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第263章:名句,离离原上草。(求订阅。)

  “可以啊。”

  “这也行?”

  看着后台数据不断的暴涨。

  助手小明,包括快抖官方这一边的工作人员都是目瞪口呆。

  这好像看起来不是带货。

  这好像是在讲历史,讲文学,或者就是江宁所说的做节目。

  因为至江宁开始直播到现在,摆在桌前的十常大米,他愣是啥也不介绍,啥也不说。

  但这看起来不像带货的直播,他反而真正的带出了货。

  甚至。

  他的带货的销量还很乐观。

  正如这1万单的数据。

  其中每单的金额,大概在60块。

  这才一会儿的时间,江宁的销售额就在60万了。

  虽然这60万的销售额,暂时不是最高的。

  也无法与那位1亿粉丝的快抖超级网红对比。

  但这已经显得很突出了。

  毕竟此前这一些带货主播,他们为了这个节目,之前就在预热。

  而且他们带货,也有更好的群众基本。

  比如那位1亿超级网红。

  很多人看他的直播,已经不是看直播了,而是进入他直播间,就是买东西。

  也就是说。

  这些超级网红,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购物平台。

  ……

  “江宁老师,您还没有跟我们说这一首诗呢。”

  “别急。”

  江宁笑了笑。

  然后在画板上,写下了这一首诗。

  这一首诗的名字,叫做《赋得古草原送别》。

  同时。

  这一首诗也是前世无数人都知道的一首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然。

  前世很多人以为这首诗就此结束。

  事实上。

  前世在一些教科书版本当中,确实只写到这里。

  甚至。

  因为这是小学语文课本,有编剧考虑到复杂度的问题,还将这一首诗直接改名为草。

  但如果仅仅只是前四句,那这首诗就不完整的。

  所以。

  他还有后四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可能有很多人不太明白,赋得古草原送别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个题目需要拆开来读。

  赋得是一组。

  古草原送别也是一组。

  古草原送别,这里也就很明白,这是一首送别诗。

  至于赋得是什么意思?

  赋得其实是一种赋得体。

  这是一种五言律诗,的诗体。

  同时。

  赋得体在古代,也是科举当中经常出的诗体题目。

  这一首诗,正是白居易当时参加科举的时候所作的一首诗。

  科举结束了之后,于是白居易就拿着这一首诗去拜谒顾况。

  于是这就有了前面的长安居,大不易的故事。

  “离离原上草,好诗。”

  “果然是老百姓都能听得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千古名句啊。顶一个。”

  直播间内,一众网友纷纷送上了鲜花。

  不管白居易未来怎么样。

  至少。

  现在大家所听到的白居易,他看上去是一位有才的少年。

  他与什么渣男不渣男的,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哪怕就算是有联系。

  渣男也不见得就是恶人。

  他最多就是在情感问题上让众人不喜欢罢了。

  这与李绅,却又是完全不一样。

  “29岁,白居易中了进士及第。中了进士之后,白居易非常高兴,因为当时中了进士的只有17人,虽然白居易是29岁。但在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也就是说,其实进士是很难考得上的。而哪怕白居易是29岁,在当时这一科当中也是考中进士最年轻的。所以,他兴奋的写了一首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说到这里,江宁却是来了一个补充:“其实呢,有如此兴奋感慨的不只是白居易一人。在唐朝,还有一位叫做孟郊的诗人。他四十六岁考中进士,但哪怕就是四十六岁考中进士,孟郊仍然是欣喜若狂。而这个狂,狂到哪里去呢。他写了一首诗,叫做《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从这一首诗当中就可以看出。

  显然。

  当时孟郊中了进士之后的欣赏程度,比之白居易可是狂得多。

  “古代的科举当真太难太难了。”

  “是啊,比起现在的高考,不知道难多了。”

  “那必需的啊,几十万考生,录取进士的只有几十甚至不到100个,这比例,换成是我,我也像孟郊一样。”

  众人对此也是无比的感慨。

  而在同一时间。

  在江宁讲完《赋得古草原送别》,以及另一首《登科后》之后。

  挂在直播间的十常大米定单,又是疯狂的出现。

  “2万单。”

