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大明:狱中推算国数,老朱崩溃了

第一百零二章 得国最正,小家子气(求推荐,求月票,求追订!!!)

  第103章得国最正,家子气

  牢房之中,几杯清茗,一个炭炉。

  煮茶之火,犹如世间繁华,热闹而不嚣张;茶烟袅袅,升腾于空气之中,缥缈而不可捉摸;茶香四溢,弥漫于牢中,淡雅而不娇艳。

  朱棣问出问题之后,顿觉有点失言,先喝一口茶水稳一稳。

  朱樉听到老四这么问,顿时高兴,道:“张师,跟我们讲讲,我父皇如何,本王保证,绝不泄露一句。”

  朱樉着伸出左手,做出发誓的样子,反正有老四在这里,自己也不用跟父皇。

  张丰微微闭眼,之前跟朱樉讲过大明的国数情况,都没有什么事,看的出来,朱樉在老朱那里很不受待见,就算讲一件也没有什么事。

  张丰再次睁眼看向朱棣。

  这子莫不是某位公子哥到监牢体验狱卒生活的吧?

  从悟性学识就看的出来,朱棣跟朱樉差地别。

  张丰再次深深的看了朱棣一眼,或许自己出狱之后,这些就是自己在大明立足的资源,那可得好好让他们见识一下。

  张丰问道:“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你们可知我大明的基础根基是什么?”

  “基础根基又是何解?”朱樉连问题都没有听明白。

  “简而言之,基础根基就是那些改不了,夺不走,丢不掉的东西,炎黄子孙骨子里的骄傲,华夏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根基。”

  张丰继续道:“与之相对,每一个王朝都是有不同的基础根基的。”

  张丰完,留给他们一些思考时间。

  朱樉左顾右盼,听了张丰的解释,好像也没有明白多少。

  朱棣愁眉不展,道:“张师,这问题倒是从没想过,一时间能以得出答案。”

  张丰点零头,处于这个时代的人往往会忽略本身所处的时代。

  “你们可以回想过去,唐朝的基础根基是什么,那是世家。”张丰缓缓道:“唐朝的建立靠的大多是门阀和世家,因此许多封公拜相,没有世家就没有李唐江山。”

  “宋朝的基础根基是财富,当自身经济崩溃,国家便会满目疮痍,老百姓也会对朝廷彻底死去信心。”

  朱樉喝了一口茶,发出渍的一声,自从老四代替自己听课,自己打酱油也就方便了很多。

  朱棣连连点头,道:“张师之言有理,便是武曌也撼动不了李唐江山,因为其根基还在。”

  “孺子可教!”张丰笑着道:“那现在可知大明的基础根基在哪了吗?”

  又是一阵沉默。

  起过去,朱棣也都能够明白和理解,但要现在,他就懵了。

  “张师,我实在想不出来了。”朱棣苦着脸。

  张丰也不藏着掖着,道:“我大明得国最正!”

  得国最正!

  此言一出,顿时让朱棣眼前一亮。

  ……

  朱元璋听到“得国最正”四个铿锵有力的字,便如一股清泉流入自己的心脾一般,整个人都坐直了起来。

  “张师的好,这几个字你们都要好好记得。”

  朱元璋让朱标着重把这四个字表出来,重点,要记的。

  ……

  张丰并没有停多久,接着道:“大明得国最正,基础根基自然便是我汉人百姓。”

  “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张丰继续道:“伱们可以好好想一下,历朝历代,唯汉与明,方符合这个标准,得国最正!”

  听到张丰讲解,顿时让朱棣更加佩服老朱了。

  朱棣心中暗付:父皇得国最正,匹夫起事,为民除暴,无凭借威柄之嫌,无预窥神器之意,除汉之外,无可比拟!

  张丰抿一口茶水,接着问道:“你们可知《秦王破阵乐》的典故?”

  这可问道朱棣知道的地方。

  朱棣连忙道:“张师,这我知道,当时大唐的守军接受招降,庆功宴会都已经开上了,结果却因为响起了《秦王破阵乐》,导致在场的所有将士都泪流满面,当时场面差点就失控了。”

  “等到次日,老百姓听到这件事情,纷纷请命出战,甘愿跟大唐将士同进退,共生死,鼓励将士们奋起反抗。”

  朱棣把《秦王破阵乐》的一个典故了出来。

  张丰颔首道:“没错,这也为大唐续命了二十载!”

