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年代:从50年代开始

第15章 来吧,炫饭!

年代:从50年代开始 正经胖哥 3441 2024-12-22 05:21

  黑芝麻胡同24号院,前院西跨院。

  突如其来的招待,拼盘组团的午餐。

  大哥张康来张罗人入座,端着酒杯说祝酒词,亲自给中院刘利昆一家三口布菜。

  他更像是这个家的主人。

  如果没有之前的过节,唐根生肯定会感动。

  现在的话,后槽牙也疼。

  记忆里兄弟俩关系一直很普通,像是有很厚的隔阂。

  实在想不通关键时刻他却能顶的上。

  属实很意外。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弟弟分家单过,大哥让出了分房名额。

  为了以后生活的和谐,还努力扮演一位撮合者,帮弟弟融入新环境,为弟弟结识新邻居努力张罗。

  按道理,说句称职也无妨。

  亲爹、继母尚没做到大哥张康来的一半呢。

  可……

  夺妻之恨呐。

  张经兴不是玩意儿,康素萍不是个东西。

  你要真问心无愧,就不应该答应。

  现在转过头当好人?

  这么玩是吧?

  唐根生有将心比心的了悟。

  如有机会,他一定考虑回礼,譬如豪掷嫂子几个亿那种。

  古人都说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琅环玉洞也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神功秘法嘛。

  一上来就琢磨赠嫂子几个亿……

  也真不能怪唐根生这么想。

  主要是坐席位置惹得祸。

  大哥张康来的心里或许压根就没婚姻的芥蒂,此时唐根生觉得自己坐的位置有点点问题。

  别人都没说什么,唐根生心里有点尴尬,也只能假装不察。

  张康来和刘利昆在桌子对面挨着坐的。

  大哥需要陪刘利昆喝酒,把酒言欢自然是挨着坐了。

  两人压根就没客套礼让,先一步坐了。

  嫂子秦青坐在大哥张康来右手边,锅盖头坐在爹娘中间,享受双重伺候。

  唐根生左边秦青,右边林静,毡面拖鞋里面的脚指头努力练习抠地窖……

  如果这会儿西墙上摆个照相机记录这一幕,多年后一定就会感慨这一刻的神奇。

  显得唐根生左拥右抱似的。

  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嘛。

  “根生这手艺没的说,我吃着比东兴楼的大厨都厉害。”

  论手艺,唐根生不惧任何人。

  他跟锅碗瓢盆打了两辈子交道,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只不过最淳朴的食材用了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哪怕挥霍出了最本真最自然的味道,也难以跟八大楼的美味佳肴相媲美。

  因为这个年代的人少油水,最得意的不是吃食材本身的味道。

  他们渴望大鱼大肉重口味,所以更多的是以多油多咸为根,最大限度刺激味蕾为目的。

  只是吃着主家亲自操刀的饭菜,说些场面话罢了。

  筷子夹最多的,也还是胡同口熟食铺子的两盘肉食。

  嗯,只有摆盘最中间的大件儿炖老母鸡称得上实至名归。

  唐根生注意到桌子上吃炝白菜和土豆丝最多的,竟然是林静。

  刚才匆匆几瞥,只发现她是个有着书香气质的女人,以为她胸有点墨。

  坐的近了,不经意间才发现自己刚刚看走眼了。

  她不仅口味喜欢清淡,也不只是胸有点墨。

  不是点,是坨。

  两大坨。

  锅盖头坐在桌前,捧着一只能埋下他小脑瓜的大海碗扒的狼吞虎咽。

  一看就是打从娘胎里蹦出来就没饿过肚子的幸福小屁孩。

  “……你怎么把那个木板当桌面了,那要是两头架高了当床板得多舒服,一点缝都没有……”

  大哥张康来有些遗憾的道。

  “桌面大能放书,以后写点东西,看看书也更方便。”

  唐根生解释道。

  要是架起来没缝儿,有什么意思。

  “哎,对了,你可以找咱院里的马老蔫啊,倒座房最里面那个,他在废品站上班,那里有的是旧书旧报纸啥的。”