  助手小明告诉江宁,十常大米的订单已经破2万单了。

  然后还小声的说道:“我们要不要换一个品类。”

  不过江宁摇摇头。

  虽然从销售角度来看,换一个品类更好。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买米。

  换一些其他大众感兴趣的商品,大家的购买欲望也更强。

  只是江宁本来就没想过带货,他之所以答应,也是为了公益。

  而公益,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那些老百姓。

  这一些十常大米,也有一些是老百姓种植的。

  所以推销十常大米比之推销其他一些商品,在公益的角度来看,江宁觉得更有价值。

  ……

  “白居易中了进士之后,就此致仕。不过年轻时候的白居易,并没有当太大的官。刚开始是校书郎的职位,后来又出任集贤校理,并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也就是皇帝秘书。虽然这个官不大,大概是8品左右,但却每天与皇帝打交道,还是比较有前途的。”

  “不过在这时间,白居易除了做官之外,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写诗。同时,他的诗与其他诗人也不一样。他觉得,诗这种东西,不应该只是写那些风花雪月,应该为实事而写。所以,这些年里,白居易将一众老百姓的疾苦,都写得了诗中。比如,白居易写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是这首诗的上半段。

  接着是下半段。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中的刈,也就是收割的意思。

  整首诗,也就是观看收割麦子。

  这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情形。

  可是。

  在白居易诗中,却写得让人情不自禁眼泪都要掉了下来。

  开篇先是写了农时割麦子的一片忙碌情况。

  但随后笔锋一转,却是放到了另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身上。

  原来这位妇人,是跟着他们在拾麦子。

  而为什么要拾麦子呢?

  原来是她家里的田地全都卖了,以此交税。

  为了生存,只能靠捡麦子充饥。

  如果只是写到这里,这还不算什么。

  更为关键的是。

  白居易却是想到了自己。

  今我何功德,从不事农桑。

  是啊。

  白居易自己呢?

  他有什么功德?

  他从来不从事田地劳作,从来也没有种过地。

  但他的奉禄却有三百石,不但够自己吃穿用度,年底还有结余。

  这么一想,白居易便感到无比的惭愧,整夜都念念不忘。

  “今我何功德,从不事农桑,写得太深刻了。”

  “两相对比,一个是经常劳作却吃不饱饭,另一个却是从来不种田,还有剩余,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更为关键的是,白居易讽刺的是自己。”

  “白居易不只是讽刺的自己,还讽刺的是当时朝廷的政策,以及国力的衰退。”

  白居易的诗向来很容易懂。

  正如这一首。

  根本就不需要怎么翻译,你一看就能够明白。

  甚至。

  不但明白,读完这一首诗,众人也变得无比的感慨了。

  而再看江宁卖的十常大米,一众粉丝又是纷纷下起了单。

  “虽然之前没想买十常大米,但这一次,我买了。”

  “是啊,这一首诗哪里又说的是白居易,说的不也是我们吗?我自小没种过田,也没种过地。可是,我的生活却比很多辛苦种稻子的农民伯伯好得多,说起来也是惭愧。”

  “同惭愧。”

  万千订单,又一次出现。

  而这一次,之前原来的2万订单,却是奔到了5万笔订单。

  总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00万。

  ……

  “我觉得这位白居易可能与李绅有一些不一样。”

  “我也觉得。毕竟,李绅虽然写的两首诗不错,但感觉没有白居易的深刻。”

  “对。”

  慢慢的。

  众人对于白居易的映像开始往好的一面发展。

  江宁则是继续:“而除了观刈麦之外,白居易在此期间,还创作了大量反应农民劳苦,社会不公平,扬善惩恶的诗句。在这其中,《秦中吟》是他的代表作。不过,这一篇有一些长,他一共有十首。十首诗,分别讽刺的是不同的类别。”

