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透视鉴宝,我能一刀暴富

第957章 我只是猜测

   “没有,我感觉好多了。”李泰若有所思。

   “所以你特地过来,告诉我这件事情?”

   李泰微微一愣,“那我待会再来。”

   说完他转身准备离开。

   叶知秋无奈一笑,“来都来了,我正好有件事要你帮忙……”

   几分钟后,李泰神色变得凝重。

   “你是怀疑有人给我们的饭菜里投毒?”

   叶知秋抿了抿嘴,“我只是猜测,可能是饭菜,也可能是水,不过有一件事情我可以确认。”

   “什么??”

   “我们被人盯上了,不管对方用什么方式,但结果都是一样,要致我们于死地,或者让我们变得疯疯癫癫。”

   叶知秋想起了昨天晚上,田文亮给他拍的照片。

   那位年轻潜水员,每天要穿十几个小时的拘束衣,像牲畜一样被关在禁闭室。

   仅仅是在水下看到个影子,就疯成这样,叶知秋定然不相信的。

   肯定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在推波助澜。

   “叶先生,你的猜测,好像过于大胆。”李泰消化了良久,才给予回应。

   “是啊,全国人民瞩目于此,三天两头有记者过来采访,高局长亲自坐镇,应该没人敢造次才对。”叶知秋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

   “但各种奇怪的事情频发,总不能真是有鬼吧?还有你这几天的噩梦,莫非只是不适应房间?”

   面对叶先生的反问,李泰沉默了。

   他不过是一名手下,却也卷入这迷雾重重的事件中,连续有工作人员出事,总不能都是巧合吧……

   “我要怎么帮你。”

   “在多份饭菜、水源中取样,只要是提供给工作人员的,拿到尽可能多的样本,同时要保证自己不摄入有问题的食物。”

   叶知秋食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散思维。

   “周围连个便利店都没有,那我们平时吃什么?”李泰皱了皱眉,尽管他觉得这般推测颇有些阴谋论的感觉。

   但既然是叶先生的吩咐,他自然要照做。

   “放心,咱们在酒店里吃的饭菜是安全的,你只要调查提供给水文站的盒饭与水就行,如果整个酒店都有问题,那发疯的不可能只有水文站的工作人员!”

   李泰心头微震,难以想象如果叶先生的猜测是真,那背后主使究竟是谁,会有如此大的胆量。

   “水文站里应该有纯净水供应,你也去调查一下,然后在眉山市里找个第三方检测机构,整个过程不能被第二个人发现,避免打草惊蛇。”

   “明白了,我会尽力的。”李泰脸色凝重的离开了房间。

   叶知秋望着空荡荡的客厅,陷入了沉思。

   他的分析,是建立在已有信息上的猜测,毕竟眉山城医院的几位病人,血液中都有相同的物质存在。

   如果不是被人投毒的话,事情根本解释不通。

   能够侵入血液中的手段,大都只能通过口鼻,只有部分化合物,能从皮肤渗入体内。

   一番排除下来,能够投毒的手段,也就只有工作人员每天吃的盒饭与水了。

   他低头看了眼时间,已经到了八点十分。

   叶知秋乘坐电梯来到二楼餐厅,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匆匆离开。

   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必须尽快定位沉银地点,免得夜长梦多。

   早上八点半,他步行来到水文站,站在塌陷的水泥路前。

   天空灰蒙蒙一片,昨晚好像下过雨,空气潮湿江风扑面而来,带来些许清凉。

   走下斜坡,穿过钢制楼梯走到水文站一楼露天空地。

   这里只有零星几个人在。

   不远处一位中年男人倚着栏杆神色疲倦,应该就是负责值夜班的工作人员。

   叶知秋运起透视之眼,打量着对方。

   却并未在对方体内察觉到黑色不明物质。

   这样的发现,更让他确定,出问题的是每天送来的盒饭。

   只是还有一点不太明白,如果每一份午餐都有毒的话,为什么出问题的,只是其中的一小撮人。

   那些教授平均年龄都在65以上,却每天能正常出席。

   “叶先生,你这么早就来了?”

   一名年轻些的工作人员,认出了他。

   “睡不着,就过来看看。”叶知秋微笑着回应一句,转身来到三楼的办公室。

   这方面的问题由李泰调查,他要做的,就是尽快定位沉银地点,让高局长能缓出手来,处理投毒之事。

   打开电脑,登录内网,叶知秋刚准备搜索寻找文献,却被首页的一条新闻给吸引住了目光。

   “福牛镇祁家沟考古发现——明代西王赏功铜币再现岷江!”

   点进去一看,里面的内容正是川渝卫视记者对高老的采访。

   里面还附赠钱币的正反面高清大图。

   记者:“据了解,西王赏功是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铸造的功勋钱币,华夏至今只有九枚储藏,它的发现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历史价值?”

   高局长:“此类钱币因稀有性和历史价值而备受重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

   “良好的保存状况,更清晰的表明了明末清初时期铸造技术以及地方文化特色。”

   记者:“作为考古队抵达眉山以来最大的一次考古发现,您身为管理者,有何感想?”

   高局长:每一件出土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它们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铜币的出土证明张献忠沉银历史的确存在。

   “铜币的出土,是叶知秋带领的第六小组多日努力的成果,在此也感谢考古队每一位为此奔波努力的学者、工作人员!”

   看完整篇新闻,叶知秋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没想到只是出水一枚钱币,这些媒体都能借此大做文章。

   也亏得高老久居上位,能应付的过来,要是换做他,估计早就哑口无言了……

   扫了眼下面的评论区,大多都是赶来吃瓜的年轻网民。

   有些抱怨考古进度缓慢,有些则询问这位叶知秋是何许人物。

   他对这些吃瓜群众的留言没多大兴趣,退出页面继续寻找文献。

   在水文站待了好几天,他心中的沉银地点,范围已经在逐步缩小。

   已知的信息也在不断扩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