  刘利昆提议道。

  说者只是随口,但唐根生却是心中一动。

  等回来倒还是真得去瞧瞧。

  不求淘宝倒孤本珍品,拿来装点家里,营造文化人身份也行啊。

  林静扭头看过来,眨了眨眼。

  唐根生余光瞥见,觉得她睫毛好长。

  刘利昆这个男人真有福。

  锅盖头打着饱嗝首先下了桌,林静吃完手里最后一口二合面馒头,牵着锅盖头走了。

  出门前锅盖头还恋恋不舍的喊了一声‘叔叔再见’。

  不愧是漂亮娘亲带出来的娃,就是有礼貌。

  推门出去的时候,唐根生趁着林静迈腿的间隙飞快偷瞄了一眼。

  绷起的大腿腿型和臀部的弧度很美好。

  唐根生心头微微燥热。

  唉,大小伙子的身体就是不一样。

  大病未愈,却突然想吃细糠。

  张康来和刘利昆喝了一整瓶汾酒。

  酒是唐根生提供的。

  他一点都不心疼。

  餐车厨师或许在餐饮界只能算二级餐馆,被很多大饭庄、大酒楼不屑,但有一件事,他们差的很远。

  物资供应渠道。

  京城铁路局餐车所有的食材都是特供,来自‘东华门34号’。

  也就是‘中央领导生活物资特别供应处’。

  懂的都懂。

  唐根生家里的两瓶汾酒,就是餐桌上的压台酒,列车一趟往返,只要账目对的上,甭管是丹凤葡萄酒,白牌啤酒还是汾酒、茅台、莲花白……

  哪个乘客喝不是喝,结果只是记录个消耗罢了。

  所以唐根生抽中华烟,喝老汾酒。

  如果他想,八大名烟和八大名酒都能搞得来。

  还不要票。

  唐根生以前没有多拿,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小家。

  现在不一样了,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存点货。

  别的不说,起码也得先在备货单上添上两卷上海纺织厂的提花棉布。

  客人吃饭弄脏桌布不可避免,几趟下来就得替换。

  唐根生可还记得昨晚后半夜的冷。

  他得给自己加一床厚棉被。

  起码十斤起步的鸭绒被。

  被罩要符合这个时代,找裁缝做两套换洗,内芯的话……

  拼夕夕可以胜任。

  下一次单能用好些年呢,不亏。

  毕竟餐车订提花棉布可以,订烟酒糖茶也可以,甚至订不锈钢酒架、锅碗瓢盆也可以,可是棉花棉絮……

  说不过去。

  杯中酒一饮而尽,这顿饭局也就走到了尾声。

  唐根生起身送刘利昆到了月亮门,跟对面东厢房刚出门的魏东来点头打了个招呼。

  虽没说话,但也算是稍微缓解尴尬了吧。

  对于腰间挎着手枪的人物,唐根生一点都不想得罪。

  哪怕对方理亏。

  回到屋里。

  嫂子秦青已经把八仙桌收拾干净。

  方瓷盘上堆满了盘子碗筷。

  五大一小六个人的饭量很惊人。

  包括那只老母鸡和半盆鸡汤,最后都点滴没剩。

  盘子里的汤汁都被张康来和刘利昆蘸着馒头擦干净了。

  “嫂子,壶里有热水,别用凉水洗。”

  “哎,没事儿,搁屋里的水,不太凉。”

  嫂子秦青神色有些微的变化,她垂着头,唐根生没瞧到。

  大哥张康来又给茶壶里兑了热水。

  甭管几泡,有色儿就凑合着喝。

  厂子里的那些老师傅,一捏高碎都能泡一整天,最后还得喝进嘴里咂摸味儿呢。

  “以后有啥事你就去中院找利昆,不用不好意思。”

  “知道了,大哥。”

  唐根生点头应着,这声大哥,喊得比往常更情真意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