  与之前一样。

  江宁的绘画水平不错。

  所以。

  为了更好的向大家展示这一些诗歌的魅力,江宁很多时候会一边讲,一边画。

  这一次同样也是如此。

  画板上,江宁画出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她穿着绫罗绸缎,无比光鲜的展现自己。

  而这样的富贵人家的少女,很快也会得到一众少年公子的青睐,早早的嫁了出去。

  但另一边。

  江宁又画了另一位少女。

  与这位少女不一样的是,这位少女也很漂亮。

  但她却没有这位少女家境好。

  那些家境好的少女,很多时候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嫁出去了。

  但对于这一些家境差的少女,有的甚至到了20岁,也还没有嫁出去。

  这一幅画,也是秦中吟的第一首《议婚》。

  第二首,则叫《重赋》。

  也是按第一首诗一样。

  江宁画出了两幅画。

  一边是劳动人民,明明一年四季不断的劳作,但到了年底仍没有粮食。

  不但没有粮食,甚至他们连衣服都没有几件。

  大冬天的,一家人冻得瑟瑟发抖。

  可是另一边。

  官库里面,却躺着无数的金银财宝。

  可是。

  这一些金银财宝也不见得就起到了作用。

  随着年月时间的过去,官库里面的金银财宝,最终与老百姓一样,化为了灰尘。

  第三首。

  第四首。

  第五首。

  江宁一边画,也一边讲。

  你看。

  前面出现了几位飞扬跋扈的官人,他们是谁?

  他们是皇帝的内臣。

  他们不只是当官的,而且从他们身上佩带的红色丝带和紫色丝带可以看出,他们的官职还不低。

  但他们官职不低,可他们却从来没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在这座高庭大宅里,有着享之不尽的山珍海味。

  这不是洞庭湖边上产的水果吗?

  这不是江南最有名的脍鱼吗?

  他们悠然自得的享受着这一些美味,神情当中发出无比的满足与骄横。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

  这时的江南大旱,农民早就没有了吃的。

  而为了生存下去。

  他们怎么办呢。

  只好开始吃人了。

  这也就是这其中的千古名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或者有的时候,你不一定吃得到别人。

  怎么办呢?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吃自己的子女。

  可自己的子女怎么舍得下口呢?

  那又怎么办呢?

  只好与朋友交换着吃。

  这便是易子而食。

  这首诗,也是秦中今的《轻肥》。

  但这并没有结束。

  哪怕江南再有大旱灾,像他们这一些达官显贵,他们又怎么会去考虑的呢。

  他们只会考虑,今天他们吃了什么,明天又有什么新鲜事。

  恰好今天长安的牡丹开了。

  一众达官显贵,他们纷纷前去购买牡丹。

  牡丹确实很美。

  把它装扮起来,整个屋子都会显得无比的别致典雅。

  而这时。

  江宁的画板上出现了一位农民。

  这位农民,也想去凑一份热闹,买一颗牡丹花。

  可是。

  当他看到这一颗牡丹花的价格之后,他却吓得张大了嘴巴。

  不是他没想过这一些牡丹花会很贵。

  可他再怎么想。

  他也没想到。

  这一颗牡丹花,他的价格竟然相当于一户中等人家十年的税赋。

  秦中吟,一共十首。

  《议婚》是同情贫女难于出嫁。

  《重赋》是揭露一系列乱七八糟的税赋。

  《伤宅》是讽刺豪门贵族大兴土木,建设一系列的高堂大宅。

  《伤友》则是感慨苦节士的凄惨生活。

  《不致仕》嘲讽那些年老还一直不肯退休,一直贪恋钱财的官员。

  《立碑》则是讥讽那些爱慕虚荣的人。

  《轻肥》更是狠狠的痛骂那些达官显贵无视农民死活,只知道纵乐享受。

  《五弦》是惋惜当时的人不懂音律。

  《歌舞》抨击的是执法者的荒淫生活。

  最后一首《买花》,也就是买牡丹的那首,则是暴露官僚贵族为了享受,一掷千金。同时更揭露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国家都可能灭亡。

  而当江宁将《秦中吟》十首全部解读之后。

  江宁直播间的十常大米,却是突破了10万单。

  再看看时间。

  从开播到现在,仅仅只过去了1个小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