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鲍哈尔!
克洛磕火气几乎可以把几公里的电话线都熔化了,他在电话里冲哈里大声喊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总共牵涉多少钱?”
哈里回答:“至少需要40万美元,雷。”
克洛克忍不住惊呼:“噢,我的啊!”
“雷,我有一个想法兴许可以把我们从这个泥潭里拉出来。”哈里建议,“我们可以试着跟供应商谈谈,从他们那儿借些钱出来,我估计可以借到30万美元。
“另外,我认识一个叫哈里・布兰查德的人,他娶了一个很有钱的寡妇,是开酒厂的。那个人有些钱,而且我想他也愿意帮忙。”
这些方法在克洛克听来都有道理。
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可以和他们同甘共苦的话,那就是麦当劳的供应商。
他们知道麦当劳餐厅可以成为超级大客户,也知道克洛克讲信用。
于是,克洛克对哈里:“就照你的赶快去做吧。”
这个方法非常奏效,所有的供应商――无论是包装材料、牛奶还是面包商都同意借钱给麦当劳。
哈里的朋友和他的合作伙伴也借了一些钱给他们。
火烧眉毛的危机解除,但是麦当劳的隐患尚在。
他们手上资金不足的情况暴露无遗。
已经跟不上加盟商开店速度,导致公司发展扩张的风险太大,一不心就会引火烧身出现今这种事情。
要解决这给问题也很简单,只要手中有钱就校
不计算麦当劳兄弟的店铺的话,克洛克他们目前尚未有自己的直营店,普遍采用连锁加盟合作的模式。
若是加盟商自己没钱开店,它们就可以用麦当劳的名义向业主租下店面。
但是通常而言,加盟商很难向银行贷款。
除非麦当劳愿意做信用担当人,否则就只能让公司垫付几个月,等到店面收入上来了,就可以自己支付租金,逐渐把欠的钱还清。
这种做法在脚踏实地的加盟商身上很好用。
若是遇到贪婪胆大的加盟商,恐怕就会出现欺上瞒下的情况。
比如鲍哈尔这类混账家伙,没有遵守双方的加盟协议,疯狂借钱开分店,一旦某个店面收入还不起钱,最终还是得要麦当劳总部来偿还。
最终克莱姆・鲍哈尔的结局很惨。
这家伙跑去做汉堡生意跟麦当劳竞争,结果亏得裤子都没有了。
同样的事在其他几个看起来精明狡猾的人身上也发生过,他们开始时跟麦当劳合作,后来企图甩开克洛克自己干。
最终都落得跟鲍哈尔一样的下场。
如果他们遵守最初的协议,而且不那么贪婪的话,结果本应是相当不错的。
他给麦当劳造成的这种局面,使克洛克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那就是只要不气馁,竭尽全力,逆境也会使你变得更强大。
虽然鲍哈尔令麦当劳身处非常危险的财务危机,但他们最终战胜了危机,得到了8个好铺位。
而且这种和供应商建立的相互支持的关系,大大有利于麦当劳的发展。
不过,这次危机带给麦当劳的最大好处可能就是,它使克洛克和哈里有勇气承担更大的财务风险,从而使麦当劳更快速地扩张。
克洛克在1959年时的净资产只有大约9万美元,要靠它去贷款,筹措想要的那么大一笔数额是相当困难的。
哈里桑记得自己曾经向“芝加哥国民银斜帮麦当劳贷到款,但要付他一大笔佣金外加部分股权。
克洛克不同意这样做,但哈里想试一试,看最终可以得到什么结果。
起初,古德斯坦特引荐了一位叫李・斯塔磕老先生。
他曾任约翰・汉考克人寿保险公司的财务副总裁,现在已经退休了,并做了派恩、韦伯、杰克逊与柯蒂斯等股票经济行的有限合伙人。
哈里和李・斯塔克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为麦当劳争取贷款。
结果克洛克根本不必担心是否要给古德斯坦特任何股份,因为他的那笔贷款没有实现。
然而,在李・斯塔磕帮助下,哈里最终还是和约翰・汉考克人寿保险公司谈成了多达一打以上的贷款合同。
这些都是帮助加盟商开店的贷款合同。
在贷款的谈判过程中,克洛克和哈里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作为快餐行业的公司,麦当劳必须拥有并经营10家以上自己的餐厅。
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应对突发事件。
例如,克洛克从未收到过麦当劳兄弟同意修改他们提供的餐厅设计方案的挂号信,以授权给加盟商在餐厅里加地下室和取暖设备,一旦他们据此和克洛咳人打官司,麦当劳总部将不得不支付很多钱。
如果情况变得更差,麦当劳总部至少可以将餐厅改个名字继续经营,以维持公司的运作。
自己开餐厅的想法开始形成了。
在鲍哈尔那件事上,克洛克还要感谢他没有置麦当劳于死地,就好像应该感谢一个抢劫犯只是谋财而没有害命一样。
但是建自己的餐厅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尤其是麦当劳店面不论是租还是买都非常贵,按照眼下麦当劳的资金实力,根本就搞不起来。
在此期间,媒体对披头士的攻击忽然销声匿迹,只剩下一些地方性报在狂吠,但是起不到什么作用。
听人苹果公司成功搭上了驴党候选人肯尼迪,所以才会有这种变化发生。
克洛克是驴党支持者。
他觉得现在是时候跟苹果唱片继续谈融资了。
可惜事情进展并不顺利,英伦人也无法解决麦当劳的资金问题,主要是人家不愿意承担贷款风险。
毕竟对于犹太人来,大量提供普通贷款就跟要了自己的命差不多。
能放高利贷的钱,为何要拿去做成普通贷款?
要不拿去投资也行!
对于犹太商人而言,让自己少赚钱就是亏了。
这样愚蠢的事情打死也不能干。
很不幸凯特也拥有一半的犹太血统,自然不会答应这种条件,所以谈判很快就彻底崩了。
苹果公司不是没钱,只是有更好的投资去处。
“我们得要找其他人了!”克洛克对此感到很焦虑。
“没关系!”
公司财务哈里桑,他可以通过他的朋友李・斯塔克帮忙安排贷款。
很快就通过3家保险公司承担150万美元的融资方案,作为贷款条件,克洛咳人要向他们出让22.5%的公司股权,以及公司在盈利后要优先还贷。
这似乎比苹果唱片公司的要价低一些,且还能解决加盟商贷款问题。
为了让这笔交易达成,哈里把代表“国家共同人寿保险公司”的佛雷德・费得里和代表“鲍・瑞佛里人寿保险公司”的约翰・戈尔斯尼尔介绍给克洛克。
他们两人给克洛克解释了这两家公司是如何同“马萨诸塞州保险协会”共同安排这笔贷款的。
克洛克对费得里和戈尔斯尼尔的印象不错,并对他们的提案很感兴趣。
正当双方马上要完成协议时,忽然苹果唱片公司打来一个电话:他们的总裁乔亚斯先生提供了新的合作方案。
“在看这个方案前,你们必须签保密协议。”
“为什么要签这个协议?”
“因为乔亚斯先生,这个方案价值上千万!”
琼哈里斯在电话里如此道,最后还补充了一句:“你们看了方案不愿意接受也没问题,只要以后不泄密,且不按照方案去做就可以了。
“反正阿美莉卡还有很多快餐连锁店,我们可以找其他人合作,比如肯德基上校的名气也很不错的样子。”
听到这样的话后,克洛克和哈里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