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1164章 权位

  袁熙面对几方传来的情报陷入了沉思,犹豫下一步改采取什么行动。

  按道理冀州打成这样,他应该赶回去坐镇,但思量过后,他觉得诸葛亮和沮授田丰等冀州旧部的组合,已经做的足够好,自己即使回去,也改变不了什么,不如让他们放手发挥。

  同时袁熙认为当前环境下,更适合自己做的,至少还有三件事情。

  一是在寿春整兵,支援魏延攻入豫州,破坏曹营的后勤补给。

  二是将重心中放在吴国方向,既然吴国还不死心,那么干脆提前发动对吴国的灭国之战,似乎也不错?

  两线作战看着是犯了大忌,但在袁熙看来,江淮水军现在也帮不上冀州的忙,所要消耗的,无非是一些军粮物资而已。

  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长江流域,袁熙是有盟友的。

  刘备。

  刘备还是称王立国了,但不是前世的汉中王,而是汉南王。

  因为这时的刘备没有取得汉川,而是得到了汉水以南的荆南地区,所以其立国的国号,也理所当然变成了汉南。

  不过相较于蜀中,汉南虽然也颇为富庶,但有一个最大的麻烦,便是周边不安定。

  汉南的东北面是江夏和袁熙的领地,暂时还算稳固,但其北面,则是魏国领地,和刘备相隔汉水对峙,其西边是行将就木的刘表地盘,南面是南蛮部落,东面是吴国,这三面的隐患都很大。

  刘表就不说了,其已经板上钉钉要立刘琮为继承人,而刘琮背后以蔡氏为首的家族,都是倾向于投降曹操的,要是刘表去世,刘备势必陷入上游被曹军控制的劣势。

  南面的南蛮更是麻烦,其所处地区遍地瘴疠,地形险要,所以蛮兵多喜劫掠,先前就屡屡侵犯荆南,刘表彼时也只能花钱买平安。

  但如今刘备接手后百废待兴,正是招兵买马,壮大实力的时候,且刘备本来就底蕴不厚,面对南蛮的威胁,他哪里有那么多财货买平安?

  所以面对南蛮的不时侵袭,刘备本来就够焦头烂额了,所以在知会了袁熙后,方才和吴国签了停战协议,以专心对付南蛮入侵。

  但对于孙权来说,他的发展空间更为有限,三面一方是刘备,一方是袁熙,最后一面是交州的士燮。

  所以他暂时只能图谋士燮,在派出江东大军压境后,士燮无意抵抗,便投降了。

  之后孙权却干了一件不地道的事情,他找了个借口,把士燮杀了。

  士燮此人施政清明,税赋甚薄,在他的治理下,交州百姓过的还算安定,所以威望甚高,结果孙权一接手,就加了好几倍的税,一时间民怨沸腾。

  为此士燮为此去豫章和孙权交涉,却被安了个擅离职守的帽子,就此被处死,吴国趁机全面掌控了交州。

  孙权这么做,是因为他想彻底掌控交州,在各个重要位置上安插上自己人,在交州极有威望的士夑变成了拦路的石头,所以其在投靠孙权的时候,下场已经注定了。

  但这件事做的太不地道,所以激起了交州民愤,各地时有反乱。交州处于刘备和孙权地盘中间,百姓叛离吴国,自然会逃往汉南,但和刘备接壤的地盘,多有直接献出城池的举措。

  对此刘备自然也不会拒绝,不然天下还有谁敢跟随他?

  于是孙权这下可逮到了机会,他本来在得到交州后,就已经找不到到扩张方向,接下来要么打凶虎,要么打刘备,但两者都不是孙权能够轻易占到便宜的。

  这几年江东将领已经被袁熙打出阴影了,自然会选择更为弱小,刚刚立国的刘备。而刘备此时收留交州叛乱百姓,却是给孙权找到了口实,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撕破协议,在两国边境上先动手了。

  其实袁熙看来,两国之间孰是孰非,很难说完全是一方的责任,国与国之间本来就是如此,弱小便是错,而孙权不敢来惹自己,也完全是从战场上赢回来的,袁熙要停战就能停,只因为他是更强的一方,方能拥有话语权和主动权。

  吴国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其实也是看准了晋魏两国在冀州打的热火朝天,无暇他顾,但孙权怎么也没想到,袁熙却是凑巧去了趟徐州,来到了江淮。

  袁熙对几份表奏上左看右看,迟迟下不了决心,吕玲绮一身劲装,在一旁打着五禽戏舒展身体,她在武学上的天赋确实很高,这套拳虽然功用是强身健体,但生生被其打出了几分杀伐气息。

  而且妙就妙在,她进退转趋,在数尺方面内腾挪盘旋,罗袜踩在地板上,没有发出任何细微的声音,脚步如同鬼魅一样,显然对身体的控制,已经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