

  国际贸易从未有过的繁盛。

  烈火烹油的高速发展下,欧洲平民阶层却对当下生活极度不满,因为身边的蒸汽工厂越来越多,但是待遇却越来越差。

  资本家们整日叫嚣着“严格控制成本,和吴国同行一决高下”。

  苏格兰纺织女工平均职业寿命已经降至6年。

  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人进厂待6年就要去见上帝了。

  工厂主们组织了武装护厂队镇压不满的纺织工。

  初代资本家是这样的,他们不但对殖民地狠,对本土更狠。

  ……

  诺斯首相多次巡回演讲:

  “即将到来的19世纪,将是全世界竞争空前激烈的一个世纪。”

  “国力决定一切。”

  “我们正在和吴国展开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包括但不仅限于纺织、钢铁、军工、航海。为此,我们要不惜代价,不惜一切代价。”

  “这是一场沉默的战争,最终的胜利者将赢得下一个一百年。”

  上议院和下议院的绅士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欢呼。

  民心从未有过的团结。

  竞争、备战,两不误。

  日不落帝国要做19世纪的唯一霸主。

  

  

……

  撒克逊王国的氛围只是欧洲的一个缩影。

  各国大抵心思类似,一方面拼命压榨殖民地,一方面拼命发展工业,把本国庶民的血肉和殖民地土著血肉搅合在一起。

  没办法。

  联合参观团从吴国回来,被震撼的不行。

  参观团成员们把吴国的工业吹嘘的天上难见、地上无双,宣称欧洲的工业已经全方位落后。

  要追赶并超车。

  就需要各国王室的大力配合。

  发展工业,无非就4点:资金、人员、技术、正策。

  王室承诺减税。

  王室默许人员成本控制。

  王室给予发明家更高的奖励。

  王室颁布更多的自由法令,尤其是从殖民地掠夺廉价资源供给本国工厂。

  ……

  从南亚次大陆到西印度群岛,从加勒比到北美,殖民者空前贪婪,皮毛、香料、黄金、铜料、木材、奴隶,他们什么都要。

  殖民者和土著之间的战争越发激烈。

  死于火枪的人不计其数。

  吴国军火商和只认金子的欧洲商船联手,把那款廉价的火枪卖到了全世界。

  自由牌火枪。

  一款连续射击6次,炸膛概率超过9成9的垃圾火枪。

  那又怎么样?

  炸膛死掉也是一种幸福。

  总比被人割了头皮死掉要好吧?

  对此极为愤怒的撒克逊海军在印度洋拦截过一次吴国军火商船,很快,他们的商船在南海就遭遇了同等报复。

  最终,

  伦敦决定,除非全面开战,否则不要正面对抗。

  ……

  世界主要强国不约而同地干同一件事:备战!备战!备战!

  扩军。

  造舰。

  升级战术。

  研制新式武器。

  在全球殖民地修筑更多更坚固的棱堡。

  这些是物理层面的,非物理层面的则是外交。

  撒克逊外交使者频繁出入各国宫廷游说,试图建议一个松散的军事联盟共同对抗吴国。

  欧洲没有出过秦始皇。

  在这种时候就很头疼,无法捏成一个整体。

  各国分歧不断,矛盾太深。

  ……

  撒克逊人的设想:

  “欧洲各国共同宣布抵制吴国商品,然后联合起来和吴国全球开战,夺取吴国的大部分海外殖民地,把战舰开进吴国的后花园。然后,双方达成城下之盟,为了世界和平大家各退一步,吴国向全世界分享茶叶种植技术。”

  撒克逊人从来没想过武力进攻吴国本土,他们所能想到的最佳结局也不过是从吴国手里多挣点银子。

  从这一点来看。

  当下的吴国和撒克逊王国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公司帝国。

  ……

  克里米亚半岛。

  战争已经持续了4年,双方打的筋疲力尽。

  部分装备欧械的罗刹人损失了45万军队,其中大部分是征召来的农奴。

  全面装备吴械的奥斯曼人损失了78万军队,其中大部分是阿伯伯人和波斯人。

  打不动了。

  中间出现了20里的停火地带。

  吴国的七大重工集团赚爽了,西欧的军火商同样赚爽了。

  在坐视奥斯曼——罗刹厮杀这件事情上,双方是有高度默契的。

  正因为有这种默契,两边才能如此克制。

  最好笑的是,罗刹和吴国的边境贸易额逐年攀升。

  让全世界看到了,什么叫踏马的自由贸易。

  ……

  松江府。

  原住民顾阿四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自己的老屋。他是最后一家搬离此处的,街坊四邻早就走了。

  没办法。

  住不下去啊。

  松江府物价逐年抬升,铺子里鲜肉小笼包1两一屉,侬吃的起伐?