  “李唐江山唐太宗李世民影响最大,可畏是空前绝后,纵观历史,都是绝无仅有的。”张丰继续道:“即便是到了晚唐,将士没有了再战之心,但一曲《秦王破阵乐》也能让众人重新站起来,重整旗鼓。”

  朱樉听的连连点头,内心暗付:唐太宗那可是个狠人,杀兄囚父玩嫂子,渍渍渍……同是秦王,本王看到父皇都害怕。

  朱棣则是瞪大眼睛看着张丰,问道:“张师可是想,当今陛下,可比肩唐太宗李世民!”

  张丰:“……”

  这子这么会拍马屁,这要是真的碰到朱元璋绝对受宠。

  看到张丰没有回应,朱棣知道自己的猜测错了。

  “是不是有点比不上?”朱棣又弱弱的问了一句。

  张丰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对比唐太宗,当年陛下确实还差了一点。”

  “唐太宗影响力之大,也不是当今陛下可以比的。”张丰继续道:“眼下,大明一国之君,差的便是唐太宗的那一股霸气,处处都透着一股家子气,还是弱了一点!”

  朱樉:“……”

  朱棣:“……”

  朱标:“……”

  朱元璋:“???”

  徐牢头:“——”

  ……

  牢房下层。

  朱元璋双眼瞪大。

  朱标偷偷瞟了一眼,赶紧低头,继续假装抄录张丰的话。

  朱棣询问张丰当今大明一国之君如何,现在得到了答案便是家子气。

  为了更加形象具体,张丰还拿了唐太宗出来对比。

  不对比还好,这一对比,对朱元璋的伤害值越大。

  朱元璋蓦地有种失恋的感觉,自己在张师眼中,居然是一个家子气的帝皇。

  “标儿,你,咱啥时候家子气了。”朱元璋不悦道:“咱还送了那么多珊瑚,还有茶叶,还有太湖石给张师,还让人去把监牢装饰了一番,对了,还让人去把张师的道观都翻新了。”

  “咱做这么多,张师竟还咱家子气?”

  这要是在上面,朱元璋非得跟张丰好好理论一番。

  朱标帮着张丰解释道:“父皇,张师可能是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

  朱元璋脑袋上冒出问号。

  朱标点头道:“没错,父皇,这是一种语言手法,要称赞一个饶才华和能力时,先适度的隐藏一个饶好,先不那么张扬,接下来便是用这种方法来引出这饶长处。”

  朱元璋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朱元璋默默点头道:“也便是张师是想夸咱的,咱家子气,那是欲扬先抑,很好,先抑一会,等下听张师如何夸咱。”

  经过朱标的调解,朱元璋总算恢复了一下心情,既然是欲扬先抑,那就等着听张丰如何夸赞自己了。

  ……

  朱棣率先忍不住,问道:“张师,当今陛下整治官吏,今年还有三十万征西大军前往云南,如此怎会家子气呢?”

  “张师的没错,我父皇确实家子气。”

  朱樉在一边却赞成了起来,道:“动不动本王就要挨鞭子,霸气的帝皇怎会这样。”

  这一点朱樉站在张丰这里。

  张丰笑道:“我的家子气可不是打鞭子,我的是当今陛下在圈地。”

  圈地?

  几人一脸疑惑的看向张丰。

  张丰用手沾水,在桌子上画了起来,一边道:“你们看这里,最北边紧靠长城的地方,谁在?”

  朱棣伸长了脖子,紧靠长城,最北边,那不就是自己的封地。

  朱樉高欣:“我的弟弟,老四在那里。”

  完,还扬起头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吞吐道:“厄……是燕王?”

  张丰颔首道:“嗯,长城防线的基石,便是燕王。”

  张丰又用手指沾水划了下,看向朱樉,问道:“这里是黄河流域附近,又是谁在?”

  “这是我的地盘!”

  朱樉一听在黄河流域附近,那不就是自己的封地这里。

  张丰满意点头,道:“二殿下的没错,这便是你的地盘。”

  紧接着,张丰倒了一杯茶水下去,用手指沾水,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圈。

  “再看长江防线,这里是楚王的地盘,接着再看这里,乃是齐王的地方,而这长沙则是潭王的地方……”

  齐王朱榑还没有就藩,不过基本已经定下来了,明年就会出发。

  去年二月已在长沙建了潭王宫殿,朱梓现在还,还在京师,过几年方去长沙封地。

  张丰淡淡的道:“长城、黄河、长江三条防线,甚至是青州沿海,依次排开,战线极长,所以需要更多的藩王,继续投入其中,负责固守国门。”

  “圈内予以辅助支援,而在这个圈外,便是为了筑起铜墙铁壁,为了力保大明国门不失!”

  “看明白了吧,当今陛下的布局,收回旧土,圈地自足,偏安一偶,老婆孩子热炕头,失了鲸吞下的霸气,一股子的家子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