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八百年难得一遇

三生石

八百年难得一遇 米喵各廴 4087 2024-12-20 07:28

  清晨的山风莫名温柔,透着良善。

  “元綦,你见过三生石吗?有什么故事可听吗?”含碧回头望他,正是初日照高林。

  一只黄符折制的飞蛾自元綦掌中跃起,幻没在半空中。

  她见怪不怪,他亦不多言,只道:“华盖山,亦名东山,相传此山为黄帝座下名臣——容成子的修习之所。

  上古时,女娲炼石补天,抛一石与南岳山,听闻它形似卵,头重脚轻却屹立不倒,体有阴阳两面,阳面朱红,阴面玄黄,因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竟生出两道神纹,有吞噬生灵日渐成魔之象,幸遇容成子教化,携其归隐太玉洞修习悟道,而后容成子飞升,三生石便守于东山之巅。”

  “神纹?”含碧喃喃道。

  “神纹将其身分为上缘,中缘,下缘,分别对应前世、今生、来世。”元綦解惑。

  “上面…真会有情侣的姓名?”含碧双眸熠熠。

  “会有吧。”元綦道。

  俩人眼神交汇,一触即分。

  后几日,二人或御风而行,或顺水行舟,不日至东山之上。

  “其下,九座小山共称九斗山,华盖山至高故为斗魁,山中斗口便是太玉洞。自此入,可见资福宫。”元綦道。

  “山中为何无往来香客?”含碧四下张望。

  “三生石上缘未满,灵犀胜,恐伤及无辜,故寻常百姓不得其门。”元綦道。

  “上缘未满?”

  话音未落,山间传来一声:“元綦师兄,你来了!”

  “等了很久?”元綦道。

  一个面容清瘦身影单薄的道士,自亭中出,拾级而下。

  “不久,不久,收到信就立马来此处等着了!”道士说着,对元綦郑重行了个礼。

  “等了三日?”含碧暗忖,“这也是个痴人。”

  “师兄近来可好,方丈师父可好,张执事可好?”道士问。

  “都好,都好,元昭,如此记挂我们不如回大有宫,可好?”元綦笑看他。

  “师兄又打趣我,明知太玉洞的规矩…”他欲言又止,望了望站在元綦身后的含碧,“她是谁?看着,是个妖。”

  “她是含碧,这是我师弟元昭,事可办妥了?”元綦直言道。

  “妥是妥了,可…你要…和她一起看?”元昭偷偷打量他俩,神色震惊。

  “胡思乱想些什么,前面带路。”元綦锁眉。

  “师兄,你吓死我了!”元昭道,“不对!师兄你跟个妖…什么时候那么好说话了?你是在何处捡来的?你为何还知道她的名字?她知道你叫什么吗?师兄,你快说…说…”

  “说什么说。”元綦从包裹里取出一双鞋子递与他。

  “王葛衣行的!是我最想要的鞋子!鞋…”元昭抱着鞋子就往前走,竟闷不吭声。

  “他…怎么了?”含碧问。

  “哦,张执事给他立的规矩,鞋与邪通音,故鞋应称履,若犯错便要禁语一刻。”元綦嘴角微扬。

  “哈哈哈…”含碧也乐了,“为何?只给他立下的?”

  此言出,元昭拉起元綦便走,还回头瞪了含碧一眼。

  山风轻语,鹧鸪声声,枯叶辗转落于山岩石壁间。

  “到了!师兄请!”元昭弯腰低头,恭恭敬敬。

  山石嶙峋,树影映在青苔斑驳的石壁上。

  “笃…笃…笃…”元綦曲指在石壁上敲了敲,便行大礼,“大有宫弟子元綦拜见太玉洞方丈!”

  石壁纹丝不动。

  “哈哈哈…”元昭弯着腰,从偷笑到抖肩,越笑越大声,“我师父云游去了,不在宫中……”

  “开门。”元綦板起脸。

  “噢。”元昭掐指念诀,石壁自下而上抬起。

  石洞内,举火把而行,放眼望去,曲径通幽。

  依八角门而行,有水声,有丝竹声。

  不远处,三清殿飞檐凌空,七彩莲灯盏盏,悬于半空。

  “这香真好闻!”含碧道。

  正过耳门,至偏殿外,元昭道:“你也是有福之人,今日是九月十七是福善平施公的神诞,用的是七色香!”

  含碧忙双手合十道:“恭贺福善平施公之神诞!求您保佑我财源滚滚,利路亨通,四时无灾,添福添寿!”

  “师兄你看,这是个会拍马屁的小妖。”元昭道。

  元綦笑道:“众生皆苦,红尘俗愿谁都有过。”

  “师兄,你的俗愿没变吧?”元昭道。

  “嗯?”元綦不解。

  元昭似乎想到什么,顿时来了精神,道:“师兄快来!快来!”

