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硅谷1990

第二章 开局不利

硅谷1990 鸦的碎碎念 2915 2024-12-20 14:18

  “现在才1990年啊,现在连web浏览器都没有,第一个web浏览器要等到今年的圣诞节才完成初步设计,得一直等到1993年才发布。”

  王炽有些苦恼,来太早了,1990年的互联网是一片荒芜,当然现在的人们不会这样认为,他们觉得互联网老有意思了,简直是最伟大的发明。

  现在互联网最主流的四件事分别是:邮件,讨论组,远程计算和文件传输。

  邮件很好理解,一直活跃到了今天。

  讨论组其实也好理解,就是聊天室,它在阿美利肯的时候叫讨论组,大家主要讨论新闻,大家都有不同立场,对于新闻有不同的看法。

  整个USENET上大约有2500个讨论组,每天要产出超过700万字的评论,只能说在热衷键政这件事上,四十年前的碳基生命和四十年后的碳基生命没有区别。

  “王安电脑离倒闭不远了,王安已经失去理智了,他居然请米勒来当CEO,要知道米勒从来没有从事过计算机行业。”

  “我也这么认为,王安裁员没有问题,但裁员不能解决负债问题,只有产品层面的创新,重新赢得消费者才能让王安电脑活下来。”

  “王安就应该立即向个人PC市场转向,而不是继续固执过去的辉煌,去开发专用工作站。”

  讨论组有很多,王炽房间里的麦金塔电脑上就参加了不少讨论组,他对计算机相关内容最感兴趣,加入的组大多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

  讨论组里关于王安电脑的讨论引起了王炽的注意,一谈论起王安电脑,充斥着负面看法。

  毕竟在过去短短五年时间里,王安电脑亏损了超过15亿美元,裁员数量更是接近两万人,这些被裁人员中大多都是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人士,私下也活跃在各大讨论组中,不发表负面看法才怪呢。

  王炽光是从麦金塔电脑页面上的文字就能看出王安电脑的处境有多差,再考虑到当下,互联网创业的基础环境都不成熟,不如去王安电脑工作,帮助他们扭转颓势的同时捞到自己在这个时空的第一桶金再说。

  从二爷那继承来的财产不算。

  ......

  王炽在处理完二大爷的下葬仪式后,马不停蹄地飞往波士顿。

  根据王炽残存的记忆,王安电脑倒闭在即,他一刻都不想耽误。

  要知道王安电脑巅峰时期每年营业额在30亿美元,王安本人更是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第五大富豪。

  王安电脑在当下虽然已经不如从前,但其在全美的认可度上是有目共睹的。

  王炽认为由他来操盘,未必不能成为苹果,在历经磨难后又重新走出来。不过考虑到他现在才刚满18岁的年纪,从来没有证明过自己的履历,王炽意识到需要先从在王安面前证明自己开始。

  王炽在从纽约赶往波士顿前,在机场的书店里找到各种报刊书籍,但凡里面有和王安电脑有关的内容,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王炽知道自己,需要以最短时间把大致情况给了解清楚,想到能够说服王安的办法。

  让王安选择把一家落魄后仍然有着上万名员工的公司交给一个18岁少年掌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别说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并不亲近,哪怕是亲孙子,王安也很难做出这样的决策。

  “你不去斯坦福念书,跑来这里做什么?”王安的儿子王烈,前不久在二大爷葬礼上匆匆出现又匆匆离开的年轻男子,面色不虞道。

  王炽直视对方,“烈叔,王安电脑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我认为我能够帮助你们走出当下的困境。”

  王烈像是听到了什么前所未有的笑话一样,“你还是乖乖在斯坦福把基本的高等教育接受完再来说这句话吧。

  王安电脑不过是经历了小小的挫折。”

  “抱歉,烈叔,我虽然很不想这么说,但上上个财年高达4.24亿美元的亏损,去年亏损扩大到7亿美元,哪怕换做IBM面对这样的亏损,也不能说它只是小小的挫折吧?”

  王炽从杂志上看到过王安电脑的报道,里面大多都把弗雷德里克形容成一个无法认清现实的自大狂,弗雷德里克是王烈的英文名,他在和王烈短短对话之后,意识到媒体并没有夸大。

  “够了,这里不欢迎你!”王烈话音还没落下,会议室里王安电脑的高管们鱼贯而出,王安走在最后,脸色比杂志上的照片明显更差。

  王安旁边跟着两位身穿黑色西装打着领结的安保人员,他显然注意到自己儿子脸色的怒气,再注意到自家侄孙之后,意识到刚刚两人发生了争执。

  “走,去我会议室说,炽儿也一起来。”他挥了挥手,示意两人跟上。

  王炽乖乖跟上,在他记忆里,王安对王炽不错,不管是逢年过节的压岁钱,还是说在他入学过程中帮忙和斯坦福联系。

  因为要知道,王安是担任过马萨诸塞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和马萨诸塞州董事会成员,同时还是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学院的受托人,哈佛大学的监督员

  简单来说,王安在教育领域的关系网络都集中在马萨诸塞州,也就是波士顿所在的州,他对斯坦福其实是缺乏影响力的。

  王炽如果想上波士顿的哈佛或者东北大学都易如反掌,但要去斯坦福,需要搭上人情。

  但王炽前身表现出想去斯坦福的意愿后,王安二话不说就帮忙联系。

  在王炽看来,既然王安能够找米勒作为职业经理人来操盘王安电脑,而不是继续固执地选择儿子王烈接班,说明对方也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

  对他来说,王安电脑是一个很好的起步选择,以此为跳板获得第一桶金。他的计划是从王安电脑这获得第一桶金,然后跳出去做互联网。

  90年代互联网才是黄金行业。

  但救活王安电脑并且在王安电脑内部拥有话语权,对于等到2000年之后切入硬件行业也是很有好处的一件事。

  因此不管是现实中的利益考量,还是说二者亲戚关系、过往情谊上的考量,王炽都做不到对王安电脑的倒闭坐视不理。

  走进王安的办公室之后,王炽感到咋舌,因为整个办公室他目测都起码得有300平方米。

  他前世哪怕创业成功,都没享受过如此奢侈的办公室。

  王炽在走到真皮沙发坐下前,甚至还注意到整个会议室里还有浴缸和壁炉。

  “在这里办公是得有多爽?”王炽心想。

  “炽儿,说吧,有什么事找我,或者说找烈儿。”

  等在沙发上坐稳后,王炽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杂志,把杂志封面面向王安,然后说道:

  “大爷,您现在所面临的处境和这本杂志上的人面临的处境没有区别。”

  王安凑近仔细看了下封面,然后笑了。

  “十年人物: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老戈石刻般带有苦相的脸充斥在时代周刊1990年1月1日开刊号的封面上,让人一眼就联系到他所在国家经历着的风雨飘摇。

  “你把我和戈尔巴乔夫对比,未免有点太抬举我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