  闹市区新开的铺子,一概是土匪改行。

  黑!

  但是,只要把自家的房子卖了,然后去嘉兴、去湖州、哪怕去杭州城都能换一套更好更大的住宅,手头还剩不少盈余。

  ……

  “爹,那是什么地方?”

  顾阿四抬头瞅了一眼。

  河对岸有一大片建筑,四方围墙内伫立着多座崭新的楼房,外墙下还有几个穿黑白条纹上衣的人在钓鱼。

  他脱口而出:

  “这么好的地段盖这么大的园子,房主可真有钱啊。”

  赶车的车夫笑了:

  “错了错了,那是松江特别监狱。”

  “啥?”

  ……

  “没错。就是监狱,不过一般人进不去的,能住进这里面的都是老爷。”

  “细讲?”

  “没法细讲。我也是听人说的。”

  顾阿四心中嘀咕了一声:宗桑。

  随即闭目养神,叨叨着老子不做松江人了,老子去做杭州人了。

  马车轻快,一路颠簸不多。

  减震弹簧和水泥官道让交通不再痛苦。

  如今的江南地区,道路交通的发展可谓一月一样。

  有帝国出资的大道、商贾捐献的支路,工厂自费浇筑的货运道路,乡间富户筹资浇筑的门前小道。

  硬化路面正在飞快普及。

  水泥产量年年翻番,年年脱销。

  ……

  宛如园子的松江特别监狱。

  “报告典狱长,来新人了。”

  “什么人?”

  “3个商人,还有2个税务专员。”

  典狱长停下手里打算盘的动作,接过判决文书草草浏览了一遍就失去了兴趣。

  “小鱼小虾,你去安排。”

  “是。”

  此刻,站在院子里的5个新人缩头缩脑打量。

  没看见武装看守,没看见殴打犯人,环境还这么优雅,这、这好像不对劲啊。

  送错地方了吧?

  ……

  狱卒笑嘻嘻走来。

  “诸位,我来介绍一下,咱这的监室分4等,甲监,每月100两,相当于中等驿馆的条件。乙监,50两一月,相当于小旅店的条件。丙监,每月20两一月,相当于大车店的条件。丁监,咳咳就是马厩。”

  “差爷的意思是?”

  “丰俭由人,自己挑!”

  瞬间,

  3名商人就笑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异口同声:“甲监。”

  狱卒一点不意外,笑着询问:“那你们2位呢?”

  2名税务专员低着头:“丙监。”

  ……

  3人向左走,2人向右走。

  人生多歧路~

  命运的齿轮咔咔转动。

  税务专员后悔不已,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弄丢了世袭的饭碗,亏大了。

  丙监内住的都是这一类微末小吏。

  而那3名商人走进甲监,又见到了一张价目表。

  一楼,月租金100两。

  二楼,月租金120两,依次类推,5楼最贵。

  此外,

  还有神秘的天字号甲监,500两一月,住典狱长头顶上。

  ……

  到了午餐时间,

  厨子笑容可掬:

  “我给诸位新人介绍一下食堂的规矩。”

  “甲餐,两菜一汤,每月200两。乙餐,一菜一汤,每月100两。丙餐,一天俩碗白饭,每月50两。丁餐,一天三个窝头,每月30两。”

  “此外,还有加餐,一菜一价。”

  刚来的3名商人目瞪口呆。

  忍不住发出了灵魂拷问:

  “坐牢,还是做生意?”

  典狱长巡视,刚好路过,严肃讲道:

  “坐牢也是一门生意。”

  “这里的一切明码报价,公平公正透明。本监所得利润,将全部用于民间廉价成药项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