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486章 他有十万天兵,我有百万牲口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3073 2024-12-11 01:27

  眼前的送信之人竟是和府大管家,刘全。

  炙手可热的刘管家,如今打扮的像个真正的行脚商人,一路从南阳府潜行至此。

  湖广在打仗不假,

  但广袤辽阔的汉江平原上,各路斥候、信使、小股人马依旧畅通无阻。

  只是,

  大军无法畅通。

  两边都盯着对方的主力,一点不敢放松。

  积玉口镇周边,

  吴军斥候阴魂不散。

  同样,

  第2、第4军团行军路上,清军斥候也如跗骨之蛆。

  总得来说,

  清军斥候稍胜一筹,因为骑兵多。

  如果不是因为江汉平原河流众多的话,吴军斥候恐怕要全军覆没了。

  ……

  陈祖洛阅读了2遍,然后将密信一角凑上蜡烛。

  火焰燃起,纸张落地,化为灰烬~

  刘全瞅了一眼已经碳化的纸上布满字迹。

  这才开口了:

  “大人,您做好准备了吗?”

  “只怕皇上会追击擅离职守之罪,我毕竟是湖广总督。”

  “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主子说,湖广已是吴贼的囊中物了,其实皇上他老人家也心知肚明,只不过~”

  “本官听和相的。”

  “是。”

  刘全退出大帐,一路鞍马劳顿,也该去放松一下。

  如果不是因为陈祖洛确实重要,

  他这个心腹管家才不可能涉险潜入战区呢。

  ……

  陈祖洛在帐内,

  冷静的复盘当前局势。

  吴军从多个方向一起发起进攻。

  摆出了一口吞掉湖广的战略意图,而且从战局来看,他们确实有这个实力。

  湖广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以及能给吴军造成多大伤亡的问题。

  和珅在信中告诉自己,

  皇上希望外藩蒙古马队的血流在江汉平原,和吴军的血混在一起。

  如果能够让蒙、吴两败俱伤的话,

  自己就是大功一件!

  但是,

  要不露声色的达成这个目标,不能寒了天下人的心。

  ……

  陈祖洛眼睛盯着灯花,思考的出神。

  自己从江汉战场脱身不难,小股人马渗透渡过汉水毫无难度。

  汉水那么长,

  吴军水师只能堵截大股人马渡江。

  零星人马只要找艘小船,1刻钟就渡过去了。

  关键是,

  北渡之后能不能脱罪,能不能保持总督高位。

  主子和珅在信中说,

  他会死保自己,而且给自己准备了一个理由——勤王!

  ……

  “勤王!勤王!可吴军并未有北伐迹象,本官贸然带兵北渡去南阳勤王,这理由站得住脚吗?”

  陈祖洛正在沉思。

  突然帐外,

  有人来报:

  “大人,有人求见,说是从武昌城里逃出来的,带来了王巡抚的书信。”

  “快带进来。”

  来者不是别人,

  正是赵庄文。

  他出了武昌,逃亡队伍逐渐缩水,从一开始的5000人最终只剩下2000多。

  途中,

  还和吴军小股斥候交手2次。

  ……

  “下官拜见制台。”

  赵庄文依旧桀骜,只是拱手作揖。

  陈祖洛很诧异的瞅了他一眼,拆开书信。

  笔迹潦草,纸张的迭痕严重。

  只有5个字:

  “此人可大用。”

  陈祖洛抬头,

  上下打量,问道:

  “我离开武昌时,似未曾在幕府见过你?”

  “回制台,恩师认识并收下我尚不足一月。”

  “嗯。”

  “本官有一事不解,武昌城墙坚固、粮饷充足、新军忠诚,为何短短半日就~”

  赵庄文此时表情也变得异常痛苦,

  艰难的吐出一句:

  “新军不会用炮!被人摁着打的无招架之力。”

  ……

  陈祖洛不露声色,

  想继续探明此人底细。

  “若依你之见,湖广之战朝廷的胜算有几成?”

  “无胜算。”

  “朝中有人提议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就藩云贵,同时怀柔西南土司,欲以其阻挡吴军兵锋,你又怎么看?”

  “妙计也。”

  “妙在何处?”

  “废物利用!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让吴军无法集中全部兵力北伐。”

  “吴军枪炮犀利,纪律森严,加之财政富裕,朝廷该如何是好?”

  赵庄文抬头平视,仔细打量陈祖洛,

  在看到对方脸上浮现出一丝明显不悦后,

  才笑道:

  “他有十万天兵,我有百万牲口。”

  ……

  “你说什么??”

  “对。吃的是粗粝食物,穿的是粗布灰褂,统帅一声令下,牲口们扛着简陋武器迎着敌军炮火,粗糙而潦草的冲击敌阵,死了一万,再上一万。纵然是富裕的天兵也吃不消这样的战争。此法最适合庞大帝国。看似蠢笨,实则精妙。”

  陈祖洛脸色一冷,

  如果不是看王杰的脸面,当场就令人将这狂生拖出去斩成两截。

  狂士?

  如今不是春秋战国。

  不需要狂士,只需要顺臣。

  ……

  陈祖洛低头:

  “朝廷应你老师之请,加封你为湖南团练帮办,5品。你可以去湖南上任了。”

  过了好一会,

  抬头看到赵庄文还站在原地,

  于是没好气道:

  “为何不走?”

  “下官想讨个实职,可否换个实职知县?”

  “官爵乃朝廷重器,岂能如此讨价还价,若不是看在王~”

  赵庄文突然拱手:

  “制台,恩师曾对在下说过他一直惦记陈家的人情,数十年未曾有机会报答,故而要求独守武昌。如今~”

  ……

  半晌,

  陈祖洛叹了一口气,

  提笔问道:

  “说吧,要哪个县?”

  “沅陵县。”

  “沅陵县可是辰州府首县、府治所在。”

  “下官明白。”

  陈祖洛刷刷几笔,加盖大印。

  然后甩下。

  一纸公文飘落地面。

  赵庄文俯身捡起,脸色平静如常。

  “谢大人成全。”

  扬长而去。

  ……

  隔着帐,

  俩人心中各自嘀咕。

  陈祖洛:狂生。

  赵庄文:傻哔。

  总之,道不同不相为谋。

  赵庄文从军中借了几百石粮,次日清晨带着部下继续南下逃难赴任。

  陈祖洛也忙着布置他的大计。

  麾下的十几位外藩蒙古首领获得了一个意外惊喜——朝廷准许他们纵兵打草谷2日,

  确保士气高昂,然后驰援荆州城。

  察哈尔、热河马队则是叽叽歪歪,十分不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