  “做什么?”元綦跟在他身后。

  就见他急匆匆地跑进斋房,端出个小坛子,掀开坛口的盖子,解开细绳,揭下封口纸。

  “啊,什么东西?好臭,好臭!”含碧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

  “臭苋菜?”元綦大笑。

  “师兄,你喜欢吗?”元昭如献至宝,“我是照着张执事的法子,依样画葫芦做的!没想到今天还能让师兄尝尝!师兄,你等着,我这就拿它炖个豆腐!”

  “唉!元昭…怎么什么都记着…”元綦望着他抱着坛子的背影道,颇有感触。

  “你们还真是情同手足,不过那个臭…臭菜,真的能吃吗?”含碧问。

  “元昭是三岁时,张执事从乱葬岗捡回来的。他自幼神弱印弱,易招邪祟,又因监院一副卦象无法正式拜入我师父门下,吃了不少苦。”元綦叹道,“幸得太玉洞主青眼,收他为徒,也算是苦尽甘来。”

  “是啊,元昭已长大成人了,会平安顺遂的。”含碧指着门道,“完了,他回来了!”

  “千里飘香来了!”元昭喊道。

  一边,俩人吃着臭气熏天的饭菜是津津有味,一边,含碧掰下小块的馒头从蒙在脸上的面巾下塞进嘴里。

  “元昭,这些年可有好好修行?有自己的法器吗?”元綦给元昭夹菜。

  “嗯,嗯,学了不少东西!”元昭点头,鼓着腮帮子,“我有个可厉害的法器,等会儿给师兄施展施展!”

  “学无止境要……”元綦道。

  “法器,你的法器是什么?”含碧插话。

  “想看?”元昭问。

  含碧一双眸子眨巴着,道:“想看!”

  “喏!”元昭道。

  瞬时,一只小巧精致圆滚滚的鼓现于他的掌心。

  “这叫鼉鼓!是鼉腹硬皮蒙的!看这鼓身的模样,像不像个小神兽?瞧,这两颗鼓钉是它的眼睛,这正中的凤鸟纹的翅膀是眉毛,两只双勾形的脚正好成了鼻子,下面的勾云纹是嘴!”元昭兴致勃勃道,“它啊,可是有大用场的!等会儿到了灵品阁,你就知道了!”

  “那么小,能敲出个动静吗?”含碧道。

  她伸出手欲敲鼓,元綦便拦住了她。

  “不可!”元綦道,“法器非其主不可碰。”

  “噢。”含碧一惊。

  到是元昭冲她笑道:“别害怕,有我在,这法器不会伤你的!师兄,这儿不是大有宫,没那么多威动风云惊魂夺魄的法器!”

  “规矩就规矩。不记得师父在你临行前说的话了?还是说……”元綦道。

  “记得,记得,师兄,我吃饱了,咱们去灵品阁看三生石吧。”元昭忙起身道。

  含碧闻言边跟着他俩走,边不自觉地往自己嘴里塞没吃完的馒头。

  连过三殿,行至岩壁间一处豁口,天光微亮,可见山壁似六棱柱般道道相连,有暗河静静淌过。

  暗河旁,石花、石乳,石竹遍地。

  一座小小的绑着根根红绸的木桥横跨暗河,人过桥时,有铃铛清响。

  石阶盘曲上延,仰望高台,果有那形似卵,头重脚轻的巨石立于其上。

  元昭凝神默念,指尖一个光点徐徐升空,随着他的手诀变化,光点幻化成一条银鳞金鳍光泽耀目的双尾鱼跃落在了鼉鼓之上。

  “轰…”

  鼓声洪亮如雷,在洞中回响。

  忽得,三生石的两道神纹骤亮,隐约有血色光芒翻涌。

  “含碧,你来!把右手放在这儿,再与三生石说出自己的姓名,生辰八字,所属地界,若有缘定三生之人,你俩的姓名便会出现在三生石之上。”元昭道。

  “好。”含碧望着三生石,缓缓伸出手,才靠近却又将手怯生生地缩了回来。

  “我…我…有点儿…”她道。

  “怎么了?”元昭问。

  “元昭,我们到别处去看看吧。”元綦道。

  “噢,行行。”元昭点头道。

  “唉,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别…别走…”含碧道。

  可,元綦还是带着元昭朝着小木桥走去。

  含碧转回头,重新望向三生石。

  巨石笼着一层薄光,点点红光在墨黑的石壁上遍布。

  她的指尖轻落,呢喃低语了几句。

  只见一道亮光划过,又熄灭。

  无字现。

  慌忙间,全掌重压石壁。

  亮光再度划过。

  凝视良久,一无所获。

  她回望,桥上之人,水中之影,浮光掠,眼眸湿,一时万般模糊,每一步皆是痛。

  “师兄,你瞧,她是怎么了?”元昭暗道。

  “人生在世不称意之事十之八九,莫扰她,兴许过会儿想通便好了。此行如此也算圆满,师兄铭记在心,多谢师弟!”元綦向他行过一礼,又道,“元昭,我该走了。”

  “师兄…不能多呆一日吗?”元昭问。

  元綦只是抚抚他的肩头。

  三人静默不语行了一路,在山脚处分别。

  “师兄多保重!”元昭满是不舍。

  “元昭,照顾好自己!”元綦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