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431章 一捆柴禾引发的血案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2866 2024-12-11 01:27

  ~

  农历3月12,天气乍暖,参谋本部正式启动了“进攻广东”的计划。

  老规矩,

  兵马未动,后勤先行。

  多达上百种军用物资从各个工厂就近运至码头,然后汇成船队起航。

  江南运河段绝对安全。

  长江段,需要水师护航。

  而驶入鄱阳湖后,又恢复了绝对安全。

  船队水手偶尔望见一两具在湖中漂浮的清军尸体,皆兴奋不已。

  南赣镇清军小2万具尸体,终究没能清理干净,解冻后,有的就被水流一路冲进了鄱阳湖~

  ……

  船队从鄱阳湖进入赣江,上溯至丰城县,停泊3天。

  大船换小船。

  吸取了去年冬天运输棉衣的教训,小船可以灵活上溯,直至距离大庾岭30里处,再次雇佣挑夫,肩扛手挑过梅关。

  最终,

  抵达南雄府,送至第5军团手中。

  军需官确认所收到的货物类型、数量,无误后盖章,最终苗有林盖章。

  吴军特色,

  衙门有官印,文官武官们还拥有个人私章。

  统一制式:

  方形,黄铜材质,尾部有孔,可穿一根牛皮绳拴在腰带上。

  凡是需要自己确认的文书,皆可盖章。

  日后追查,方便追溯责任。

  ……

  苗有林视察军营,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整,第5军团士气高昂。

  突然,

  营中马蹄声响起,沿途士兵连忙避让。

  骑士头顶那高高的盔缨一看便知,是个传令兵。军中严禁私自纵马狂奔,斥候和传令兵除外。

  苗有林停住脚步,

  只见那传令兵一個漂亮的勒停,翻身下马。

  手捧竹筒:

  “参谋本部急件,请校尉大人查收。”

  苗有林摸出随身小刀,破开竹筒蜡封,取出里面的信件展开细看。

  原来是训练署给自己送来了2000新兵,预计3日至5日内抵达。

  ……

  火炮,是此战的重点。

  遗憾的是攻城重炮太过沉重无法运输。

  广州城墙厚度可观。

  寻常口径的火炮无能为力,只能靠爆破~

  想到这里,

  苗有林低声嘱咐手下:

  “组织400人规模的爆破营。”

  “遵命。”

  梅关古道,很久没这么热闹了。

  数千名赣州府挑夫喊着劳动号子来回奔波。

  赣州,属于客家四州之一。经历了清军摧残,人口锐减3成。

  吴军雇佣他们做挑夫,相当于以工代赈。

  ……

  李郁对江西寄予厚望,

  江西原本就是传统产粮大区。

  再结合当前的战争态势,无论打两广还是打湖广,江西都是最理想补给地。

  古代打仗,近距离运粮的意义有多重要,无须赘述。

  自从马忠义部覆灭后,整个赣南地区的吴国文官系统只忙一件事——春耕。

  撂荒良田需要及时补种。

  其余的田,大搞堆肥。

  总的来说,农业署推行的有机堆肥法(粪便、秸秆发酵)效果不错。

  水利署暂时腾不出手管江西,光是苏松两府的“井字人工河网”就让水利署长黄文运接近崩溃~

  无他,工程量太太太大了。

  全靠一铁锹一铁锹的挖,独轮车和挑子来回运。

  如果不是碍于身份尴尬,

  黄文运真的想劝谏李郁,别挖了,太浪费钱了。

  ……

  一名少尉叩门,低声道:

  “总指挥,韶州府百姓又来给咱们送情报了。”

  苗有林搓着自己的脸皮,语气纠结:

  “知道了,你接待吧。注意,不要透露我们的用兵安排。”

  热情!

  客家百姓太热情了!

  又是主动投军!

  又是主动递送清军情报,包括韶州府清军动向,兵力大概规模,城防长几何,护城河宽几许,守城官佐信息,韶关至广州的道路情况,零零总总。

  经过斥候验证,情报基本准确。

  ……

  苗有林自言自语:

  “他娘的,要是广东没有土客之争该多好啊,老子振臂一呼,粤人应者如云。”

  突然有人叩门,

  “进来。”

  “总指挥,新兵到了。”

  “知道了,下午我会去视察。”

  苗有林抬头,望着踟蹰不愿离开的上尉军法官,疑惑的问道:

  “薛辰,你还有什么事吗?”

  “属下有个推测,不吐不快。”

  “讲!”

  “韶州府客家人积极提供情报,非完全自发,幕后很可能有人组织筹划。”

  “嗯?”

  “例如守城官佐信息,百姓从何得知?但对于士绅阶层就不是秘密。”

  苗有林一愣,如梦初醒:

  “你是说,客家人的首领在提供情报的同时,也在试探我们的倾向?”

  军法官沉默的点点头。

  随即敬礼,退出屋子。

  ……

  鹤山县,隶属于肇庆府。

  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残酷拉锯战争,本地的广府人口锐减。

  后来,清廷坐稳了天下,曾多次迁惠州、嘉应州的客家人至此安居耕种。

  慢慢的,鹤山县形成了土客杂居。

  康熙年间,基本相安无事。

  乾隆年间,两方龃龉突生。原因很简单——抢夺田地水源!

  丰塘村,

  客家人首领吕大有、曾怀古俩人对坐猛抽水烟。

  屋里烟雾缭绕,十分呛人。

  “怎么办?”

  “不知道。”

  屋内重新陷入了沉默。

  ……

  最近,

  鹤山县衙派人挨个通知各客家村寨——禁止修筑围屋。

  现有围屋只许留下1处,其余限期拆毁,若是30天后还未拆毁,县衙将予以重罚。

  身材魁梧的吕大有放下水烟,冒出一句:

  “我觉得不能拆。”

  “县衙那边怎么办?”

  “大家凑点银子,塞给胥吏。能拖一时是一时,世道不太平,没了围屋,丰塘村就得任人宰割~”

  曾怀古突然压低声音,说道:

  “陈家村在搞团练!”

  吕大有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

  “我知道。”

  ……

  陈家村和丰塘村就隔着一条河,村民全是广府人。

  听村里的老人说,康雍年间,两村关系还可以,偶尔还有通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