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228章 狠下心来搞事,争取一个窝头50两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3098 2024-12-11 01:27

  第228章狠下心来搞事,争取一个窝头50两

  江南高温持续,太阳从早到晚超长在线。

  板桥战场陷入了僵持,两边都在疯狂的修筑工事,加固临时大营,拒马、栅栏、矮墙,层层叠叠。

  相距6里,金鼓声隐约可闻。

  李郁坐在大帐内,汗珠不住的往下流。

  忍不住抱怨道:

  “这鬼天气,也太热了吧。”

  林淮生也是一脸疲惫:

  “是啊,我宁愿在冬天打仗。”

  ……

  二人巡视大营,见士兵们大多在阴凉处躲避阳光。

  李郁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刘武率领的水师战船已经抵达了江宁城附近江面,并且开炮轰击了城墙。

  江心洲位于长江当中,顾名思义,是长江中的一大块岛屿。

  午饭时间到了!

  天空无云,太阳毒辣。

  每逢夏季水位上涨,低矮位置就会被淹没,生存环境极度恶劣。

  “我军进退两难,想必京旗也一样。不如给他们下战书,速速决战。”

  没有温度计,但是李郁感觉气温已经接近40度。

  众军官争吵的厉害,更加加剧了帐内的燥热。

  “组织人手将严重的病患往后送,送到最近的城池去,选在夜里行军。”

  伙房的人抬着大锅,敲击着锅沿。

  转头吩咐一个亲卫:

  “打完这一仗,记得提醒我解决军粮问题。”

  “天气太热了,昨天杀的猪,那肉过了一夜就不咋新鲜了。”

  “起来吧,喝点绿豆汤。”

  射箭投书,清军主帅富察.明亮看完了,一声不吭的就撕了。

  刘武连忙接过,顾不得客气,一饮而尽。他是真的热坏了。

  “提前抹盐,或者放进附近村子的水井里,尽力吧。是我的失误,我早该想到的。”

  “主公,我军应当和京师八旗尽快一战,然后撤回常州府休整。”

  ……

  ……

  敌人所期待的,就是我要避免的。

  李郁叹了一口气:

  伙房的头目,忐忑不安的解释道:

  李侍尧派遣了500绿营兵驻守这一水上咽喉要道。结果刘武的水师一到,这些人就主动投降了。

  林淮生想了一会,说道:

  一是觉得打不过,二是失去了江宁城的补给。

  “好汉不吃眼前亏,天气这么热,江宁城墙这么厚,怎么打?”

  “短短两日,病号已超500人,中暑、拉肚子、风热症皆有。”

  李郁临时起意,观察了伙食情况。发现士兵们随身携带的干粮已经发霉了,长绿毛了。再盛了一碗肉,发现也有轻微的异味。

  “遵命。”

  辎重队搭起了许多的临时遮阳处,头顶支撑起大块的油毡遮阳,四周空荡荡,方便透风。

  李郁擦着汗:

  “你派人试试吧。”

  之后在江宁城西侧的江心洲暂时停泊,基于相同的原因:暑热。

  “继续挖地道,爆破。”

  “诸位,我们现在面临一個大问题,天气太热,减员严重。都议一议吧?该怎么办?”

  若是列队打仗,半个时辰内,中暑者就不计其数。如果穿甲,不需要打仗,阳光下站半个时辰就全军覆没。

  “拜见主公。”

  李郁叹了一口气:

  回到大帐,

  “主公,病号的数量急速增加。”

  “嗯?”

  “那江宁城呢?就这么放弃了吗?”

  既然你很想决战,那咱就闭门不出,绝对不决战。

  拖!耗!

  虽然这种天气,京师来的旗丁们热的无处躲藏,恨不得挖洞避暑。

  但就不愿意成全敌人,宁可全部热死,也不决战。

  不得不说,明亮是个优秀的将官。他这种稳如泰山的做派,让李郁焦虑了。

  ……

  江宁将军崇道麾下有2000马队,但是他不愿出动。

  副都统福长安,又一次登门了。

  “下官有紧急军情,求见崇大人。”

  “福公子这边请。”

  管家表面恭顺,却是一路在翻白眼。

  自家老爷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以大局为重,不得冒险。

  这位富察氏的公子倒好,厚着脸皮为上次的鲁莽认了错,但是照旧请战,只不过态度变好了。

  会客厅,崇道一身素色袍子。左手握着书卷,右手端着一紫砂壶。

  “贤侄来了,快快宽衣,上茶。”

  福长安虽然满脸汗,却依旧衣甲整齐,腰间还挂着佩刀。

  “老将军,小侄觉得如今仍有机会。当和明亮副都统取得联系,约好南北同时夹击,一举击溃贼兵主力,安靖江南。”

  “贤侄虽年轻,却深通兵法,不简单,不简单呐。”崇道说话和蔼可亲,如沐春风,“不愧是将门虎子,家学深厚。当年,令尊还在世的时候~”

  崇道絮絮叨叨,好似一个亲切的长辈。

  回忆起了和福长安的爹,大学士傅恒一起共事的时光。

  从京城小事,到南巡随扈,再到征缅的那些事儿,娓娓道来。一讲就是半个时辰,细节丰富,情感真挚,闻者催泪。

  福长安黯然离开,他是真的服了崇道这个非典型旗官~

  ……

  崇道呲溜一口热茶,放下紫砂壶,自言自语道:

  “年轻,还是太年轻呐。傅恒他自个儿就没悟出为官的精髓,加上又死的太早,更加谈不上教导他这两个儿子了。”

  管家站在一旁,没敢出声。

  听着自家老爷,继续感慨:

  “这做人呐,刚烈易折,就算是为朝廷也不能出十分力。你知道几分力最合适吗?”

  管家哪儿敢接话,陪着笑说道:

  “主子说笑了,奴才哪懂。”

  崇道竖起三根指头,晃了晃:

  “3分,就3分,不能再多了。”

  “出3分力,吹7分功劳,多出3分给同僚,再拨2分给下属,如此最好。对上对下都好交代。一团和气,大家都挺好。”

  “主子睿智。”

  “不不,老夫也是年过不惑才悟出来的。年轻的时候,我也曾意气风发,利剑出鞘,恨不得为咱大清开疆拓土千万里。”

  “那后来?”

  “后来我喜欢上了汉人的书,越读越入迷,越读越清醒,悟出~”

  崇道突然止语,蹿了出去,从安静作妖的小孙子手里夺过自己的紫砂壶。

  “爷爷你的壶太脏了,我帮你洗。”

  “哎哟喂,我的小祖宗哎,这可是爷爷养了4年的壶,这可不是脏东西,这是茶垢哟。”

  ……

  江宁城,

  刘千坐着马车路过米铺,掀开帘子看了一眼。

  米价又涨了5文每斤。

  这是一个信号,说明江宁城开始紧张了。

  之前一直平稳,是因为长江航线畅通,江北的粮船照样开到江宁。

  如今,城中都在疯传,贼兵的战船密密麻麻,已经控制了长江。还炮击了仪凤门,炸死了十几个兵丁和壮丁。

  他花银子打听过了,是真的。

  刘武的水师为了示威,见城墙上兵丁居然个个观望,伸长了脖子,眼神天真又愚蠢。于是下令开炮,让他们长长记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