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工科生的华娱

第十六章:邹大佬感兴趣

工科生的华娱 吃酒不吃菜 2557 2024-12-20 09:16

  “我帮你开胯。”王旭的眼神绝对中正平和。

  “你确定你是在开胯?”王霏眼神迷离,这样的开胯可以再来一次。

  “当然,你没注意到你现在已经能劈叉了吗?”王旭的手一直很忙。

  “好像是哦,不是说拉筋很疼吗?”王霏发现自己好像确实柔软了不少。

  “这才哪到哪,你以为你一年多的武是百炼的?”王旭给自己媳妇的外挂怎么会只有那么点功能。

  “你是说那些舞蹈还能拉筋?”王霏有点若有所思。

  “当然能了,可不只是拉筋,慢慢体会吧。”王旭得意地笑,手上没停。

  “还有什么用?”

  “强身健体,几乎身体所有的机能都能增强,现在的你如果练点套路,当个打星可以说轻轻松松的。”王旭神色轻松,手速激增。

  “啊。你到底在做什么。”王霏的脸已经红如苹果。

  “帮你揉筋啊。”王旭继续。

  “你家筋长胸口,别停啊”王霏还是死鸭子嘴硬罢了。

  “嘿嘿!”

  “哈哈!痒”

  好吧,小两口的小情趣总是多姿多彩。

  “我看你爸妈也在练那个,他们能练成吗?”王霏还记得王旭对他说过的。

  “可以的,就是没你效果好,毕竟我不能那么帮他们。

  不过坚持下去延年益寿是没问题的。

  回去你也教给你妈妈,现在你的动作已经不会出问题了,可以教别人了。

  还有,有空叫梅姐过来,教给梅姐吧。

  别乱传就行,她的身体有点问题。”王旭突然想起了梅姐的既定命运,既然来了,能救一個是一个。

  “真的?你不是说不能外传吗。

  好的,我把她叫过来,正好张国榕也要来了。”王霏很高兴,她也有点想自己的朋友了。

  “嗯,教吧,没那么神,关键的都在药里。”王旭神秘地笑笑,王霏的母亲身体也有点问题。

  虽然那种病发病多半和心情有关,但身体本身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调理好身体才是关键。

  西医讲究针对病症本身,而中医一般针对的是人体本身,王旭自己也不知道哪个更好。

  他的医学本事可是来自于那种世界的,中西医都是,但却没有同一个世界全用的经历。

  这些病在原生世界还是能处理的,只不过行医不像科技,跨世界没个准信的。

  这玩意又是人命关天,如果不是必须,王旭是不会出手的。

  除非他能真正研究清楚原理,但那样又花费的时间太多了,还不如回头和医学院一起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搞出点普遍性的成果。

  自己一个人再厉害,能救几个人,如果能搞出一种疗法,或者一种新药都会是万家生佛的功德。

  小两口既然决定了要拍片子,就还是要做一些准备的,王霏已经有了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的拍摄经历,演一个专注耍帅和玩酷的打女没有任何问题,至于王旭,即便没技能他都不会被演技这种东西难住。

  那种世界穿多了,你懂得。

  王旭为王霏设计的后续发展就是功夫女星,这是一个非常稀少的类型,在欧美却是非常吃香的一种类型。

  亚裔想在好莱坞有所成就,最好的方法就是功夫,无论男女,不信看看周润发、龚丽、张子怡在好莱坞的发展情况就知道了。

  他们已经算是很有成就的亚裔了,但也就是那样了,要不是有个李安的《卧虎藏龙》她们连那点成就都拿不到。

  王霏又不是以影视为主业的,玩票的拍些动作片,游离在歌坛和影坛,算是好莱坞非常缺少的类型,再加上她时尚达人的身份,足够安全的在丑国混个脸熟了。

  王霏其实就是王旭打造的一个巨星,一方面满足自己的内心那点粉丝愿望,另一方面,也是遮掩自己的锋芒。

  剧组的筹建王旭没有自己出手,而是交给了王晶花,她是真的有兴趣,现在工作室已经基本上走上正轨,新楼还没有盖完。

  她的主要工作都交给了她的副手们,甚至连少女时代都有了专门的经纪人负责日常生活,不再由王晶花亲自带。

  王晶花对王旭的科幻电影计划还是很有兴趣的,这个片子的投资并不是单独由工作室提供的,其中涉及科研的将由控制专利的公司提供,专利池也会提供一些,最后的部分将由王晶花组织几家公司一起提供。

  这会儿国内还没有开放私有企业对影视进行投资,所以,王晶花只能在香江注册一家新的影视公司来投资,然后和国内的帝都电影厂进行合作,弄成合拍片。

  剧本送上去了,还没有结果,王旭是通过姜秘书递上去的,走这条路,应该会有点照顾,应该吧。

  至于香江和丑国的合作者,还在寻找中,也不是很着急,王旭反正无论如何也是打算拍的,至于合作者,尽量找就是了,时间还有的是。

  目前管理软件还在开发中,王旭也不打算这么早就启动筹划,科幻电影,不折腾个两年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其实,大部分的这类科幻电影的筹备期都会格外漫长,拉投资,找技术,各种勾兑,这样的片子往往投资巨大,即便是在欧美都需要好好筹划一番,更何况是特别是在这个年代的华夏。

  九十年代初,华夏影视制作改革方兴未艾,一切都还在探讨之中,王旭自然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有可能让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顺利落地。

  其实,这个项目最好的启动时间是两年后,外国大片一巴掌把国内的电影公司抽晕之后,那会儿才是入场的最佳时机。

  但王旭懒得等,他很快就可以兑换心心念念快两年了的数字化摄影设备,这个东西里面的技术含量可不是之前的小玩意能比较的。

  各种芯片技术几乎可以说包罗万有,那东西要想真正完工,估计至少会牵扯王旭好几年的精力,王旭就没工夫这么玩了。

  拍电影不说是他的执念,但也是他对文娱系统的最后的尊重。

  没拍过一部电影,你好意思说自己混文娱的?

  王旭一边帮王霏拉着筋,一边和她絮絮叨叨自己的各种计划,王霏也就摆了那么个奇怪的姿势听着王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